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双更的,大家千万别漏了)
蜀国的民变其实早就有征兆:北、东两路军在入蜀后的军纪和所作所为有着天壤之别。
北路军王全斌等人虽然战功卓着,但骄横不法。
攻入成都后,王全斌不约束部下,任由周军烧杀抢掠,致使蜀国百姓和降军从欢迎王师转变为极度仇恨。
大周皇帝曾下令给蜀国降军发放优厚的遣散费,但王全斌等人大肆克扣中饱私囊,导致降卒生活无着,怨声载道。
最丧尽天良的是他还大量屠杀蜀国降兵,纵容部下到百姓家中去掠劫搜刮,敲骨吸髓、各种横征暴敛。
原本蜀地人民安逸惯了,比较懒散,并不在意谁做国君,现在被他害得衣食无着、子弟被杀,泥人都被激起了火性。
当地军民愤而起义,在十多个州县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东路军却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主帅邵然一路严格执行赵匡胤的安抚政策,禁止士兵抢掠。
在攻打夔州时,他甚至下令将缴获的军粮和财物分发给当地军民,此举使得东路军所到之处,蜀军望风归降,百姓亦不抵抗。
东路军主要负责长江沿线,并未参与成都的抢劫和屠杀,但叛乱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他的辖区。
邵然曾经上书枢密院,但他的奏折竟然被王全斌暗中拦截。
王全斌是皇帝原先的心腹,邵然却是半途加入的,在军中的威望、人脉都远不及他,关键时候就很受钳制。
眼见民变即将蔓延成燎原大火,邵然直接回京找魏王禀明真相。
魏王大婚那日,他其实刚刚赶回洛京有些疲惫,但还是想趁机拜见二府三司的相应官员,尤其是找枢密院陈说此事,所以才去赴宴。
没想到却遭遇这般无妄之灾。
邵然伤势未愈就找了枢密使和副使说话,没想到两人都进宫去了,那几个枢密院承旨因为西池军舰被毁,也是忙得天翻地覆,更何况他们的品阶和资历也不如王全斌,不敢对他怎样。
邵然干脆递牌子直接进宫:他也有自己的人脉,知道皇帝已经秘密回京。
皇帝接见他的时候脸色并不好,邵然想起魏王病危甚至逝世的传闻,也不敢多问,简明扼要的把事情说了。
皇帝勃然大怒:不仅因为王定斌这般骄横不法,把原本平静归顺的蜀国军民激起暴乱,还因为他居然敢欺上瞒下,拦截邵然的奏折,阻拦皇帝获知真实情况。
他正要另派监军大臣随邵然入蜀,蜀地的民变就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
蜀地军民推举全师雄为首领,尊奉方旭的幼子方彦为新的蜀王。
这个方彦是方旭与一个歌姬所生,因为不受宠爱,所以从小被养在别苑之中。
这次大周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王宫,所有王室中人都一网打尽,反而是他幸免于难。
方彦躲藏在民间一直是战战兢兢,照理说不该这么大张旗鼓的站出来的,如今敢这么张扬称王,显然也是有人在背后支撑和策动。
但无论背后有何等阴谋,逼反蜀地军民的,就是皇帝亲封的北路军总帅王定斌及其下属。
这件事情让朝廷颜面无光,皇帝本人也在朝会上大发雷霆。
如果说蜀地的事是丢了脸面,那梁国这次惊险离奇的宫变,则是让皇帝筹划多年的计划化为了泡影,还搭上了他多年挚友郭无为的性命。
皇帝跟郭无为密谋在立冬时节打开晋阳城门,让周军迅速占领梁国大半领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除掉国君徐旻和大将杨承业。
原本的计划是让周军强攻他处,引杨承业出城救援,随后郭无为以紧急军情求见徐旻,忠于郭无为的宫中内侍会和他一起动手,挟持徐旻打开城门,直接向周军投降。
郭无为一方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起事,谁也没想到,看似软弱无能的少年国君,竟然先下手为强,以国君病危为由,将郭无为骗入了宫中。
郭无为丝毫没有怀疑:徐旻原本就是个病秧子药罐子,看一会儿奏章就要头晕目眩。他当时选立这个少年为君,也是看中他体弱多病。
他此时甚至觉得轻松欢快:如果国君此时驾崩,少数忠于他的官员就成了无头苍蝇,正好方便他开城门迎接大周军队。
他大步走到国君的病榻前,看见徐旻果然是脸色苍白、气若游丝。
徐旻说自己关于继承人选有话要说,让郭无为靠近些。
郭无为走近的瞬间,感觉劲风袭来,身边的亲卫侯霸荣大吼一声,扑上前去,以一人之力抵挡住了五六个戎装少年的袭杀。
郭无为认出这些少年是国君先前找来身边演戏取乐的伶人,没想到他们竟然在暗中训练和击搏斗之术,显然是早有预谋要暗杀自己。
郭无为只带了侯霸荣等三个亲随,却都是身手高强的猛士,徐旻暗中训练的搏击少年有十多个,以少敌多,却渐渐被这三人打伤打倒,竟然居于下风!
郭无为有些傲慢的微微一笑,干脆也来了一句搞笑调侃的:“陛下何故造反?”
徐旻惊怒交加,脸色苍白,摇摇欲坠:这一次可不是装的。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怒吼,一个看起来有些憨直的彪形大汉手持战斧跑了进来。
“贼子竟敢欺君!”
几个回合之下,这人竟然一斧将侯霸荣砍成重伤,血沫喷了徐旻一脸,却没有让他呕吐,反而让他的眼睛闪亮、无比兴奋。
“白叔果然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个被徐旻唤作白叔的,正是远道而来,在他身边担任护卫的白阔海。
他得意的挺直了胸膛,将剩余两个护卫也砍瓜切菜的杀了。
一刻之间,形势逆转,郭无为顿时成了孤家寡人。
白阔海拎着斧头出去呵斥整顿侍卫,满宫里搜索郭无为的同党。
外面先是传来一声声惨叫,动静挺大,随即慢慢恢复了平静。
徐旻微微一笑,把刚才的话原样奉还:“宰相也是人臣之极,又是因何谋反?”
郭无为看着逐渐逼近自己的金殿甲士,知道今日难以善了,惨然一笑,竟然用袖中金刀割喉自刎。
他傲然挺拔的身躯就此倒在血泊中……看着这一幕的徐旻沉默半晌,只说了一句:“聪明反被聪明误。”
他随即吩咐匆匆赶来的杨承业:“将郭无为的罪状昭告天下,另外,直接明告各国:朕今日之所以能得救,都是蒙受了唐国永宁公主的恩惠!此恩此情,梁国之后必有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