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木穿着一身简洁的深蓝色工程师制服,剪裁合体,只在袖口处隐约透出一点不易察觉的陈旧磨损——
那是无数个日夜在舰体内攀爬勘察留下的勋章。
胸口那枚“鲲鹏号总工程师”的银色徽章,在穹顶模拟的恒星光线下闪烁着沉静而笃定的光芒。
他如同一叶扁舟,稳健地穿行在这片鼎沸喧闹、充满了生命力和工业荷尔蒙的人潮之中。
他的脸上始终挂着一种温和的笑意,那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姿态,而是一种源于内心喜悦与感激的共鸣。
他正和一群老资格工程师交谈,那位被他称为“锐子”的结构助理陈锐就从人群里奋力挤了过来,板寸头发根根立着,额头上带着汗,声音洪亮透着兴奋:
“林工!
林工!
您看地火同步轨道的直播了吗?
就在刚才!他们把最后一个‘鲲鹏’生活区模块,成功对接上了!
您猜怎么着?”
林木木笑着转头看向他:
“看到了,星璇给我即时转播了。
模块对接顺利得很。”
他的笑容里带着欣慰。
“哇!
何止是顺利!”
陈锐激动地比划着,差点打翻旁边李工端着的咖啡,
“那帮兄弟可比我们这儿还能折腾!
他们…
他们直接就在组装厂外头,放烟花了!
全息投影的那种!
整个黑漆漆的太空背景上炸开好大一片‘鲲鹏’的LoGo和‘合龙大吉’的立体大字!
那场面!
那叫一个‘壕’!
地球佬就是会玩儿!”
林木木也被他的兴奋感染,笑声爽朗了几分:
“地球那边资源和技术调配是强项,模块化设计这次算是立了大功,这个协同效率省下来的时间和运输成本,确实超预期。”
“省钱?
林工,何止是省钱啊!”
一个清亮的女声插进来。是负责能源系统核心的骨干李薇薇,她扎着干练的马尾辫,鼻梁上架着一副智能眼镜,此刻镜片上正流动着复杂的能量流模拟图,她手里还捏着半块刚撕开包装的能量棒,
“您是没机会亲眼看见,火星那边的场面才叫震撼呢!”
她凑得更近一些,声音带着惊叹:
“‘赤星熔炉-III’,那可是王牌的聚变堆!
他们把心脏、核心!
整整三个聚变堆核心模块小心翼翼地送出来的画面…”
李薇薇用手臂夸张地比划了一个巨大的拥抱动作,
“感觉像整个火星基地都围着它们在转!
就跟…
就跟古代地球人送皇帝家闺女出嫁似的!
那排场!
王凯将军的赤星舰队!
整整两个分舰队啊!
直接排开架势护航!
那阵仗,啧啧,舰队星舰排开队列护送的画面直接刷爆了所有内环社区网!”
提到父亲王凯,林木木眼中那点因工作而绷紧的神经微微放松,闪过一丝柔和温暖的光芒,嘴角不自觉上扬:
“我爸他…
一向都是这样,喜欢搞大阵仗。”
“排场?
屁!
那是实力!”
一个如砂纸摩擦般沙哑、却又中气十足的声音不容置疑地插了进来。
是离子推进器专家老马。
他端着那杯温热的茶,脸上深刻的皱纹如同月面复杂的沟壑,每一步都带着岁月积累的重量和些许微重力的飘忽感。
他走到林木木身边,锐利的目光扫过窗外那依旧震撼人心的钢铁脊梁。
“林工,”
老马看着林木木,花白的眉毛挑了一下,
“我老头子在天工船坞跟钢铁打了半辈子交道,从不说虚的。
今天,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我老马就直说了:
别怪我老头子拍马屁,这‘鲲鹏号’,从纸面设计到眼前这副骨头架子,真他娘的!
是个人工天大的奇迹!”
他把杯子往旁边小桌上一顿,发出不大不小的一声轻响,目光炯炯地环视四周瞬间安静下来的工程师们:
“你们瞧瞧!
月球的精工离子阵列。
我们的心窝子!
动力之本!
火星‘赤星熔炉’滚烫的心脏。
能量之源!
地球精心打造的生活区模块。
舒适、可靠!
还有脚下咱们‘岩星’这地界儿造出的骨架和肌肉。
强度、韧性!
整个工业体系的集成能力!
…老天爷啊!
整个太阳系内环,金木水火、地月火星带,最核心的、最好的玩意儿、最顶尖的人手!
全给掏出来,攒一块儿!
堆出来这么一个钢铁巨灵神!”
老马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一种近乎嘶吼的激动,枯瘦的手指用力指向窗外:
“这手笔!
这气魄!
翻遍人类文明史,往上追三百年!
也他妈就我们华夏航天的家底儿、就林氏深空几代人攒下的这份眼光和胆魄能搞出来!”
周围瞬间爆发出一片雷鸣般的、由衷敬佩的附和声。
“老马说得对!”
“没错!”
“只有咱能干!”
老马没停,他转向林木木,目光变得感慨万千:
“林工啊,老头子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还放过你外公,林风董事长当年在星城空港发布会的视频呢!
那时候,林老先生站在讲台上,说起要搞一个直径两公里的同步轨道空间站,那眼神亮的哟,那气势足的哟!
还弄了个环形高铁模拟重力!
这在当时!
绝对是科幻小说走进现实的划时代创举!震撼得不行!”
他又看了一眼窗外那遮蔽视线的庞然大物,声音低了几分,带着深沉的沧桑感:
“可现在呢?
十年?还是十五年?
我们搞的是什么?
不是两公里,是二十公里!
整整十倍!”
老马的声音猛地拔高,指着窗外那巨影:
“这还不算!
你们抬头看看!
看看咱们脚下踩着的这座‘岩星’城!
老头子我刚被调过来的时候,这城多大?
不也就是个二十多公里的环?
你们再看看外头这玩意儿!”
“就一艘船!
一艘工业船!
就跟咱们整个城一般大了!
这叫什么速度?
坐个曲率泡飞行器都嫌慢的疯跑速度!
火箭?
哼,火箭那点推力,给它推推玩具还差不多!”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更强烈的共鸣和感叹。
不仅仅是尺寸的物理膨胀,更是工业能力、组织管理、跨星际协作的指数级飞跃。
人类的触角,正以过去无法想象的速度和能力,延伸向星海。
林木木静静地听着,脸上温和的笑容未曾改变,但眼底深处却漾起了复杂的涟漪。
外公林风年轻时的样子清晰浮现:
那个在技术条件远不如今天的简陋发布会现场,眼神锐利如鹰,充满激情的火焰,描绘环形空间站蓝图的形象。
两公里与二十公里……
这不仅仅是冰冷的尺寸差距,更是一条被无数人、无数汗水、无数次失败与成功铺就的,通往星辰大海的坚实阶梯。
是人类文明在深空工业领域,一次真正的、史诗级的跃迁。
他多想告诉眼前这些激动的、脸上闪烁着自豪光芒的人们,这艘名为“鲲鹏”的巨舰,那些足以改写教科书的大胆构想——
疯狂的模块化方案、近乎“不可能”的跨星域资源整合框架模型、甚至在微重力下建造超巨型结构的核心算法…
其最初的、最核心的灵感火花,其实都源自遥远的“磐石”空间站深处。
源自外公林风在无数个日夜里,借助星璇的强大算力,在一张张被反复修改涂鸦得几乎看不清原样的电子手稿上进行的疯狂推演。
那些带着惊人前瞻性的构思,为今日的奇迹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但他不能。
一丝一毫都不能。
外公外婆那对传奇人物,早已完美地“隐身”在人们的认知中,成为了“磐石”上安享晚年、含饴弄孙的神仙眷侣。
这个形象是必要的掩护,是他们安全的存在方式,更是林氏深空深藏于辉煌成就之下,最需要守护的秘密之一。
“各位老师傅,各位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
林木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涌动的思绪。
他抬起手,一个示意动作,胸前佩戴的微型扩音器让他的声音瞬间压过了零星的嘈杂,清晰地、带着真挚情感地传递开来,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鲲鹏号’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骨架巍然矗立在我们面前,”
他的声音不高,但充满了力量感,手指向窗外那令人窒息的钢铁天幕,
“它的诞生,这份沉甸甸的成就,从来不是哪一个人闭门造车、灵光一闪的功劳!
更不是仅仅靠着图纸和金钱就能堆出来的奇迹!”
他环视着眼前一张张被汗水、油渍、疲惫和此刻兴奋点亮的面庞:
“它,是我们脚下这座‘岩星’城、是我们整个内环工业体系,几十年积累下来,从稚嫩走向成熟、筋骨日渐强韧的最好证明!
是我们华夏航天‘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基因、协作精神刻在骨子里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更是我们林氏深空,从我外公那一代起,就熔铸在血脉里的——
‘敢为天下先’、
‘以工程铸就文明’——
这种信念的延续和壮大!”
林木木的声音在最后几句时,带上了一丝几不可查的微颤,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坚定与自豪:
“今天,我们站在这扇巨大的窗前,看着窗外那个由无数双手、无数个日日夜夜亲手‘接骨’、‘塑形’、‘铸魂’的‘钢铁巨婴’,”
“它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造物,它更像我们全体,亲手哺育、一点点看着它长大的孩子!
如今,这个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骨架和脉络,只待我们继续填满血肉,赋予它生命的律动!
而终有一日,它将不再依赖我们扶持,必将挣脱引力,展翅翱翔!
飞向我们为它规划的壮丽星海!”
这番话精准地击中了每一个参与者的心。
掌声,如同积蓄已久的惊雷,陡然炸响!
紧接着是高昂的口哨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仿佛要将这坚固的穹顶掀翻!
热情被点燃到了顶点。
“说得好!”
“林工万岁!”
“鲲鹏号万岁!”
“干了!
为了我们的‘孩子’!”
人群沸腾了。有人激动地高高举起手中的杯子,有人和身边的战友紧紧拥抱,有人兴奋地原地跳起。
空气似乎都因为这巨大的声浪而沸腾了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