刑堂搜查的风波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散去后,堆放点重归死寂。石历(鹿笙)的生活愈发规律,白日里尽职尽责地扮演着平庸杂役的角色,夜晚则全身心投入修炼与推演。衍卦符“西南有玉,蒙尘待拭”的提示,始终萦绕在她心头。
这“西南”并非遥不可及之处,正是指向宗门资源流转的核心区域——库房、废弃物资处理点以及那些灵气相对稀薄、不被重视的边角地带。鹿笙开始更加有目的地留意从西南方向运送来的各类“废料”。
这一日,一批从宗门秘库底层清理出来的、号称“年久失效”的陈旧物资被送至堆放点。其中大多是一些灵气尽失的矿石、腐朽的灵木残骸,以及许多被封在石匣中、标识模糊的块状物。负责运送的弟子一脸嫌弃,催促鹿笙等人尽快处理。
鹿笙混在几名杂役中,默默搬运整理。当她搬起一个异常沉重、表面布满苔藓和泥垢的方形石匣时,指尖传来的触感让她心中微动。《弈天筹》自发运转,提示此物内部结构奇异,虽灵气不显,却隐隐与地脉有一股极微弱的联系,且石质本身似乎能隔绝探查。
她不动声色地将这个石匣与其他 真正的的废料堆放在一起,并未立刻查看。直到夜深人静,禁制全开,她才小心翼翼地将石匣取出。拂去表面污垢,发现石匣浑然一体,并无明显缝隙,只在侧面刻着几个几乎被磨平的古老符文,依稀可辨是“镇”、“封”之意。
尝试以神识探查,果然被石质阻隔。她沉吟片刻,没有选择暴力破开,而是运转《戍土归藏诀》,将一丝精纯的土行罡元缓缓注入石匣。土行之气最能感应地脉与封印之力。罡元流入,如同水滴渗入海绵,鹿笙闭目凝神,仔细感知着石匣内部的能量反馈。
片刻后,她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这石匣内部并非实心,而是中空,蕴藏着一股极其精纯且沉凝的“戊土精气”!这精气被某种古老的封印锁住,岁月流逝下,封印略有松动,才泄露出微弱气息。若非她修炼《戍土归藏诀》对土行之力感应敏锐,加之《弈天筹》提示,绝难发现。
“戊土精气……”鹿笙心跳微微加速。此乃土行精华,对于主修土系功法者乃是至宝,能极大强化根基,甚至有助于领悟土行真意。对她而言,正是夯实《戍土归藏诀》、稳固五行根基的绝佳资粮!
她尝试以《弈天筹》推演解开封印之法,发现这封印虽古老,但结构并不复杂,主要是依靠石质本身和岁月之力形成天然禁锢。推演出几个能量节点后,她以指尖凝聚一丝极其锋锐的“锐金符种”之力,如同最精细的刻刀,精准地点在石匣侧面几个不起眼的凹凸处。
“咔嚓。”
一声微不可察的轻响,石匣表面裂开一道细缝,精纯厚重的戊土精气顿时弥漫而出,让整个小屋都仿佛沉重了几分。鹿笙不敢怠慢,立刻运转《戍土归藏诀》,如长鲸吸水般将这股精气纳入体内。
精纯的土行之力涌入经脉,瞬间与脾土符种产生共鸣,原本就已十分稳固的土行根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厚重凝实。五脏五行循环因土行的增强而运转得更加顺畅有力,连带着其他四行符种都隐隐得到了滋养。她的修为虽未直接提升,但道基的扎实程度,却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将戊土精气彻底吸收炼化后,石匣内部空空如也,只在底部发现了一小撮淡黄色的晶尘,是精气凝结的残余,亦是不可多得的土系灵材。鹿笙小心收起,心中喜悦。这果然是“西南之玉”,一份意想不到的大礼。
然而,机缘往往伴随着因果。在石匣内侧,她发现了一行以古篆刻写的细小文字:
“余,厚土宗末代守山人,道基尽毁,封此精气于蕴灵石匣,留待有缘。得此物者,若遇身负‘后土印记’之人,望念此情,援手一二。——山岳留字”
厚土宗?后土印记?鹿笙眉头微蹙。这显然是某个早已湮灭的古宗门遗留的因果。《弈天筹》推演显示,这“后土印记”气息晦涩,牵扯甚大,但短期内与自己并无直接关联。她将这段信息牢记于心,便将石匣彻底毁去,不留痕迹。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得到戊土精气是福,但这潜在的因果,或许便是那“祸福相倚”的一部分。
数日后,衍卦符冷却时间结束。鹿笙再次沐浴净手,虔诚绘制。此次卦象略有不同:
“西南机缘未尽,微光再现。东北暗流暂平,仍需警惕。”
“坎水通幽,或有所得。离火内敛,静候天时。”
卦象提示西南方向仍有好处,且似乎与水行相关(坎水)。而东北方的威胁虽然暂时平息,但不能放松警惕。
恰在此时,宗门发布了一项清理西南区域“寒雾沼泽”边缘淤塞水道的任务。那里灵气稀薄,水汽弥漫,多有毒虫瘴气,奖励一般,接取者寥寥。
鹿笙心中一动,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在外人看来,这散修真是为了那点微薄奖励连危险都不顾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里或许正是“坎水通幽”所指之处。
准备了几张低阶驱瘴符和一把药锄,石历(鹿笙)再次低调地离开了宗门,向着西南方向的寒雾沼泽而去。这一次,她不仅带着探寻机缘的目的,更想借此机会,进一步验证衍卦符的准确性,以及锻炼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与洞察能力。
潜龙之动,非为张扬,乃为积攒腾云驾雾之资。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任务,都可能成为她棋局上至关重要的一步。西南沼泽,又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微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