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这个小宇宙本身也能够证明很多以前无法证明的宇宙定律。
很快,更多的无人机被放飞,它们好似分散开的和平鸽,朝着这个恒星系四周不断扩散出去。
随后这个小宇宙的第一个情况就被完全探查了出来。
那就是无人机在抵达恒星系的边缘之后,就会消失,然后出现在恒星系的另一边。
很显然,小宇宙在被分割出本宇宙后,自成一体,半独立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小宇宙。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dmbS0017恒星向外放射出的光线,也会因为触及宇宙边缘从另外一个方向出现。
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从小宇宙边缘处出现的光子越来越多。
在24小时后,从dmbS0017恒星附近向外看去,好似整个宇宙都变得明亮了起来,好似整个恒星系都被恒星光包围了一样。
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延长,宇宙边缘越来越明亮。
根据小宇宙制造器主控光脑的计算,最多再过200年,整个小宇宙就将会进入到热寂状态之中。
所谓的热寂状态实际上就是宇宙的熵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增加,到最后,所有的有效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使得整个宇宙里的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
这种情况对于可以和外界交换能量的系统来说,影响不大。
但对于宇宙这种独立系统来说,就等于宇宙的死亡。
也就是说,这个小宇宙的寿命也就只有200年,至于200年后,达到热寂状态后,这个小宇宙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对于身处小宇宙里的科研人员来说,他们能够在小宇宙里待的时间也不会超过3个月。
因为在3个月后,小宇宙里的光子数量将会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同时这里的温度也会超过科研人员所能够承受的极限。
要知道能量体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大约在100万-1000万之间。
由此可见,这个小宇宙之后的温度提升会有多快。
所以科研人员必须在小宇宙温度提升到承受极限之前就完成之前预定的研究工作。
当然,赵小侯也没有袖手旁观,加入了进去。
实际上,没到3个月时间,赵小侯带人撤离了小宇宙。
虽说该收集的数据,该研究的一些东西并没有完成,但这并不要紧。
小宇宙制造器也不是一次性的设备。
在赵小侯等人撤离之后,小宇宙制造器也通过那条宇宙通道撤离了小宇宙。
但在小宇宙制造器撤离小宇宙之后,那条宇宙通道就在很短时间内自行关闭了。
这也就等于那个小宇宙从此彻底断开了和本宇宙之间的联系。
好吧,这也等于让本宇宙永远失去了dmbS0017恒星系这块质量。
对此,赵小侯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太舒服的。
但这不要紧,他很快就选定了第二个实验地点,dmbS0018恒星系。
嗯,这个恒星系距离之前的dmbS0017恒星系大约只有0.9光年。
没多久时间,舰队就跳跃到了dmbS0018恒星系附近,然后按照惯例对四周区域再度进行清理。
要说这个dmbS0018恒星系和dmbS0017恒星系之间有诸多不同,但最大的不同就是dmbS0018恒星系里已经有生命诞生了。
这也是为啥赵小侯会选择dmbS0018恒星系作为第二个实验场所的主要原因。
那就是看看本宇宙诞生的生命会不会在小宇宙切割时出现什么影响和变化。
诞生了生命的行星乃是dmbS0018恒星系里第三颗行星,其乃是一颗岩质行星。
其上的生命已经进化到了外骨骼时期,在这颗行星的海洋里到处都是类似于菊石,鹦鹉螺等等之类拥有坚硬外壳的海洋生物。
而在陆地上则是长满了极为高大的裸子乔木,大气里的氧气含量很高,因而随处可见巨大的昆虫类生物。
将dmbS0018恒星系的数据信息采集一番之后,小宇宙制造器就熟门熟路的飞到了恒星不远处,然后便开始蓄能。
照例六个多小时的蓄能结束之后,就是一道道光束飞出,然后形成光幕将整个dmbS0018恒星系包裹起来。
等到整个恒星系随之消失,小宇宙制造器传回信号之后,接下来就是开启宇宙通道,然后派遣无人机进入勘察情况。
等到赵小侯等人进入之后,照例就是分散开来展开科研,将dmbS0017恒星系里没有完成的研究继续完成。
当然,dmbS0018恒星系较之dmbS0017恒星系大不了多少。
其在半独立成为小宇宙之后,等待热寂终结的时间大概需要260多年。
因而这次赵小侯等人在里面研究的时间也延长了一些,至少达到了3个月以上。
等到里面温度提升到大家待不住的时候,赵小侯方才带人撤离。
不过这次撤离之后,小宇宙制造器就必须进行一次大修了。
毕竟小宇宙制造器本身就是初号机,连续两次小宇宙制造实验对其的磨损还是很大的。
更何况,两次实验之后,其本身携带的反物质已经消耗殆尽,是需要补充的。
除此之外,赵小侯等人还需要趁着大修的时候,根据之前两次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对其进行一番改造升级。
小宇宙制造器的大修,改进,乃至于从银河系运输反物质过来,这一切用了6个月时间。
不过话说回来,经过改造升级的小宇宙制造器,其能够切割出的宇宙空间体积较之以前提升了180%不止。
在这之后,赵小侯利用小宇宙制造器在大麦哲伦星系进行了28次实验。
这前前后后也让大麦哲伦星系损失掉了30个恒星系。
当然,这么三十个恒星系对大麦哲伦星系来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沧海一粟罢了。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在之后的2年时间里,这台小宇宙制造器又将48个恒星系变成了半独立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