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这天,桃记后院的桃树枝繁叶茂,翠绿的叶子遮天蔽日,偶尔有风吹过,带来阵阵清凉。苏软桃和萧璟渊坐在桃树下的石凳上,面前摆着一张 “阶段成果表”,上面记着第四卷第一部分的所有成果 —— 学堂、分店、供应链,每一项都写得清清楚楚,像一串饱满的果实,透着丰收的喜悦。
“学堂首批学员完成考核,二十个人里,有十个想留在京城桃记工作,五个想去洛阳、扬州分店,还有五个想回自己的家乡开药膳馆。” 苏软桃指着表格上的 “学堂成果”,眼里满是笑意,“王小丫和李石头都获得了‘优秀学员’,王小丫说想跟着春杏学管理,李石头想回北方开馆,还说要把咱们的药膳手册带回去,让更多北方人吃到江南味。”
萧璟渊接过表格,翻了翻学员们的 “毕业心愿”,有的写着 “想把药膳教给家里的孩子”,有的写着 “想在社区开公益课,帮更多老人”,他点点头:“这就是办学堂的意义,不仅能传手艺,还能传善意,比我预期的还好。”
“还有分店,” 苏软桃继续说,“扬州分店开业两个多月,营业额已经超过了预期,‘蟹黄春笋羹’‘鲫鱼豆腐汤’成了招牌,周虎还收到了扬州知府的邀请,说要把咱们的药膳推荐给来扬州的官员;洛阳分店的‘辣炒羊肉’‘蟹黄春笋羹’也很受欢迎,阿妹说最近客人比以前多了三成,还有不少外地客人专门来吃。”
她还拿出两地分店的 “客人感谢信”,有的信里画着笑脸,有的写着 “吃了你们的药膳,身体好多了”,软桃轻轻摸着信纸,说:“每次看到这些信,我都觉得做药膳很有意义,不仅能赚钱,还能帮到别人。”
“供应链也很顺利,” 萧璟渊补充道,“应急演练后,我们完善了方案,最近江南下雨,漕运有点慢,但京郊的春笋及时补供,没影响分店生意;而且我们还和各地的食材商签了‘长期合作协议’,约定‘食材不鲜可退换’,现在分店的食材新鲜度比以前更高,客人的好评也多了。”
他还拿出 “供应链优化表”,上面标注了 “江南主供春笋、莲子,京郊主供荠菜、生姜,洛阳主供羊肉,扬州主供水产”,还有 “食材溯源系统” 的使用数据 —— 客人扫码查食材产地的次数越来越多,说明大家对桃记的信任度在提高。
“对了,《江南药膳集》第三版也快印好了,” 苏软桃想起这件事,眼睛一亮,“里面加了‘学堂教学案例’‘分店经验分享’,还有你帮我整理的‘供应链食材清单’,张师傅和李院判还写了序言,说这版比前两版更实用,更适合大家学习。”
萧璟渊笑着说:“等印好了,咱们给每家分店、每个学员都送一本,还要寄给江南的张阿婆,让她也看看,她肯定会很开心。”
两人聊着聊着,夕阳渐渐西下,余晖透过桃叶,洒在成果表上,像镀了层金边。苏软桃靠在萧璟渊肩上,看着满院的绿意,心里满是感恩:“阿渊,你说咱们怎么这么幸运,学堂、分店、供应链都这么顺利,没有遇到大麻烦。”
“不是幸运,是你用心,大家也用心,” 萧璟渊轻轻握住她的手,“你用心教学员,阿妹和周虎用心打理分店,供应链的人用心保障食材,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自然会顺利。”
他顿了顿,看着软桃的眼睛,认真地说:“不过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要开更多分店,办更多公益课,让江南药膳传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知道‘用心做膳,真诚待人’的道理。”
苏软桃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好,以后咱们一起努力,让药膳走得更远,让温暖传得更广。”
晚风拂过,桃叶轻轻晃动,带来阵阵清凉。两人坐在桃树下,手里拿着成果表,心里满是对未来的笃定 —— 第四卷第一部分的传承与拓新,已经结出了甜美的果实,而接下来的路,他们会一起走,一起把江南的桃香,带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来自江南的温情与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