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璟渊生日那天,苏软桃决定在王府设一场家宴 —— 不是邀请朝臣权贵,而是请最亲近的人:张阿婆、朱雀街的街坊代表(张老板、刘老板)、桃记的徒弟们(林阿妹、赵小莲、周虎、林小满、苏清和)、御厨张师傅,还有春杏和李三。
她提前三天就开始筹备,亲自去京郊药膳园挑选食材:新鲜的春笋、刚挖的山药、现摘的荠菜,还有她亲手种的桂花 —— 用来做萧璟渊最爱吃的桂花酥。药膳房里,她忙着揉面、熬汤、炖肉,萧璟渊想帮忙,却被她推到一边:“今天你是寿星,坐着等吃就好,我来做。”
他只好坐在旁边,帮她递递食材、擦擦汗,偶尔还会被她使唤着 “帮我尝尝汤咸不咸”“帮我看看桂花酥烤好了没”,虽然没做什么重活,却比处理朝政还忙,脸上的笑意却一直没断过。
家宴当天,王府的正厅被布置得温馨又热闹。桌上铺着张老板送的浅粉桃花纹桌布,中间摆着刘老板带来的陈年普洱,墙角放着春杏插的江南兰草,一点都没有王府的疏离感,反而像在桃记的后院一样自在。
客人们陆续到来。张阿婆是萧璟渊派马车专程从江南接来的,她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江南的青团和她亲手做的虎头鞋,一见到苏软桃,就拉着她的手不放:“软桃啊,阿婆好想你,你看你在王府过得好,阿婆就放心了。”
张老板和刘老板带来了贺礼 —— 张老板送了块新织的绸缎,说 “给姑娘做件新衣裳,配王府的日子”;刘老板送了套精致的茶具,说 “以后王爷和姑娘喝茶,用这套才配”。
徒弟们也带来了礼物,林阿妹送了她自己绣的桃花手帕,赵小莲送了本手抄的药膳笔记,周虎送了个他亲手打的竹制汤勺,林小满和苏清和则送了他们在药膳园种的新鲜荠菜和春笋。
御厨张师傅最后到,手里提着个锦盒,里面是一把银质汤勺,勺柄上刻着 “渊桃” 二字:“苏姑娘,王爷,这是我亲手打的汤勺,祝王爷生日快乐,也祝你们夫妻恩爱,永结同心。”
苏软桃接过汤勺,连声道谢,心里满是温暖 —— 这些礼物都不贵重,却满是心意,比任何金银珠宝都珍贵。
家宴开始后,苏软桃端上了她亲手做的菜:萧璟渊最爱吃的江南腌笃鲜(用了药膳园的春笋和新鲜的五花肉,炖了三个时辰,鲜得能掉眉毛)、桂花酥(酥皮层层分明,里面的桂花馅甜而不腻)、当归羊肉汤(加了桂圆和生姜,温补又不燥),还有徒弟们帮忙做的 “药膳雕花”—— 用胡萝卜雕成桃花、用白萝卜雕成莲花,摆在盘子里,既好看又讨喜。
“大家快尝尝,别客气!” 苏软桃笑着给大家盛汤,先给张阿婆盛了一碗,“阿婆,您尝尝这羊肉汤,暖身子。”
张阿婆喝了一口,笑着说:“好喝!比阿婆做的还香,我们软桃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萧璟渊端起酒杯,站起来说:“今天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生日宴,我萧璟渊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软桃,有她在,有你们这些亲人在,我才觉得这王府像个家。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大家纷纷端起酒杯,碰在一起,欢声笑语满了整个正厅。席间,张阿婆拉着苏软桃和萧璟渊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两个要好好的,互相照顾,日子要像这桂花酥一样,甜甜蜜蜜的。阿婆年纪大了,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你们幸福。”
御厨张师傅则和苏软桃聊起了药膳创新,他说:“苏姑娘,你那四季养生方真是好,我在御膳房试做了几次,太后都很喜欢,以后咱们得多交流,把宫廷药膳和民间药膳结合起来,让更多人受益。”
徒弟们也围着萧璟渊,问他 “王爷,您最喜欢苏姑娘做的哪道菜”“王爷,您觉得我们学的药膳还有哪些要改进的”,萧璟渊都耐心地回答,还鼓励他们 “好好学,以后你们都是桃记的顶梁柱”。
家宴一直持续到深夜,客人们走的时候,都带着苏软桃准备的伴手礼 —— 一包桂花酥和一小罐当归,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送走客人后,苏软桃和萧璟渊坐在空荡的正厅里,桌上还留着没吃完的桂花酥和温热的茶。萧璟渊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谢谢你,软桃,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一个生日。”
苏软桃靠在他肩上,笑着说:“以后每年生日,我都陪你过,都请大家来,让王府永远这么热闹,永远像个家。”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萧璟渊知道,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荣华富贵,而是有爱的人在身边,有亲近的人相伴,有满庭的温情,有寻常的烟火 —— 就像今晚这样,简单,却足够温暖,足够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