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陵出发,一路西行。当陆瑁的车驾,缓缓驶入成都那雄伟的城门时。
汉帝刘备,竟亲率文武百官,出宫门十里相迎!这等殊荣,让随行的荆州官员,无不震撼动容!
“朕的贤侄,一路辛苦了!”刘备快步上前,不等陆瑁行完大礼,便亲手将他扶起,双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喜爱。
“陛下!”陆瑁亦是心中感动,“臣,何德何能,敢劳陛下天威亲迎。”
“你当得起!”刘备朗声大笑,“你为我大汉,保住了半壁江山!此等功绩,当得起朕的任何礼遇!走!随朕入宫,朕已为你,备下洗尘之宴!”
是夜,宫中盛宴。
酒过三巡,刘备屏退左右,只留下了丞相诸葛亮、太尉庞统、大司马徐庶,与陆瑁。
“子璋,”刘备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你回成都,朕心甚安。然,你这一走,荆州那边,朕,却又放心不下了。”
陆瑁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
刘备长叹一声:“我那二弟,勇则勇矣,然性格刚强,素来高傲。此前有你在他身边,以柔克刚,尚能互补。如今你一走,荆州军政,皆由他一人而决。朕……实是寝食难安啊。”
诸葛亮亦是羽扇轻摇,附和道:“陛下所虑极是。大将军神威盖世,但为帅者,不仅需勇,更需谋与和。荆州乃四战之地,东有孙权之恨,北有曹丕之患,稍有不慎,便会重蹈覆辙。确实需要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前往辅佐。”
庞统亦收起了平日的张扬,沉吟道:“此人,需有大智慧,能看得清局势;又要性情沉稳,能劝得住大将军。最重要的是,要能得到大将军的敬重。放眼朝中,能担此任者,寥寥无几。”
三位巨头的目光,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只是安静饮酒,不发一言的人身上——大司马,徐庶,徐元直。
陆瑁心中,亦是瞬间明了。他上前一步,对着徐庶,深深一揖。
“元直先生,荆州之安危,大汉之兴亡,恐怕,要落在您的肩上了。”
徐庶缓缓放下酒杯,脸上露出一抹苦笑。他看向刘备,眼中,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庶,蒙陛下不弃,委以重任,已是粉身碎骨,无以为报。”他起身,对着刘备,郑重一拜,“今荆州有难,大将军身侧,需人拾遗补缺。庶,虽才疏学浅,愿往荆州,为陛下,为大汉,守好这东边的大门!”
“好!”刘备大喜过望,亲自为徐庶斟满一杯酒,“有元直前往,朕,方可高枕无忧矣!”
三日后,大朝会。
新皇刘备,高坐龙椅。阶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象森严。
当所有封赏与常规政务议定之后,刘备的目光,落在了新任中都护,陆瑁的身上。
“子璋,你初到中枢,对天下大局,可有何高见?”
这一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陆瑁手持玉笏,缓步出列。他没有丝毫的紧张,那双清澈的眼眸,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大殿中央那幅巨大的天下地图之上。
“启奏陛下!”他的声音,清朗而又充满了力量,回荡在整个大殿,“臣以为,我大汉如今看似国威鼎盛,实则,已到了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关键时刻!”
“我军新胜,士气正锐;曹丕篡汉,失尽人心,根基未稳;孙权新败,龟缩江东,胆气已丧。此消彼长,正是我大汉主动出击,夺取天下主动权的,天赐良机!”
庞统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显然对此言,深以为然。
陆瑁话锋一转:“然,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东征孙权,乃是泄私愤,逞意气,只会让曹丕坐收渔翁之利,此为下策。与曹军在中原决战,我军兵力、国力,尚有不足,此为中策。”
他走到地图前,伸出手,没有指向中原,也没有指向江东,而是指向了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西北,那片广袤的,代表着雍州与凉州的土地!
“臣以为,我大汉当务之急,是倾益州之精锐,北上!攻取雍、凉!”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一名老臣出列,疑惑道:“中都护大人,雍凉之地,苦寒贫瘠,胡人杂居,向来非兵家必争之地。我等为何要舍近求远,攻取此地?”
陆瑁微微一笑,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独有的,洞察未来的光芒。
“此言谬矣!”他朗声道,“雍凉,看似贫瘠,实则,乃是我大汉复兴的,龙兴之地!”
“其一,此地,乃天下马场!‘凉州大马,横行天下’!我军步卒虽精,却苦于骑兵不足,难以与曹魏铁骑,在平原之上争锋。得雍凉,则我大汉,将拥有取之不尽的战马,可组建一支,足以横扫天下的无敌铁骑!”
“其二,此地,可威逼长安!长安,乃曹魏西都,亦是我大汉故都!一旦我军占据雍凉,便可居高临下,俯视关中平原,随时兵临长安城下!曹丕,必将寝食难安,不得不将全国的兵力,向西线调动,如此,则可大大缓解我荆州之压力!”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陆瑁的目光,落在了武将班列中,那个沉默而又高大的身影之上——骠骑将军,马超!
“马将军,世代威震西凉!在羌、氐各族之中,声望无人能及!只要马将军的旗帜,出现在雍凉大地上,则无需我军费力攻打,无数的西凉豪杰,羌氐勇士,便会揭竿而起,响应我军!届时,曹魏在西线的统治,将不攻自破!”
“陛下!”陆瑁对着刘备,郑重一拜,声音铿锵有力,“取雍凉,则我大汉,可得战马,可得猛士,可建奇功!更可开辟出第二条北伐之路!待时机成熟,我军便可一路由荆州出宛、洛,一路由雍凉出关中!两路并进,直捣黄龙!如此,则汉室可兴,国贼可灭!”
一番话,说得是石破天惊,大气磅礴!
整个朝堂,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激动的嗡嗡声!
诸葛亮手持羽扇,含笑不语,眼中,是藏不住的欣赏。
庞统更是抚掌大赞:“妙!妙啊!此计,避实击虚,直指曹贼软肋!真乃神来之笔!”
马超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他猛地出列,单膝跪地,虎目含泪:“陛下!臣,愿为先锋!为陛下,为大汉,夺回家乡故土!”
刘备坐在龙椅之上,听着陆瑁这番宏伟的战略构想,他仿佛看到了,当年在隆中,那个年轻人,为他擘画天下三分的场景。
他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熊熊烈火!
“好!”他猛地一拍龙案,霍然起身,“就依子璋之言!丞相,太尉,此事,便由你二人,与中都护一同,详细谋划!朕,要让天下人都看看,我大汉的兵锋,将指向何方!”
成都,丞相府,议事堂。
巨大的军事沙盘之上,雍凉二州的地形地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汉帝刘备亲临此地,与丞相诸葛亮、太尉庞统、中都护陆瑁,以及几位核心的武将,进行着北伐前的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军事会议。
连日来,在诸葛亮与庞统这两位当世顶级谋主的主持下,陆瑁提出的“北伐雍凉”战略,已经被细化成了一套详尽周密、堪称完美的作战计划。粮草的转运路线,兵力的调拨配置,以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预案,都已一一落实在纸面之上。
“陛下,”诸葛亮手持羽扇,指着沙盘,“雍凉之策,臣与太尉、中都护反复推演,确为上计。此战若成,我大汉,则可一举扭转天下大势,变被动为主动。如今,计策已定,还请陛下,定夺帅、将人选!”
刘备的目光,扫过堂下众人。他看到了三弟张飞那跃跃欲试、几乎要按捺不住的战意,也看到了马超那双因即将重返故地而燃烧着复仇火焰的眼眸。
他沉声问道:“军师,依你之见,此次北伐,谁可为帅?”
诸葛亮微微一笑,他的目光,没有看向任何一位沙场宿将,而是落在了那个最年轻的身影之上。
“陛下,”他从容奏曰,“此‘北伐雍凉’之策,乃中都护陆瑁所出。其对雍凉地理、人心、战局之变化,洞若观火。所谓‘知兵者,善用兵’。臣以为,此次北伐,当以中都护陆瑁为主帅,总督三军,便宜行事!方能确保此策,万无一失!”
此言一出,连张飞都微微一愣。他敬佩陆瑁的智谋,但让他这个“侄女婿”来做全军主帅,统领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叔伯辈,这的确是石破天惊的提议。
庞统抚掌笑道:“丞相所言,正合我意!子璋之才,足以胜任!战场之上,当以能者为先,不以年岁资历而论!臣,附议!”
刘备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也正是他心中的答案。他就是要用这场决定国运的战争,向天下人宣告,他刘备,知人善任,不拘一格!
“好!”刘备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朕,就以子璋为帅!此次北伐,三军将士,皆听你号令!如朕亲临!”
“臣,陆瑁,领旨!”陆瑁出列,单膝跪地,声音沉稳而坚定,“必不负陛下与丞-相、太尉重托!”
帅位已定,接下来,便是先锋人选。
刘备的目光,转向了那个早已急不可耐的身影。
“三弟!”
“末将在!”张飞豹头环眼,声如霹雳,猛地出列,整个议事堂都仿佛为之一震!
“此次北伐,需一员勇冠三军,能为全军披荆斩棘,踏平前路之猛将!朕命你,为北伐大军之先锋!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你,可敢当此任?!”
“哈哈哈!”张飞仰天大笑,手中那丈八蛇矛,几乎要兴奋得脱手而出,“有何不敢?!俺老张早就等得不耐烦了!陛下放心,看俺不把那雍凉之地,给您捅个透明的窟窿!!”
豪言壮语,引得众人皆笑。
随即,刘备又看向了那位神威凛凛的西凉锦马超。
“孟起!”
“臣在!”马超快步出列,眼中,是无尽的激动与感怀。
“雍凉,乃你之家乡故土。羌、氐各族百姓,只认你马家的旗号!朕命你,为副先-锋,辅佐翼德将军!以你之威名,联络西凉各部豪杰,为我大汉,扫平前路所有障碍!朕,要你亲手,光复马家旧日的荣光!”
马超虎目含泪,他对着刘备,重重地叩首于地,声音哽咽:“陛下……知遇之恩,重于泰山!臣,必将肝脑涂地,为陛下,为大汉,夺回家乡故土!!”
最后,诸葛亮补充道:“陛下,大军北上,我军的后路与粮道之根本,皆系于汉中。此地,绝不容有失。”
刘备点了点头,看向地图上“汉中”二字,断然下令:“传朕旨意!命镇远将军魏延,镇守汉中!严守关隘,确保粮道畅通!若有半点差池,军法从事!”
成都,中都护府。
这是陆瑁被赐予的新府邸,也是他即将出征前的最后一个,宁静的夜晚。
府内,陆瑁的书房里,却安静得能听到烛火燃烧时,那细微的“噼啪”声。
关凤没有去打扰那些进进出出的将校与幕僚。她只是默默地,为自己的夫君,整理着那套全新的,由汉帝亲赐的帅铠。她用柔软的丝绸,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铠甲上每一片冰冷的甲叶,擦拭着那象征着“中都护”威仪的麒麟徽记。
她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想让时间,也走得慢一些。
陆瑁转过身,正看到妻子那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柔而又有些落寞的背影。
他走上前,从身后,轻轻地环住了她的腰。
“凤儿。”
关凤的身子,微微一颤。她放下手中的丝绸,转过身,投入了他的怀抱。
“明日……你就要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是。”陆瑁紧了紧手臂,将她拥得更紧,“明日,我就要走了。”
两人相拥着,久久无言。千言万语,都融化在这无声的,依偎之中。
关凤将脸,埋在他的胸膛,声音闷闷地传来,“我送你,去为陛下,征战天下……”
“我知道,这是你的荣耀,是你毕生的抱负……可是,夫君,这天下,太大了。雍凉的路,也太远了。”
陆瑁的心,被她话语中的担忧,狠狠地揪了一下。他捧起她的脸,让她看着自己的眼睛。
“凤儿,看着我。”他的声音,温柔而又充满了力量,“这身铠甲,很重。但你的担忧,比它更重。你帮我穿上这身铠甲,好吗?也帮我,卸下心中的担忧。”
关凤含泪点了点头。
她拿起那一件件冰冷的部件,亲手,为自己的夫君,穿上这身承载着国运与荣耀的帅铠。护心镜,披膊,腿裙……当最后一片甲叶,被系上时,那个温文尔雅的陆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顶天立地,威风凛凛的大汉主帅。
他站在那里,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足以让任何人,都感到安心。
但关凤,却从他那坚毅的眼神深处,看到了一丝属于丈夫的,对妻儿的眷恋。
“兴弟,他也跟着你。”关凤为他整理着胸前的系带,低声说道,“他性子像父亲,冲动,好胜。夫君,我把他,也托付给你了。请你……一定,将他平安带回来。”
“我答应你。”陆瑁握住她冰凉的手,郑重地承诺,“我不仅会把他平安带回来,我还要让他,成为一个像岳父那样,威震天下的英雄。”
他缓缓地,褪下了这身沉重的铠装。
“凤儿,今夜,我不是什么主帅。”他拉着她的手,走向内室,“我只是你的丈夫,是岳儿的父亲。”
内室,摇篮之中,陆岳早已熟睡。他那张粉嫩的小脸上,还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仿佛正在做着什么美梦。
陆瑁在摇篮边,静静地站了许久。他看着儿子,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柔情。
他俯下身,在那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了一个轻柔的,充满了父爱的吻。
“等爹爹回来。”
他直起身,牵着关凤的手,来到了床榻边。
“上次在江陵,你说,无论我做什么决定,你都会陪着我。”陆瑁凝视着妻子,眼中,是化不开的深情,“这一次,换我来向你承诺。”
“我不是为陛下而战,也不是为那虚无缥缈的青史留名。”
“我,是为这间屋子而战。为这屋子里的你,为摇篮里的岳儿而战。”
“我,是在为我们的儿子,去打下一个,再也无需穿上这身冰冷铠甲的,太平盛世!”
“凤儿,等我回来。我一定会回来!”
关凤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滚滚而下。她伸出双臂,紧紧地,环住了他的脖颈,用尽全身的力气,吻上了他的嘴唇。
那是一个,带着泪水咸涩,却又无比炙热,充满了爱恋与不舍的吻。
纱幔,缓缓落下,遮住了满室的春光,却遮不住那愈发急促的呼吸,与那一声声,饱含着爱与占有的,动情的低吟。
成都城外,新建的点将台上,旌旗如海,甲光耀日。
汉帝刘备身着庄严的十二章纹冕服,伫立于高台之巅。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集结完毕,即将出征的十万大军。那整齐的军容,那高昂的士气,那一张张年轻而又充满渴望的脸,让他心中豪情万丈。
然而,在这万丈豪情之下,却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英雄迟暮的感伤。
他不禁感叹,想起了那些曾与他并肩作战,为这片基业洒尽热血的故人。五虎上将,如今,老将军黄忠已然病逝;法正英年早逝;就连那豪气干云的老将严颜,也已在岁月中凋零。一个时代,仿佛真的在渐渐远去。
“陛下……”身旁的诸葛亮,似乎看穿了他的心事,轻声提醒。
刘备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感伤,深深地压入心底。他知道,逝者已矣,而生者的责任,是开创未来。旧的英雄虽已落幕,但新的英雄,正在冉冉升起!
他的目光,落在了队列前方,那一排英姿勃发的年轻将领身上。他知道,刘备也准备培养新一代将领,而这些人,就是大汉未来的希望!他们是张南、冯习、傅肜、吴班、陈式……每一个,都是他从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青年才俊。
而在这些年轻人中,一个身披银甲,面容俊朗,眉宇间与关羽有七分相似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那,正是陆瑁的小舅子,关羽的次子——关兴。
刘备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即将统帅这支庞大军队的,年轻的主帅身上。
“中都护,陆瑁,上前听封!”
陆瑁一身白袍银甲,手按佩剑,缓步而出。他一步一步,登上高台,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他来到刘备面前,单膝跪地。
刘备亲手,从侍者手中,接过象征着无上军权的帅印与符节宝剑,郑重地,交到了陆瑁的手中。
“朕,以你为主帅,领军十万,北伐雍凉!”刘备的声音,充满了帝王的威严与信任,“此战,三军将士之性命,大汉复兴之国运,尽皆系于你一身!朕,赐你符节,如朕亲临!凡裨将校尉,不从令者,可先斩后奏!”
“臣,陆瑁,领旨!”陆瑁高举帅印,声音铿锵有力,响彻云霄,“此战,不复雍凉,誓不回师!!”
拜帅礼毕,陆瑁转身,面对台下十万大军。他抽出天子亲授的宝剑,剑锋直指西北!
“先锋张飞、马超,何在?!”
“末将在!”张飞与马超,齐声出列,声若雷霆。
“命你二人,各率本部精兵一万,为全军先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三日之内,兵出阳平关!”
“遵命!”
“张南、冯习、傅肜、吴班、陈式、关兴,上前听令!”
“末将等在!”关兴等六员年轻将领,齐齐出列,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激动。
“命你六人,各领五千兵马,随军听用,为各部策应!此战,既是你们报效国家之时,亦是你们建功立业之始!朕与陛下,在成都,静候尔等佳音!”
“我等,必不负主帅重托!”关兴紧紧地握着手中的长刀,眼中,燃烧着不输其父的熊熊战意。
“全军,出发!”
随着陆瑁一声令下,十万汉军,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缓缓开拔。战鼓之声,响彻天地;将士们的呐喊,汇成一股钢铁的洪流,向着那遥远的西北方向,滚滚而去!
刘备站在高台之上,目送着大军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