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解,李浮生知道了,修仙的入门功法并不稀缺,甚至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经李浮生推断许是因为修仙界之人都知道修仙之事,入门功法并不稀缺。
李浮生站在城中最大商铺门前,仰头望着鎏金牌匾。
据说锻基层次的修炼法门都能在这里找到——只要出得起价钱。
推门而入,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檀香。
店内陈设典雅,四壁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式玉简、竹册。
一个青衣小厮迎上来,恭敬地问道:\"客人需要什么类型的功法?\"
\"入门级的即可。\"李浮生答道。
小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恢复职业性的微笑:\"请随我来。\"
他们来到一层最里面的一个书架前,小厮指着最下层说:\"这些都是基础功法,《纳灵诀》《聚气经》《引元功》,每部只要十两银子。\"
李浮生拿起《纳灵诀》,随口问道:\"有功法就能修炼吗?\"
\"仙师说笑了。\"小厮笑道,\"还得有灵根才行。”
“若无灵根,再好的功法也是白搭。\"
\"如何知道有无灵根?\"
\"本店二楼就有测根石,测试一次二十两银子。\"
测根室很简朴,正中摆着一块半人高的青色玉石,表面光滑如镜。
负责测试的老者示意李浮生将双手贴在石面上。
\"静心凝神,什么都不要想。\"老者嘱咐道。
李浮生照做。
起初什么感觉都没有,渐渐地,玉石内部泛起微光。
先是淡淡地金色,随后又透出些许绿色、蓝色、红色和褐色,五种光晕交织在一起,如同水中的颜料般缓缓流动。
老者盯着测根石看了半晌,表情有些复杂:\"五系杂灵根,金、木、水、或、土属性都有,资质...下等。\"
李浮生神色平静,似乎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
李浮生付了测试费。
小厮在旁边欲言又止,见李浮生仍要购买修炼功法,忍不住劝说道:“客人还是没必要再修仙了,从没听说过五系杂灵根还能修炼的。”
李浮生只是淡淡地说道:“无妨。”
李浮生买了《纳灵诀》,回到客栈开始尝试修炼。
小厮看着李浮生买了修炼功法离开的身影,叹息道:“又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
回去的路上。李浮生想道:“果然跟前世看的大部分小说一样,是五系杂灵根。”
“不过也无妨,长生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不奢望鱼与熊掌兼得。”
“只要不是完全不能修炼,慢一点也没关系。”
按照功法所述,他盘坐床上,五心朝天,尝试感应天地灵气。
刚尝试就隐约察觉到空气中有些许微凉的气息流动。
倒是与所了解的不太一样,后来李浮生猜测应当是心静的缘故。
当他尝试引导这些气息进入体内时,却像是用手捧水,十成中漏了九成五。
\"看来这就是五系杂灵根的局限了。\"李浮生并不气馁。
他早就从书中了解到,单灵根者感应和吸收灵气的效率最高,灵根越杂,修炼速度就越慢。
李浮生并没有像其他初入仙途的修士那样闭门苦修。
清晨修炼两个时辰后,他依然会像在凡界时一样,游走于市井之间,观察众生百态。
集市的茶楼成了他常去的地方。
二楼靠窗的位置,一壶清茶,几样点心,就能坐上一整天。
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集市,形形色色的人物尽收眼底。
店小二已经习惯了这个总是点一壶清茶,然后静静坐上一整天的奇怪客人。
\"客人,您的茶。\"小二放下茶盏,忍不住多嘴道,\"您这样整天坐着,不闷得慌吗?\"
李浮生摇头,目光却落在窗外一个正在与商贩讨价还价的年轻人身上:\"你看那位穿蓝衫的公子,今日必会与人起争执,最后还要赔上五两银子。\"
小二将信将疑地看过去。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那年轻人就因为货物质量问题与商贩吵了起来,最后在巡逻衙役的调解下,不得不赔偿了事。
\"神了!\"小二瞪大眼睛,\"您怎么知道的?\"
李浮生不语。
李浮生坐在茶楼的老位置上,手中茶盏升起袅袅热气。
他的目光落在集市中央一个正在挑选灵药的淬体境修士身上。
那是个中年模样的男子,腰间配着一柄青锋剑,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傲气。
\"这位修士今日会与人起冲突,\"李浮生轻声自语,\"起因是一株被错认的灵草,最终会赔上三块次品灵石。\"
话音刚落,就见那修士一把抓住旁边摊主的衣领,怒喝道:\"你敢拿假货骗我?这根本不是百年灵参!\"
事情的发展与李浮生预言的丝毫不差,当那淬体境修士愤然离去。
李浮生笑而不语。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的预测能力越发精进了。
现在,只要目标在他的\"了解范围\"内,他几乎能像读一本书一样,清晰地\"看\"到对方的命运轨迹。
这种能力有几个关键限制:
范围限制:只有在李浮生熟悉的环境中才能生效。
比如在这座他生活了三个月的城池,集市、街道、茶馆,这些他每日观察的地方,预知就异常精准。
但一旦目标离开他的认知范围,预测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环境限制:在凡界时,因为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即使目标暂时离开视线,他也能根据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做出预测。
但修仙界变数太多——可能突然出现一个高阶修士,可能爆发一场争斗,甚至可能天降异宝——这些都超出了他的预知范围。
干扰因素:最有趣的是\"局外人效应\"。
李浮生发现,即使目标一直在他熟悉的环境中活动,一旦有\"局外人\"(即来自他认知范围之外的人)介入,原本清晰的命运轨迹就会突然变得扑朔迷离。
一个月前,李浮生就见证过这样的例子。
他准确预测了一个商队护卫三天内的所有行动,直到第四天,一个从未在城中出现过的淬体境修士突然造访,一切预测都成了空谈。
\"命运就像一张网,\"李浮生在笔记中写道,\"我能看清自己所在的那一小片,但整张网的颤动,依然会影响到每一根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