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江南进入雨季,往年这个时候,总会有几场大雨影响漕运,导致食材运输延迟。萧璟渊坐在王府的书房里,看着江南织造局送来的 “雨季预警信”,心里盘算着 —— 桃记的洛阳、扬州分店都依赖江南的春笋、莲子,要是漕运受阻,分店食材断供,肯定会影响生意。
“秦风,” 萧璟渊喊来侍卫长,“你去安排一下,咱们搞一场供应链应急演练,模拟江南食材断供,测试京郊、洛阳、扬州三地的食材互调能力。”
秦风点点头:“王爷,演练方案怎么定?”
“就定明天早上八点开始,” 萧璟渊拿出一张 “供应链地图”,上面标注了三地的食材库存、运输路线,“模拟江南的春笋、莲子断供,让京郊药膳园调运春笋到扬州,洛阳分店调运羊肉到京城,扬州分店调运水产到洛阳,看看全程需要多久,中间会遇到什么问题。”
第二天早上八点,演练准时开始。京郊药膳园的管事接到指令后,立刻组织农户采摘春笋,挑选新鲜的装筐,然后联系快马运输队 —— 萧璟渊之前就和京城的运输队约定好,“应急时优先运输桃记食材”,运输队半小时内就赶到了药膳园,装上春笋往扬州赶。
洛阳分店的林阿妹接到指令后,赶紧盘点羊肉库存,选出最新鲜的,联系洛阳到京城的漕运船 —— 虽然是演练,但她还是按照实际流程,给羊肉做了 “保鲜处理”(裹上油纸,撒上冰块),确保运到京城时还是新鲜的。
扬州分店的周虎则联系本地的水产商,买了新鲜的鲫鱼、蟹黄,装上马车往洛阳赶,还特意派了个熟悉路线的伙计跟着,怕走错路。
萧璟渊在王府的书房里,每隔一个时辰就收到一次进度汇报:“京郊春笋已到通州”“洛阳羊肉已上漕运船”“扬州水产已出扬州城”。他把进度记在表格上,还标注了 “运输时间”“遇到的小问题”(比如京郊到扬州的路上有段路在修,运输队绕了点远路)。
苏软桃也一直在旁边看着,时不时问一句:“京郊的春笋能按时到扬州吗?会不会不新鲜?”
“放心,” 萧璟渊笑着说,“我让运输队带了冰桶,春笋用湿纱布裹着,能保持新鲜,而且路线虽然绕了点,但时间还是够的。”
果然,到了第二天中午,京郊的春笋就送到了扬州分店,周虎开箱检查,春笋还是翠绿的,带着露水的湿气,他赶紧给萧璟渊回信:“春笋新鲜,已入库,可正常供应。”
下午两点,洛阳的羊肉也送到了京城桃记总店,春杏检查后说:“羊肉还是冰的,一点都没坏,能正常煮膳。”
傍晚时分,扬州的水产也送到了洛阳分店,林阿妹试做了 “鲫鱼豆腐汤”,鲜度和本地的鲫鱼一样,她笑着说:“演练很成功,以后真遇到断供,咱们也不怕了。”
演练结束后,萧璟渊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京城桃记,总结演练中的问题:“京郊到扬州的路有段在修,下次要提前规划好备用路线;洛阳到京城的漕运船有点慢,以后可以多联系几家运输队,有备选;扬州到洛阳的马车可以走更快的小路,节省时间。”
他还完善了 “应急方案”,把 “备用路线”“备选运输队”“食材保鲜方法” 都写进去,打印出来发给每家分店、每个食材供应点。
“以后每个季度都要搞一次这样的演练,” 萧璟渊看着大家,“供应链是桃记的根基,只有提前准备,未雨绸缪,才能确保每家分店都有新鲜食材,才能让客人吃到放心的药膳。”
苏软桃点点头,看着完善后的应急方案,心里满是安稳:“以前总担心食材断供,现在有了这个方案,还有大家的配合,我再也不担心了。”
夕阳透过桃记的窗户,洒在应急方案上,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萧璟渊的细致和大家的努力。苏软桃知道,供应链的稳定,不仅是生意的保障,更是对客人的负责 —— 只有让客人每次来都能吃到新鲜的药膳,才能不辜负他们的信任,才能让桃记的药膳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