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昭忙完,苏柏又开始忙碌。
不过这次苏林昭没有时间照顾,她正准备去一趟羊城。
问过苏柏那边的进度,大概一周左右可以忙完,接下来就等出版社那边操作了。
所以她想趁着苏柏忙的这段时间,去羊城把进货的事情安排好。
这次过去的除了苏林昭和苏大哥,还有刚回来没多久的杨聪。
那边电视机厂来电话了,说领导有意向,约个时间再详谈。正好苏林昭也准备过去,到时候一起去厂里走一遭。
将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三人买好票,直奔羊城。
路上杨聪一直在和苏林昭谈论着这个事情,想着这次要怎么让电视机厂的领导松口。
之前他都没这么紧张过,然而这次感觉希望很大,他反而心里定不下来,他有预感,这次要是顺利的话,他一直想要的应该能成。但要是不顺利……
估计也就没戏了。
所以这会他心里七上八下的,完全静不下心。
苏林昭不知是不是被他影响到,本来一点儿都不紧张的,这会也有些坐不住。
于是两人在火车上讨论了一路,猜测会遇到些什么情况,对方会问哪些问题,各种突发预案做了七八个版本,才稍稍放下心。
苏大哥插不上话,默默睡了一路。他已经接受自己的定位,就是过来帮忙跑腿的,做主的事轮不上他。这些年下来,也慢慢看清了,有些人的聪明就是天生的,比如他小妹。
而他,也不再纠结,接受平凡的自己,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长。
在招待所好好休息一晚,第二天上午,匆匆吃过早餐,打车去了电视机厂。
苏林昭还好,后世各种出租车,五花八门,甚至运气好多花点钱还能打到豪车。她虽然节俭,偶尔也是打过几次的,没办法,赶时间。
而杨聪和苏大哥,直接化身好奇宝宝,上车经过司机师傅同意后,到处摸摸,惊奇不已。
司机师傅挺健谈,说着一嘴带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几人相谈甚欢。
等到目的地,杨聪都没那么紧张了,果然转移一下注意力还是很不错的。
下车后,苏大哥还有些意犹未尽,“大城市果然豪华,这也太方便了,现在这小汽车居然人人能坐,要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就是这费用有点太贵了。可惜其他人没来,下次有机会一定要一起来试试。”
“会有机会的。”苏林昭想着她接下去的计划,到时候应该可以带爸妈一起尝试,不过……大哥大嫂就不一定了。
羊城都有出租车了,京市应该也有吧?
生了孩子就是这样,时常会被孩子绊住脚,等以后孩子大些就好了。
实在不行,再过些年,出租车也会在南市慢慢普及开来。
杨聪今年常来羊城,出租车他早见过,但没尝试坐过,今天也是第一回坐出租车。
“是很方便,贵点也可以理解,这毕竟是小汽车。在南市,能坐小汽车的,要不是部队干部,要不就是各大厂子的领导,反正都是大人物,哪有我们这些小人物坐的份。”
苏大哥觉得偶尔坐一坐也挺值,“那我们今天也享受一把大领导的待遇。”
苏林昭没意见,“那还不简单,等会回去的时候再叫一辆就行。”
苏大哥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来是和人家约好了,赶时间,回去我们又不赶时间,这么浪费干啥?”
虽然出租车舒服又气派,但苏大哥本质还是个比较节俭的人,这消费着实有些高了。
杨聪满不在乎,“苏木哥,这有什么浪费的,要是这次谈成了,来回的车费我都报销。”
苏大哥还没说话,苏林昭抢先道,“一言为定,就这么说好了,等着,这次怎么都得让你把来回车费给我报销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拿出你的看家本领,只要今天能谈下来,这点车费,我全包了。”
“就冲你这句话,那我可得全力以赴。”苏林昭玩笑道。
当然是说笑的,不管报不报,都得全力以赴啊。
杨聪的店铺,还有她的一份呢。
今天要是谈成了,那还不是财源滚滚来。
说说笑笑间,几人在门卫处登记完,跟着对方前往销售科领导办公室。
这次约的是电视机厂销售科的胡科长,之前杨聪来过几次,对接的都是他们部门其中一个姓冯的科员,这还是第一次直面领导。
刚刚插科打诨被遗忘的紧张感,此时又统统冒了出来。
杨聪深吸一口气,看向苏林昭。
苏林昭明白他的意思,坚定地点点头,给予他鼓励。
他们已经做好所有准备,如果这样还是失败,那可能证明他们确实与这家厂子无缘。
苏大哥虽然不是很明白,但也学着苏林昭给他打气,“杨聪,你这么聪明,做什么都会成功的,相信自己。”
杨聪收到他们的鼓励,心情放松一些,再次深吸一口气,走进办公室。
好在这位胡科长态度很是热情,看来意向度还是挺高,再加把劲,争取早日把订单拿下。
苏林昭同样稍稍放下心来,这是个很好的开始,看来今天确实希望挺大。
苏大哥做好一个合格的背景板,默默跟在两人身后,看他们侃侃而谈,这大概就是书上说的,意气风发?
他不太记得是不是这个意思,但真觉得此刻认真的小妹,无比耀眼。
哪怕对方是电视机厂的领导,年纪比他们大了一轮,身上威严甚重,要是苏大哥自己一个人,是完全不敢凑上前的。
而他小妹,面对强势的胡科长,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对方谈得有来有往,丝毫不落下风。
苏大哥骄傲地挺起胸膛,虽然大放异彩的不是自己,但这是他小妹啊,他从小带大的妹妹。
当然,一旁的杨聪也很优秀,不过苏大哥亲哥滤镜无比厚,此时眼里只有自家小妹,再容不下其他人。
杨聪上一次来,对接人还是模棱两可的态度,虽不知为何胡科长突然松口,但这明显是个很好的机会。
之前杨聪和对方已经谈得差不多,大概的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当时领导那关一直没过,所以一直卡着。
现在双方都有意向,接下来的谈话颇为顺利。只是对于一些细节方面,比如每月的定量、价格等等,双方丝毫不让,分厘必争。
直至日上三竿,才初步确定下来。
“你们几个小同志啊,真是蛮厉害,差点把我给绕进去了,老咯老咯。这也快到饭点了,要不一起去尝尝我们公司食堂的口味?”
苏林昭讲了一早上,嗓子也有些嘶哑,此时挥着小手,谦虚道,“哪里,胡科长才是经验丰富,我们几个小年轻哪里比得上您。要我说,就是您心善,愿意给我们这个机会,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做,尽快将销量冲上去。”
其实她更想说的是老谋深算,或者说人老成精了都。
这短短一上午,耗费的心力都快比得上她前几天闭关赶稿了。
杨聪:“是啊,胡科长,非常感谢您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肯定会好好表现的,出货的事情,就麻烦您了。要能尝尝贵单位食堂,那再好不过,剩下的细节,我们下午再核对一下,尽快出合同?晚上给我个做东的机会,请您和冯哥一起吃顿便饭。”
冯哥就是杨聪之前对接的销售科科员。
人老成精的胡科长哪能不知道这中间的道道,难不成还真是吃顿‘便饭’?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他们厂子生产出来的电视机不知有多受欢迎,所以他们出去都是到处被人捧着的,各种高档餐厅,去的可不少。
“没问题,走吧,我们边走边聊。剩下的没多少事情,等吃完饭再核一下,没问题的话,我让小冯尽快给你们出合同。货款可得提前准备好,我们厂子可不允许拖欠,我先给你们提个醒,别怪我多嘴。”
“好,那就麻烦胡科长了。货款的事情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拖欠,合同定下来,我们按照条款先交一部分定金,等提货的时候,尾款一并交过来。”
好不容易才谈下来,杨聪和苏林昭又岂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苏林昭之前从杨聪这儿借走的钱,已经全部还回来,现在杨聪手上的钱,第一批进货完全没有问题。
就等合同签下来,没问题的话先付定金,把机子先定下。
而胡科长多提一句,没别的原因,就是之前有个合作的客户,因为资金上出了点问题,没办法按时交款,厂里不接受拖欠货款,所以终止了合作。
这才重新找了合作方,在提交上来的候选名单中,就小冯提上来这家各方面条件还算不错,而且他们在南市那边的市场,算是比较空白。综合原因之下,选择了杨聪他们,这才有了此次的会面。
这中间的门道,肯定是不会和杨聪他们详说的,杨聪几人也不会去深究具体原因,只要结果是好的,其他的重要,但也不是很重要。
一行人前往食堂,一路上给他们介绍着厂里的情况,当然,不会是胡科长亲自讲解,而是冯科员。
杨聪和苏林昭时不时附和着,偶尔也问些感兴趣的问题,而苏大哥,看着这气派的大楼,真是长见识了,连食堂都有他们棉纺厂两倍大。
简单吃过午饭,把剩下的一些问题谈好,胡科长就先走了,他忙着呢,能抽出大半天时间来接待他们,已经很有诚意了。
剩下的对接工作,还是由冯科员进行。
“冯哥,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了,上次给你带的特产,还喜欢吗?等下次过来签合同,我再给你多带点过来。”等胡科长一走,杨聪说道。
所谓的土特产,也确实是带了些,不多只有一点,其他的都是些贵重的烟酒茶等礼品。
杨聪每次过来都会给冯哥带点,这次胡科长也没落下,而且他的更贵重些。
等合同签下来,少不得再感谢一番,这些大家都是懂的。
苏林昭觉得挺神奇,以前为了赚钱,她销售的工作也不是没干过,甚至做的时间还不短。那会销售多难做啊,说一句求爷爷告奶奶也没错,给客户送礼那也是家常便饭。
没想到来到这边,好不容易自己做起了生意,还得求着人家销售科的小科员,次次不空手。
仔细想想,怪有意思。
冯科员见惯了此等场面,淡定异常,“还行,我家里人爱吃,你们费心了。”
杨聪继续问道,“冯哥,羊城这边你们比我熟悉,这附近有没有什么不错的饭店推荐,晚上要请你们吃饭,肯定是要合你们心意才好。对了,胡科长喜欢吃什么,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帮忙参谋参谋。”
“没问题,这附近我熟啊,不说大话,周围的饭店我基本都吃过,有两家确实还不错,我给你好好介绍介绍……”
边对接工作,一边闲聊。
等事情都确定下来,杨聪他们也把胡科长的喜好打听得差不多了。天色不早,杨聪怕没位置,提前去饭店订了个包厢。
苏林昭和苏大哥继续由冯哥接待着,等会一起过去吃饭。
“冯哥,你们经常在外跑,认识的人多,我想和你打听点事情。”
冯科员谈成一单,心情很不错,“你说,想打听什么?羊城这边,不说全部,大多数我们都有点了解。”
苏林昭笑道,“那可太好了,我也不和你客气,是这样,我今天看街上好多人都开始穿牛仔裤,我想问问,你知道哪家服装厂可以批到牛仔裤吗?”
这两年随着家里服装店的批发生意愈发红火,苏林昭与这边几家服装厂也有合作,不过之前都没听他们提过牛仔裤,不知是没有生产还是货太紧张,不好拿。
这会有熟人,刚好打听打听其他厂子的消息。
没想到她问的是这个,这话题跨越还挺大,好在关于正火的牛仔裤,他还是知道一些,不然刚吹出去的话,可就打脸了。
“现在做牛仔裤的厂子不多,我知道的就城北郊区那有两家服装厂,他们有生产牛仔裤。其中有一家的业务员,我认识,可以给你介绍下,至于能不能谈下来,只能靠你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