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皇帝竟然居无定所,身边的太监宫女全部作为有罪之人即将处死。
这皇帝到底还怎么当?众人纷纷看向朱慈烺,当下谁人敢收留这个祸害,那就是与燕王为敌。
将来改朝换代,那可就是首恶。想到这里,大臣们个个都不再言语,匆匆退了出去。
陈世南看着朱慈烺,心中一阵不忍,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皇上放心,没人愿意护佑皇上,老臣愿意。”
朱慈烺感动不已,躬身行礼道:“有劳太师,朕无以为报,唯有一片赤忱而已。”
陈世南欣慰一笑,两人老小相互搀扶着,缓缓走出皇宫。
李进看着二人的背影,随即吩咐下去:“太师府即日起加强戒备,皇上掉了一根头发,小心你们的脑袋!”
却说城里菜市口的行刑场,一大早就被官兵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
要处决的犯人实在太多,也就顾不得什么午时三刻的规矩了。
燕王的命令还没下达,锦衣卫协同大理寺、刑部就已经开始斩杀叛军。
由于处决的人数众多,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菜市口又是民生的重要场所,顺天府尹早早安排人在场外挖出小道。
鲜血混杂着污秽,顺着小道,源源不断地流进陶然湖。
浓烈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整整一月都未散尽。
虽是酷暑难耐的时节,可到了此地,却让人直感到后背发冷,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寒意笼罩着这片血腥之地。
京城之中,搜捕行动如一张严密的大网,持续而又猛烈地展开着。
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威风凛凛的王侯将相,以及一二品的朝廷大员,在这场风暴中,说被抓就被抓,毫无反抗之力。
无数家庭因此家破人亡,亲人生离死别,哭声与哀嚎声充斥着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
大臣们每日上朝时,心情都沉重得如同背负着千钧重担,仿佛这一去就再难与家人相见,都要与家人进行一番诀别。
而若是侥幸能够在散朝之后平安回家,却又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时刻提防着锦衣卫在夜里突然砸门,将他们从家中带走。
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让大臣们终日惶惶不安,精神高度紧张,以至于许多人白发丛生,面容憔悴,身体与心灵都疲惫不堪。
这日朝会,燕王在朝堂之上说起了一件奇闻怪事。
原来,大兴县县令发现了一头浑身雪白的白鹿。
燕王说道:“这等祥瑞的出现,乃是上天在告诫本王,要与人为善啊。从今往后,关于叛乱之事,除非是罪大恶极之人,否则皆不予追究。”
此令一下,朝堂之上顿时满堂振奋。
大臣们虽碍于朝廷礼仪,不敢高声欢呼,但那喜悦的神情却难以从脸上掩盖。大家心中的一块巨石,似乎终于落了地。
这时,吏部尚书赶忙上奏道:“臣听说,山东海丰县十日前发现一头神龟,那神龟体型巨大,如牛一般,口中还能吐出白烟。
它向着辽东方向点头三下之后,又缓缓回到了海里。”
凌卫明立刻接茬道:“哦,真有此事?这可是大大的祥瑞啊,着令免除海丰县一年赋税,以回应上天的恩赐。”
大臣们齐声高呼:“殿下圣明!”声音在朝堂中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紧接着,史可法上前奏报:“钦天监监正有报,京城东北方昨日出现七彩祥云,那祥云久久不散。
云中隐隐约约似有黄龙嘶鸣,此乃大吉之兆。
然而,却又有紫微星暗淡的情况出现,如此看来,大明气运似乎不佳。”
凌卫明皱了皱眉头,问道:“各地都是吉兆,怎么又会遇上紫微星暗淡了呢?这又该如何破解?”
此时,满堂大臣皆沉默不语。
毕竟大家都是大明的臣子,在这种时候劝进,若是将来大事不成,那可就是一场灭顶之灾,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凌卫明见无人应答,猛地一拍桌子,说道:“此事暂时搁置。昨日本王接到密报,牢中有人攀咬朝中大臣,甚至还有内阁大员牵涉其中。这事是不是要好好调查一番?”
郑集一听,心中顿时慌乱起来,连忙站出来说道:“此事绝对是罪人诬告。臣觉得如今天降祥瑞,朝廷若是对此不管不顾,必将遭至灾祸。”
史可法也附和道:“臣附议,紫微星暗淡,预示着大明气数已尽,皇帝之位也该禅让给有德之人了。”
此言一出,辽东的老部下们纷纷站了出来,齐声说道:“臣附议!”
然而,眼见还有一部分大臣没有任何动静,并未明确表态。
就在这时,李进高声喊道:“臣有本要奏。”
凌卫明看了他一眼,说道:“李爱卿,讲!”
李进从袖子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一个小本子,清了清嗓子,念道:“吏部文选司主事黄昊,有向叛军捐赠银两之嫌疑。
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刘铭官吏物资管理不当,致使部分兵器流落叛军手中。
御史钱升曾经在夜间给叛军提供饮食……”
一连串的名字从李进口中喊出,听得众人心中一惊。
而被点名的几人,早已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天抹泪地求饶。
黄昊大声喊道:“殿下,臣等知错,但绝无叛逆之心,天地可鉴啊!求殿下饶命!”
凌卫明面无表情地白眼看着几人,过了半天,才叫停李进。
然后问道:“你们是如何看待紫微星这事?”
黄昊几人连忙不迭地喊道:“祥瑞,绝对是祥瑞。
上天要皇帝换人,谁人敢不同意?我等断没有任何意见,一切听凭殿下安排。”
凌卫明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在生死面前,所谓的忠孝节悌,似乎都变得毫无意义,不过是扯淡罢了。
“我看这些谣言,锦衣卫就不要查了。这几人如此‘忠心耿耿’,就免于调查吧。”凌卫明说道。
几人一听,如获大赦,赶忙高呼:“燕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余下的大臣们见状,终于没人敢再多说半句,纷纷“扑通”一声跪下。
凌卫明看着眼前这一幕,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大家都说要推举有德之人,那就考虑民意。
内阁去征求全国臣民意见,选出那有德之人,本王将来也好辅佐之,如此,中兴大明便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