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沅珊看着那些消息,心里说不出的感慨。
半晌,她拿起手机,给易喆发了条消息:
【喂,易喆。】
【咱们,似乎真的做了件有意义的事。】
那边回复很快:
【所以,要奖励我亲亲吗?】
谢沅珊盯着屏幕,忍不住笑了。
又骂了句:“幼稚。”
但心里,暖得不行。
……
晚上十点。
沅珊娱乐召开小型发布会。
会议室里灯光柔和,窗外是江南夜色,水汽氤氲。
谢沅珊穿着剪裁利落的黑西装,踩着细高跟走上台。
她站定,扫了一眼台下媒体和合作方代表。
嗓音干脆利落:
“感谢大家的支持。”
“《昼夜同行》收官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她顿了顿,眼神冷静又坚定:
“从今天起,沅珊娱乐正式启动‘城市文艺共建计划’。”
“未来一年,将联合各地文化场所,开设‘文艺微光计划’。”
“用项目制综艺,挑选新人。”
“给声音机会,也给文字空间。”
台下掌声雷动。
……
易喆坐在第一排,懒洋洋靠着椅背,看着台上那道又冷又飒的身影,笑得温温的。
他知道——
别人看到的是谢总,是霸气总裁。
而他看到的,是沅珊。
是那个回到家会小声问他“今天好看吗”的小姑娘。
……
发布会结束后。
夜色很深了。
谢沅珊脱下高跟鞋,换了双平底鞋,手里拎着奖杯,走到门口。
易喆一手揣兜,一手拎着她外套,等在门外。
她一看到他,眼睛微微弯起。
轻轻快步走过去,把头靠在他肩上。
低低道:
“易喆。”
“以后,我们还要一起点更多的灯。”
易喆低头笑了,伸手揽住她,轻声应:
“嗯。”
“把整个世界,都点亮。”
谢沅珊靠在易喆怀里,静静听着他心跳的声音。
谁也没说话。
风吹过,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像是未来的路。
也像是,昼夜交错的光。
……
三天后。
《文声计划》正式立项。
江南市文化局亲自发了红头文件,批准场地、开放资源。
平台高层直接拍板:单独开辟一个文艺频道,专门为《文声计划》服务。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又亢奋。
易喆穿着灰色卫衣,靠在座位上,慢条斯理地翻着手里的资料。
沅珊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装,气场强得让人喘不过气。
制作人小高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开口:
“山南老师……这次,您真的要亲自做导师?”
“还要兼制作人?”
易喆头也不抬,懒洋洋地应了一声:
“嗯。”
小高急了:“可咱们这节目,没流量明星,没资本背景,全是野路子原创歌手……平台那边怕是压不住啊。”
话音一落,全场一片寂静。
谢沅珊抬眸,眼神又冷又利。
她慢条斯理地敲了敲桌面,声音清清冷冷:
“我们选的,不是当下的热搜体。”
“是未来的音乐种子。”
制作组齐刷刷抬头。
谢总的气场,强得让人不敢眨眼。
易喆这才慢悠悠合上资料,笑了笑,语气温和却坚定:
“对。”
“没有流量,不代表没有力量。”
“我们做的是,给声音一个机会,也给文字一块土壤。”
“剩下的——”
他挑了挑眉,“就交给时间了。”
空气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然后。
啪的一声。
小高第一个拍桌子站起来:
“干了!”
……
当天晚上。
《文声计划》官宣海报正式发布。
黑底白字。
只有短短一句话:
【让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年轻人,也能被听见。】
署名——
主理人:山南。
联合出品人:谢沅珊。
弹幕瞬间爆炸:
【救命……主理人居然是山南!】
【谢总亲自出手了,真的假的啊?!】
【这配置,怕是要炸啊兄弟们!】
【终于有一档,不看脸不看咖位,只看作品的节目了!】
#文声计划#
#山南谢沅珊再度联手#
#文艺复兴从这里开始#
热搜直接顶到第一!
……
录制前一周。
沅珊娱乐楼下。
一大早,报名的原创音乐人就排成了长龙。
小高拿着报名表,一边走一边头大得不行。
“谢总,山南老师!”
“这报名人数,超预期五倍了!”
“怎么办?”
谢沅珊戴着墨镜,淡淡道:“加班。”
小高哑口无言。
易喆懒洋洋地跟在沅珊后头,笑眯眯:
“谁让你们不早点信我呢?”
“咱们这节目,天生带火。”
小高哭丧着脸。
哪里是天生带火?
分明是谢总砸资源,山南拼命抬名气!
但嘴上,他只敢点头哈腰:“对对对,山南老师高瞻远瞩!”
易喆笑了笑,懒得理他。
他心里清楚。
这条路,不容易。
但他们,早就选定了。
就算布满荆棘,也要踩着走过去。
……
初选那天。
江南文化艺术中心,一楼大厅。
简陋的排练室里,摆着一把木吉他,一个简单麦克风。
没有炫酷灯光,没有精修镜头。
只有实打实的作品。
来参赛的,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年轻人。
有穿着破牛仔裤的大学生。
有刚下夜班的小酒吧驻唱。
还有头发乱糟糟、拎着破琴包的街头艺人。
他们拿着手写的歌谱,拿着旧得掉皮的吉他。
站在台上。发光发热。
第一个女孩上台,嗓音有点抖:
“老师们好……我叫陈梦,是大二学生。”
她深吸一口气,弹着一把廉价吉他,唱了一首自创歌。
歌词稚嫩,但旋律很真。
唱到副歌时,声音哽了一下,但咬牙继续唱完。
台下。
易喆安静地听着。
直到她唱完,他才开口,嗓音温温的:
“写歌的人,先要自己相信自己。”
“你,很好。”
女孩瞬间红了眼眶,拼命点头。
……
第二个男生上台,外卖小哥模样,衣服还沾着油渍。
他憨憨挠头,嗓音沙哑:
“我不会什么专业乐理,就……随便写写。”
他说完,弹起了一首简单的小曲子。
歌声粗糙,却带着一种笨拙又动人的真诚。
易喆听完,没多说,只点头:
“留下来。”
……
接连三天。
排练室里,海选进行得如火如荼。
谢沅珊亲自在现场巡场。
她高跟鞋踩在旧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一身黑色风衣,气场冷得吓人。
但偶尔,看到那些年轻人唱着自己写的歌,她眼神会微微软下来。
沅珊知道。
他们选中的,是未来。
不是流量,不是话题。
是,一颗颗小小的,炽热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