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萱萱回沪市,剩下的工作就全都留给了苏林昭,刚毕业,还没休息几天,又开始忙碌起来。
这与她设想中的悠闲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啊。
真想让那些说风凉话的人来看看,她什么时候在家窝着不干活了?一天天可忙了好吧。
反正都是忙,苏林昭干脆把建大楼的事情同步提上日程,再忙些也无所谓了。
正好之前委托韩教授帮忙设计的图纸已经做好,流程也走得差不多,可以开始动土了。
等到开春,选个黄道吉日,正式动工。
先将之前破破烂烂的房子拆了,地基也重新打过,进展不算太快,看看账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花钱如流水。
单单是每天的人工费、材料费,就已经是笔不小的开支。
三堂哥的小团队还做不来这么复杂的工程,苏林昭最后是委托给专业的团队,三堂哥苏志西带着人从旁协助。
不说其他,有个比较懂行的自己人在,起码苏林昭放心许多。
更别说采购的工作,交给别人哪有自家人方便,而且有苏大伯在上面压着,不信他们敢搞小动作。
当然三堂哥本身也不是偷奸耍滑的人,这些年在苏大伯的教导下,虽然偶尔会耍点小聪明,但总的来说是个踏实可靠之人。
有他在一旁看着,苏林昭可以减少许多工作量,只掌握好大方向,时不时过来查看下进度就可以。
也许是在苏林昭兄妹几个的劝说下,终于想通了,可能是找到了新的乐趣,不再将心思全放在工作上。
也可能是快到退休的年纪,苏父终于开始退居二线,不再次次冲最前面,而是专心带起徒弟来。
每天到点下班,过去那三天两头加班的日子,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时间宽裕,苏父时不时就去苏林昭工地上溜达溜达,检查施工情况,再催催进度。这每多拖一天,她闺女就得多花一天的钱,他可得盯紧些。
要不是苏林昭严令禁止他上手干活,不然就不让他去工地转悠,他这会都能干起小工的活。
之前有次苏林昭过来的时候,就见他跟着施工团队搬砖呢,可给苏林昭吓一跳。
“爸!你这都多大年纪了,还真当自己是小年轻不成?这种体力活是你能干的,你自己身体咋样,心里没点数嘛?今年的体检报告你看了吧,比去年还差上许多,好不容易不在单位加班,你现在是跑我这儿来加班了?
可给我住手吧,我会跟他们说清楚的,谁再让你帮忙,我就找谁去。
要是下次再让我看到你在这干重活,我这小地方,可就不欢迎您过来视察了哦。”
苏父讪讪的,自知理亏,完全不敢开口。
别看闺女每天笑嘻嘻的,一看就脾气很好的样子,实际上,她冷着脸的时候,他心里怪慌张的。
这次也是一样。
谁能想到,人至暮年,还有怕闺女的一天呢。
不过苏林昭发顿火效果十分显着,苏父再去工地,也只是看看,不再自己上手了。
“爸,你真不用自己上手干活,小工一天才多少钱工资?这都是小钱,你帮我把这摊子事情管好,比什么都重要。比如说他们有没有无故拖延工期啊,有没有偷工减料啊,这里面但凡差上一点,那花费可都大着呢。
我平常比较忙,没有时间每天过来查看进度,就只能麻烦你和三堂哥了。你要是有空呢,就过来多帮我多盯着点现场,就是帮我省钱了。”
苏父点点头,“好,好,你专心忙你的,那都是大事。这边我帮你盯着,不能让他们偷工减料,偷奸耍滑。”
“那行,这边就靠你了哈,爸爸,辛苦了,等忙完,我给你包个大红包。”
苏林昭日常和苏父撒着娇,而苏父显然最吃这套了,拍着胸脯保证一定给她守好工地。
有苏父时常在现场盯着,苏林昭更加放心。
只是看着账面上的花销,有点紧迫感。
感觉预算还是做得不太到位,毕竟这是第一次建房子,总有些突发的情况,多出额外的花销。这才刚开始,第一阶段的预算就已经超出,等全部完工,她这两年攒下的存款,怕不是要被清空。
有些吓人,这没钱的日子,她可不想再体会一次。
所以把工地交给苏父和三堂哥看着,她抽出更多的心思放在生意上,节流有点困难,那就只能开源了。
果然,钱赚多少都是不够的,永远觉得缺点钱花。
“姐,我怎么感觉你这毕业后比之前还更忙了。我还指望你毕业后有空,把书店的事情接过去一些,让我空出点时间来干点别的呢。”
苏柏周末回来,想抓苏林昭去当壮丁,然而经常见不着人,比他还更忙一些。
是啊,到底是为什么呢,毕业后明明没有参加工作,却比读书的时候更忙。
唉,劳碌命哦。
“还想拉我去给你干苦力是吧?想都别想,这是不可能的。我最近忙着呢,每天脚不着地,还要跟进工地那边的进度。”
苏柏不服气,“书店也有你的一份啊,你不能厚此薄彼,总不能因为人家省心,你就真不上心了吧?每个月这么多的分红,你拿着不亏心啊,偶尔也看看孩子吧。”
自从书店走上正轨,苏林昭除了偶尔给点建议之外,连店里都很少去了。
平时都是苏柏在管着,对他,苏林昭现在是无比的放心,他一个人完全可以搞定,基本用不上自己出马。
这会被苏柏一说,稍稍有点心虚,“那不是,那什么,我太忙了嘛。再说我这不是为了锻炼锻炼你,不多插手证明我对你的信任啊,你看看谁家十几岁的年纪能管这么大的生意呢?
你现在才大二,就已经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等你大学一毕业,就已经是个成熟的商人了。
你们学经济的,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哪有实际操作进步快。这是提前替你打好基础,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好处的。”
嗯,没错,苏林昭越说越理直气壮起来,她这是偷懒吗?当然不是,这是全身心的信任,这是为弟弟的未来铺路呢。
苏柏都要被她的强词夺理气笑了,为了偷懒,还真是辛苦她还编出这么一长串的理由来。
“我不管,我们现在大二课程越来越多,照相馆那边才刚做起来,事情多着呢,我真的分身乏术了。书店最近要出新的一批课外阅读书,你多盯着点。
还有,你这次新出版的书,我们书店的进货事宜,刚好你去对接也方便,就都交给你了……”
不等苏林昭抗议,苏柏叭叭一顿输出,将书店最近的工作,一股脑都交给苏林昭。
没办法,他也不想这样,平时能做的他顺手就做了,不会麻烦苏林昭。最近实在是学业繁重,抽不开身。
见躲不过,苏林昭也没再推辞。
苏柏她还是了解的,既然开了这个口,语气还如此坚定,那证明他是真忙不过来了。
就像他说的,书店也有自己的一份,于情于理,她都不好真的撒手不管。
反正都是忙,再忙一点也无所谓了。
“好叭好叭,那你先好好学习咯,书店的事情我先管着。诶,小柏,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哪儿能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呢。
现在才几家店,我们还看顾得过来,等以后店铺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杂,我们哪里还管得过来。
还是得培养些得用的人,来替我们解决一些事情,不然累死累活也就赚点辛苦钱。”
这是苏林昭的锅,一直以来苏柏用得太过顺手,她也就没没想起来这一出。
然而现在苏柏渐渐忙起来了,这才想起来得培养管理人才。
服装店这边,他们俩是早就脱手了,苏大哥夫妻两个和苏母,把店里管得井井有条,。
下面的周小花和孟莺也能独当一面,一人管着一家店铺,基本上没出什么大毛病。
所以服装店平常根本不用苏林昭姐弟俩操一点心。
书店就不行了,平常都是苏柏在管着,其他员工,目前看来就何国庆比较靠谱。
其他人也不是说不行,本职工作做得还是可以的,只不过也就这样了,管理方面,缺乏主动性也缺一些灵活变通。
而何国庆,毕竟是和书店一起成长起来的,以前苏柏忙的时候,店里也就他一个人看着,遇到事情也会积极主动去解决。
只是各方面还不太成熟,特别是现在书店的业务更加驳杂,苏林昭和苏柏都不在的话,有些事情何国庆独自处理不了。
苏柏显然也想过这个问题,“目前来看,店里现有的人员,国庆哥更加适合一点,可以着重培养。同时也可以对外招聘管理岗位,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
“没问题,反正店里现在人手够用,让国庆这段时间跟着我,帮我处理些琐事,顺便我带一段时间看看。如果他能够胜任是最好的,毕竟是老员工,而且值得信赖,新员工进来还需要磨合,国庆就没这方面的烦恼。”
苏林昭也是临时起意,既然有打算好好培养,那还有什么方式比带在身边,耳濡目染更快呢?
干脆她先带一段时间,正好最近她确实太忙,有个人打打下手,也能帮她处理些零碎的事情。
苏柏自然没有意见,她愿意带最好了,看看她带出来这些人,基本上各方面的表现都比较优秀。
证明他姐培养人才还是有一手的,这点他还需要学习。
把书店的事情接过来,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不过好在也薅过来一个助手,整体来说,还算在可接受范围内吧。
而苏柏呢,总算把身上的事情丢出去,这段时间就只需要管好照相馆的事情,然后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业繁重,都有这么个过程,等到大四就好了,到时候课程少,可以多出点事情做自己的事情。
另外今天的事情,也给了他一些启发,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亲力亲为,这才能做多少?
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培养相关人才,让人家来帮自己干活,从而达到即使自己不在,店里所有的事情也能自行运转的目的。
到时候就像他姐说的,可以太在家里赚钱,不要太享受。
苏柏忙着学业,苏林昭只能接过大部分的工作。
好在何国庆当助手还算合格,将她手上的零碎琐事接过去一部分,苏林昭浑身轻松不少。
总算把自己从那些繁杂的事情中,解脱出来。
苏林昭总算明白那些领导们都喜欢找秘书、特助什么的了,这确实方便许多。
或许她也可以物色物色了,等把何国庆带出来,让他负责书店的事情,到时候再招个助理,帮她处理些简单的工作。
这些天,何国庆基本和她同进同出,她是专心带新人,没想这么多。
哪成想,苏母误会了。
起因是隔壁出了名的大嘴巴祥婶。
她是书店另一边铺子的老板娘,跟苏母差不多的年纪,铺子里的生意都是她爱人在管,她平常就爱关心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这不,苏林昭把何国庆带在身边教导,被她看见过几次,就来找苏母询问了。
这人也没什么坏心思,就是单纯的大嘴巴,好奇心重。
“爱英啊,你闺女这是终于开窍了?要我说啊,国庆这孩子人确实不错,长得端正,人也老实,是个合适的。
就是学历吧,比你家林昭低了些,但人不错,你们要不要考虑考虑,也别因为学历就把人一杆子打死,先处处看嘛。
现在又不像我们那个年代,处个对象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们现在小年轻好得很,要是处一段时间,处不来再分开就是,不要太在意。”
突然被科普自家闺女恋情的苏母:“……”
不是,这人说啥呢,这都什么跟什么?
要说她闺女开窍了,也不是没可能,毕竟也到年纪了。
但跟何国庆?她不信。
不是说看不上何国庆,她们家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规矩,就是她可见过闺女和对方相处的样子,那哪里像要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