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的京郊药膳园,一片生机勃勃 —— 荠菜绿油油地长在田埂边,生姜的叶子舒展着,远处的竹架上,葫芦藤正往上爬。萧璟渊站在田埂上,手里拿着一张 “四地食材供应表”,身边跟着秦风,还有京郊农户的代表李老伯。
“李老伯,按这个表,下个月洛阳分店要的羊肉,得提前三天出栏,保证运过去还是新鲜的,” 萧璟渊指着表格上的 “洛阳” 一栏,“还有扬州分店要的春笋,虽然现在不是旺季,但园里种的早笋,应该能供应上吧?”
李老伯点点头,手里拿着个小铲子,指了指旁边的菜畦:“王爷放心,我们按您说的,分了三批种春笋,现在第二批刚冒头,嫩得很,够扬州分店用的。而且我们每天早上采,中午就装车,用您安排的冰窖车运,到扬州肯定新鲜。”
萧璟渊笑着说:“那就好。咱们这供应链,关键就在‘新鲜’和‘及时’,不能让分店等食材,也不能让客人吃不新鲜的药膳。”
这阵子,萧璟渊一直在优化四地供应链 —— 江南主供春笋、莲子这些特色食材,由织造局协调漕运,保证每月初准时运到各分店;京郊药膳园则负责荠菜、生姜、早笋等时令蔬菜,随采随运,当天就能到京城和洛阳;洛阳本地的羊肉品质好,就固定由洛阳的农户供应,减少运输时间;扬州的水产新鲜,就让扬州分店直接跟当地渔户合作,每天送最新鲜的鱼虾。
“还有这个‘食材溯源系统’,” 萧璟渊从怀里拿出一张小小的木牌,上面刻着一串数字,“每个批次的食材,都挂一个这样的牌子,客人扫码就能看到食材的产地、采摘时间、运输路线,这样大家吃得放心,也能知道咱们的食材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秦风接过木牌,仔细看了看:“王爷,这个系统已经在京城总店试行了,客人反馈很好,说‘知道食材从哪来,吃着更安心’。洛阳和扬州分店的牌子,也已经让人送去了,下周就能用上。”
正说着,苏软桃从园子里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刚采的荠菜,笑着说:“阿渊,李老伯种的荠菜真嫩,晚上煮荠菜豆腐羹,肯定好吃。对了,洛阳分店的王掌柜刚才传信来,说上次运过去的羊肉,比以前新鲜多了,客人都说‘汤更鲜了’。”
“那就好,” 萧璟渊走过去,帮她拂去肩上的草屑,“供应链优化好了,你们做药膳也省心,不用总担心食材不新鲜。以后要是哪个分店缺食材,直接跟秦风说,咱们四地互相调运,保证不耽误生意。”
软桃点点头,看着园里的蔬菜,心里满是安稳:“以前总怕江南的食材运不过来,现在有你搭的这个供应链,不管是京城、洛阳还是扬州,都能吃到新鲜的江南味,真好。”
李老伯在旁边笑着说:“苏姑娘,王爷为了这个供应链,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跟我们商量种什么、怎么运,比我们还上心。有王爷在,你们的药膳肯定能越做越好。”
萧璟渊笑了笑,没说话,只是握住软桃的手 —— 他知道,软桃的心愿是把江南药膳传远,而他能做的,就是帮她扫清障碍,让她不用为食材、运输这些事操心,专心做自己喜欢的药膳,教喜欢药膳的人。
傍晚的时候,萧璟渊把优化好的供应链明细整理成册,递给软桃:“你看一下,要是有哪里需要调整的,咱们再改。江南那边,我已经跟织造局打好招呼,下个月开始,莲子会多运两成,给扬州分店做‘莲子百合羹’;京郊这边,生姜也该收了,会优先给洛阳分店送,他们冬天需要生姜驱寒。”
软桃接过册子,上面的字迹工整,每一项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连 “运输途中的冰窖温度” 都标了出来。她抬头看着萧璟渊,眼里满是笑意:“阿渊,谢谢你,总是想得这么周全。有你在,我觉得不管开多少分店,都能做好。”
萧璟渊揉了揉她的头发,轻声说:“咱们是一家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以后还要开更多分店,还要把药膳传到更远的地方,我会一直帮你,让咱们的供应链,跟着药膳一起,走得更远。”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药膳园里,给蔬菜镀上了一层金边。软桃靠在萧璟渊身边,看着手里的供应链明细,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 有了稳定的供应链,有了靠谱的团队,她的药膳梦,一定会像园里的蔬菜一样,生机勃勃,越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