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管得严
天亮后楚言才睡得安稳点。
再睁眼时,已是将近中午,她伸手摸了摸,摸到一片温暖的肌肤触感,才努力睁开眼。
身上轻快不少,但还是觉得好累。
楚言伸手去戳苏锦辞的脸,一探出被褥,便觉肌肤一片凉意,才发觉身上衣物没了。
再一看,苏锦辞亦如此。
她手指一弯,掐了掐苏锦辞的脸。
“朕昨晚对你做了什么?”
她身上有些酸痛,对昨晚睡着后的事毫无印象,总不至于病中还对苏锦辞动手动脚吧。
不至于急色到这种地步。
不至于不至于。
苏锦辞鼓起脸,故作委屈道:“你有,你做了好多,你对我这样那样,然后还……”
“还怎样呀。”楚言把手递过去,“再示范一下,朕很想知道。”
她知道,苏锦辞在跟她开玩笑。
但既然说她做过什么,不真的动手怎么行。
两人调戏打闹好一会,楚言才喘着气停下。
她面色绯红,状态很快便萎靡不振起来,看起来病还是没好。
苏锦辞仔细帮她穿好衣服,叫来林太医把脉。
“夜里果真发热起来,很不舒服,有没有什么办法让陛下今晚不发热,她都睡不好觉了。”
林太医正在收拾东西,头也不抬:“陛下昨晚出汗了吗?”
苏锦辞回想一下,摇摇头。
昨晚没出汗。
上午调闹的时候也没有。
林太医“唔”一声:“得发热时捂出汗才算能痊愈,夜里还得多麻烦昭明殿下了。”
苏锦辞若有所思。
林太医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去,他把人叫住。
“如果没发汗,哪怕是看上去精神震烁,也不算痊愈吗?”
林太医道:“陛下这次是劳累过度,加之前段时间下雨,寒气入体抵挡不住,得仔细调养,养不好,日后容易落下病根的。”
见苏锦辞面露愁容,林太医又交待了一大堆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还安慰他安心,不会有大问题。
苏锦辞脑子里只记住“调养不好会留病根”这句话,什么都不让楚言动了。
连吃饭喝水他都全部代劳,亲手喂到她嘴边。
照料得过分细致。
楚言有些哭笑不得:“朕只是病了,不是废了,喝药后已经好了非常多,你别太紧张。”
她总觉得苏锦辞好像绷着一根弦,生怕她磕着碰着。
恨不得把她变成一颗宝石,含在嘴里,以肉体仔细温养。
苏锦辞又一次将温度刚好的水喂到楚言唇边,不厌其烦:“林太医说你要多休息、多喝水,不发汗可能因为喝水喝少了,我得好好监督你。”
身体健康的楚言,可不能被他养坏了。
“左不过没事干,你念奏本给朕听吧。”楚言用下巴点了点堆积成山的奏本。
苏锦辞很严格:“不行,你得休息,不重要的事让大臣去处理,不然要他们干嘛。”
难得见苏锦辞一本正经且严肃的模样,楚言越看越觉得喜欢,要不是身子不舒服,真想把他压在床榻上亲到他投降。
“你好凶啊。”楚言实在忍不住调侃一句,“这还是温柔纯良体贴和善的昭明殿下嘛。”
“夸我也没用,我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监督你好好休息。”
云川进来,刚好听见苏锦辞这句话,硬着头皮道:“陛下,工部贺尚书和礼部裴尚书求见。”
两位重臣找人找到承乾殿来了。
估摸着不是小事。
楚言拉住苏锦辞的手晃了晃:“你瞧,人都找上门了,朕得起床去见他们。”
“手放回去,别着凉。”苏锦辞抓起楚言的手就塞回被褥里,裹了又裹,就怕漏风。
若在以前,他肯定顺势就贴上去了。
但眼下已经严格到他自己都清心寡欲。
“你在床榻上接见他们行吗?”苏锦辞又觉得不让楚言见大臣不对。
“有损朕的形象。”
“那让他们过几天再来。”
苏锦辞不干涉楚言的朝政,但牵扯到楚言本人,他突然霸道强势起来。
楚言问云川:“两位尚书一起来的?有交代是什么事吗,能不能缓两日。”
“两位尚书一同来的,没说具体的事,只特别叮嘱只有陛下知道。”
楚言眉心皱了一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你过来。”
苏锦辞乖顺地趴到楚言身边,撑着胳膊,仰头看她。
“这回是大事,朕得见他们,非常重要,拖延不得。”
楚言摸了摸苏锦辞的脑袋,一字一句咬得郑重又认真。
她耐着性子跟他解释:“且是尚需要保密的大事,事关国本,不能再让其他人知道。”
“是我也不能知道的大事吗?”
楚言一怔,她是专门瞒着苏锦辞的,晚些才能告诉他。
应该也算吧。
“是。”
苏锦辞眼里的光暗了一瞬,又恢复往常的模样,又一脸的放心不下:“我帮你把床幔放下,你别乱走,我在门外等你。”
他仔细拢好楚言肩上的衣衫,才出门,把两位等候多时的尚书叫进来。
“陛下好些了吗?”
裴铮宇见楚言坐在床榻上没下来,还拉着床幔,以为她强撑病体,不免愧疚起来。
“臣等还是过几日再来吧。”
床幔后传来楚言略显无奈的嗓音:“现在说吧,花期不等人,找到地方看好日子了吗?”
楚言无奈苏锦辞把她裹得严实,生怕她吹到风,又乐得被他管着。
但是这声无奈听在裴铮宇耳朵里,像极了与病魔斗争无果后的顽强。
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陛下带病操心国事,他更加不能懈怠。
“城外南边的海棠花快开了,臣找钦天监算过,十日后是一个良辰吉日,诸事大吉。”
十天啊,那快了。
“礼部来得及准备吗?”楚言不希望见到任何瑕疵。
听着楚言尚显气弱的声音,裴铮宇拍着胸脯保证:“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楚言点点头,隔着床幔看向贺准:“工部呢?”
一月前她特地交代工部,要在京城内重新修建一座长安宫。
“工部加班加点,京城内房屋街道清理及修缮基本完成,臣看中皇宫东南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不论位置和大小都是最适合修建新宫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