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此,向波也大大方方道:
“还是你们六个厉害,从边关到京城,一路都听着你们的功绩过来的!”
“要是没有三弓床弩和那些火器,战事估计还得拖个一两年!”
“三十六计,多谢!”周年冷峻的面容,露出一丝感激之色,看向众人。
当年周年上战场,临行前,得了苏润他们弄出的《三十六计》。
周年和向波在前往边关的路上,就将那些计策钻研了个七七八八。
两人年纪轻轻,能从一众将士中脱颖而出,除了武艺,更多就是因为两人熟谙兵法谋略。
甚至他们还因此书,而破例被镇国大将军荀洛召去讲解兵法。
用向波的话说:
“波当时手都是抖的!”
梁玉傻愣愣接话:
“子墨你胆子这么小?见到大将军吓到手抖?”
向波当场表演笑容消失术,极力辩解:
“那是激动!激动你明白吗?!”
要不是在皇宫,向波铁定撸袖子了。
梁玉很有眼色地连连点头:
“哦哦哦、明白、明白!玉信就是了!”
反正好友平平安安回来,手抖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就不重要了。
向波和梁玉互啄,苏润则是笑着对周年道:
“能派上用场就好!”
众人说说笑笑,话题很快回转到了当年府学的青涩时光。
时过境迁,再提到当初的瞒天过海之计,向波难得有些懊悔:
“以前总跟我爹对着干,现在虽然也不后悔吧,但每次大战过后,擦拭刀剑的时候,总觉得不孝。”
他爹给他找了条最安稳的路,但他却上了战场,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
“这一从军,亲也不好成了。”
“要是有个万一,耽误人家姑娘一辈子守寡,多缺德啊。”
说起当年,梁玉也笑呵呵地说起向波在自己算学考试的时候来捣乱,说要赔他算学题,帮他核算数据,结果最后反而从他那里拿走了算学笔记的事情。
“啊?有这事?”向波惊讶道。
他怎么记得他在府学读书的时候很是君子?
怎么会干这事?
近三年过去,许多事情都湮没在时光中。
别说向波了,连苏润、司彦他们一时都没想起来这事。
还是周年及时提醒:
“两年前,你们逃课,子墨带着我们去看热闹,不小心打断了璨之解题思路。”
为此,不仅被叶卓然扔了毛笔,还差点被苏润抡一砚台。
向波一拍脑门,想起来了:
“对!当时波说请你去天然居赔罪,你还给波吃了个闭门羹!”
“波离京前找个机会,把那顿饭给璨之补上。”
他们护送使者来京,也得再把他们送回边关,相聚的日子没有多少了。
梁玉本想点头,但想到昔日同窗连亲都不能成,两三年都不能回家,怪惨的,便改了主意:
“算了,玉不用你花自己的卖命钱请玉吃饭,良心会痛。”
“还是玉花爹爹的钱,请你去百货商楼吃顿好的吧!”
向波的军饷都是卖命卖来的,还没多少。
相比之下,梁父赚钱的危险系数的确低很多。
而且百货商楼是苏、梁两家合营。
不同于苏家三兄弟分账,梁父就梁玉一个儿子,赚多少不都是给他的?
至于梁玉的俸禄?
额……连零花钱都不够。
闻言,向波眉头拧成两只毛毛虫:
“那花令尊的钱,你良心就不痛了?”
梁玉坦然回应:
“爹爹的钱没那么多血汗,玉花起来不心疼。”
“子墨想吃什么,可以随便点,玉请客、玉付钱。”
这熟悉的操作,听的苏润汗颜:
璨之在坑爹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啊!
向波深受启发:
“这么想来,波突然觉得,自己没那么不孝。”
至少他不坑爹不是?
众人刚叙完旧,鸿胪寺卿薛韬就来催百官列队,前往太和殿大典了。
王公百官按照品级有序列队,于太和殿外,对着熙和帝行三跪九叩礼。
待礼部献上贺表后,熙和帝颁布恩诏,大赦天下,并将今年的秋税减免了两成。
对此,苏润由衷感慨:
他这岳父的确不是苛责百姓的君王。
不管是出于什么想法减税,至少,百姓是真的获利。
大典结束后,熙和帝移驾含元殿,宴请群臣,并接见外使。
含元殿自然坐不下这么多人,故皇室宗亲、外使、三品及以上的官员,都在含元殿内用膳,四品、五品在殿外丹墀,六品及以下,则沦落到午门外用饭。
不同品级的菜品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熙和帝菜品最多,有九十九道,而最末的七品小官只有四道菜。
赵婉还没嫁过来,苏润就已经提前享受了驸马的待遇。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他离开队列,进了含元殿。
好处是可以在前列欣赏歌舞,而且能吃到四十五道菜品。
比起四品官只能吃二十一道菜品,选择多了一倍。
坏处就是满殿紫色官服中,唯一火红的苏润,一举一动格外亮眼。
苏润也不在意,自顾自坐到赵翊身边。
教坊司奏起乐器,苏润欣赏着歌舞,老老实实吃饭。
跟着,就到了进献寿礼的环节。
谢天恩悄悄进殿,将玉泉六子的贺寿礼交给苏润,然后站在他身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着外使发难。
果然,苏润刚把寿礼拿到手,诸夷就憋不住了。
不等鸿胪寺卿宣读流程,膝盖还没完全养好的大蕃十三王子阿史那·贺逻,便一身戎装,站到殿中间,右手轻捶左胸,行大蕃礼节:
“本王子代父汗,向大炎陛下,送上寿礼!”
“此物乃大炎先祖百年前,遗落在我大蕃的一柄随身利刃,名唤烈焰。”
听到这话,不少朝臣眸光微变,连熙和帝都微微睁大了眼睛。
大炎开国皇帝没能一统天下,就是在与大蕃作战的时候,中计重伤而归,连佩剑烈焰都遗失了。
后人虽然猜测此剑可能落在大蕃手中,但碍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寻回。
此时,听贺逻这么说,熙和帝难掩激动。
但想到大蕃来意,他按捺心绪,稳坐龙椅,静等贺逻下文。
果然,贺逻没有第一时间献上礼物,反而嚣张道:
“听闻大炎人才辈出,本王子这两日恰好遇到一难题,想请你们指教一二。”
“若答得出本王子的题目,烈焰原样奉还,若答不出,也请大炎将我们的人还回来。”
熙和帝不悲不喜,抬手示意贺逻继续。
只听贺逻得意洋洋地问:
“传说有一五味汤,同一碗汤,五个人可以品尝出五种味道,不知大炎可藏有此汤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