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若曦回想与楚峰交锋的种种。
每每皆落于下风,越想越觉憋屈。
她胸中怒气翻涌,竟一口气没顺过来,晕厥过去。
魏志成慌忙拨打急救电话,将南若曦送往医院。
与此同时,楚峰与古玲告别后,驱车返回鉴古斋。
一踏进店门,便见小泉悠哉地倚坐在椅上,身旁摆放着三幅画卷,似在静候他的归来。
小泉见楚峰,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笑意:“楚先生,咱们又见面了!”
“哈哈,小泉先生,请坐!”楚峰热情招呼。
“这次拜访有何贵干?”
他心中已猜到小泉多半为那幅《关公骑射图》而来,却不动声色,开口询问。
小泉也不绕弯,直言道:“自然是为了上次那幅画。”
他顿了顿,试探问道:“楚先生,那画《关公骑射图》没有出手吧?”
“尚未。”楚峰语气带笑。
“小泉先生可是为我找到了买家?”
小泉眼中一亮,点头道:“正是!我联系了一位收藏家,他叫藤野先生,给他看过照片,他对《关公骑射图》颇为心动。”
楚峰故作惊喜:“哦?这么说,600万的价格对方同意了?”
小泉闻言,笑容微滞,略一斟酌后道:“楚先生,600万并不算高,只是买家提出换一种交易方式。”
楚峰饶有兴趣:“哦?何种方式?”
“以画换画!”小泉说着,指了指身旁的三幅画卷。
“这三幅皆是华夏精品,包老!这都是藤野先生多年前的收藏。
楚先生不妨一观,若有中意的,咱们再细谈。”
楚峰眼中闪过好奇,点头道:“好,我先看看。”
他轻轻展开第一幅画卷。
这是一幅绢本花鸟画,长约一米,宽仅六厘米,画中几只麻雀栖于枯枝,姿态生动。
画卷因年代久远,色泽略显褪淡,边角还有虫蛀痕迹,这显然没有保护好。
然而,落款赫然是“黄居寀”。
楚峰细细端详,沉声道:“小泉先生,这应是宋代黄居寀的作品吧?”
小泉忙点头,热情介绍:“正是!此画以麻雀动态与枯枝构图见长,笔法精妙,意境深远,蕴含道家清净无为之韵。更有宋徽宗的收藏印,实乃难得珍品!”
楚峰却微微摇头:“画虽精妙,确为黄居寀真迹,但他名气一般,其画作拍卖价格很低,多在百万以内,价格要远低于《关公骑射图》。”
小泉并不气馁,笑着摆手:“楚先生莫急,还有两幅,咱们继续看!”
于是,楚峰展开第二幅画。
这画仿若手稿,画纸皱巴巴的如同揉过的废纸,又被小心铺平,颇显沧桑。
楚峰一眼辨出,这宣纸有些年代,是清代宣纸。
画中只有一只小鸡昂首立于岩石,姿态傲然。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画中小鸡的眼神,翻着白眼,透着一股冷淡与轻蔑一切的样子。
这画风让楚峰即刻联想到八大山人。
若真是八大山人的话,那可价值不菲,最少要上千万了,他的画在拍卖会上很受追捧。
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明代皇族,贵为王爷。
明亡后,他遁入空门,借花鸟鱼虫表达心境。
其画风极简,寥寥数笔勾勒出深邃意境,尤以白眼动物为标志,隐含对世俗的嘲讽。
这幅画仅绘小鸡与岩石,其余留白,墨色不过画纸十分之一,极合八大山人风格。
然而,落款却写着“八大山人”四字,笔迹生硬,未连成一气。
这与八大山人惯常的二字相连风格大相径庭。
人们常常把八大山人的落款看成:笑之,而这幅的签名却中规中矩,于八大山人的落款出入很大。
楚峰不动声色,佯装疑惑:“小泉先生,这画是?”
小泉自信道:“八大山人之作,楚先生难道看不出?”
楚峰故作沉吟:“画风有些相似,但落款似有瑕疵,少了些韵味。”
他心中已断定此画为仿品。
应该是樱花国画师所作,技艺不俗,却在落款上露了破绽。
小泉忙解释:“或许是八大山人早期之作,落款尚未定型?”
楚峰暗笑,若真品,怎会辗转至小泉手中?
若是真品,对方口中的藤野先生恐怕不会拿过来。
前两幅画保存的一般。
楚峰心道:小泉口中的藤野先生看来没有在字画收藏上下很大功夫。
但他并未点破,缓缓展开第三幅画卷。
此画名为《云雾山水图》,是一幅长卷山水。
楚峰整体一看,颇为亮眼。
这幅画气韵不俗。
楚峰缓缓展开,画面以“三段式”平远构图。
近景为山石垒成的坡岸,三五株枯树斜立,枝干以蟹爪法勾勒,叶点稀疏,透出秋意萧瑟;
中景留白,浩渺湖面仅以淡墨轻扫波纹,云雾自水面升腾,与远山相融;
远景低缓山峦以折带皴法干擦,山脊线条方硬清冷,峰顶隐于薄雾,若隐若现。
画右侧一孤亭半掩于疏林,亭中空无一人,仅余一席空榻,意境幽远。
落款处字迹模糊,仅辨“林子”二字。
楚峰凝神细看,心中微动,随即开启透视之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小泉先生,这画有何来历?”楚峰不动声色地问。
小泉略显神秘:“据藤野先生所言,此画出自元代画家之手,曾藏于清朝皇宫,后辗转流入樱花国,乃稀世名作。”
楚峰皱眉:“元代似乎没有姓林的大画家吧?”
小泉不慌不忙,说出了一种可能性:“或许是隐名大家,或某名家曾用别号。就像某些名家以别号落款。”
楚峰笑了笑,不再多看,隐藏着内心的激动。
他默默暗道:一定将这幅画弄到手。
“楚先生,怎么样?这三幅画你喜欢哪一个?”小泉询问。
“一幅?那一幅都比不上我手里的这幅。”楚峰摇头。
小泉见楚峰语气坚定,便说道:“藤野先生说过,你可以用那幅画换其中的两幅。楚先生,要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