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桂和莫珺带着徒弟们吃过斋饭,在寺院里转转消食。莫珺牵着小桂的手,问了小和尚方丈在何处?他们夫妻想见见方丈,请方丈答疑解惑。
小和尚微微一笑,点头应允:“两位施主请随我来,方丈正在方丈室等候。”他领着众人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院中植有几株古柏,枝叶繁茂,遮天蔽日,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小桂和莫珺对视一眼,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畏。
进了方丈室,里面物品少得可怜,两块蒲团,一方小矮几,上面简单的茶具,一缕檀香袅袅上升,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方丈坐在蒲团上,面容慈祥,双目微闭,仿佛在冥想。听到脚步声,他缓缓睁开眼睛,微微一笑,起身迎接。
“欢迎两位施主。”方丈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如同山间的清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莫珺和小桂急忙上前,双手合十,恭敬地行礼:“方丈,我们夫妻二人带着徒弟们前来云居寺,希望能聆听方丈的教诲,答疑解惑。”
方丈微微一笑,示意他们坐下:“几位施主请坐,不必多礼。云居寺欢迎每一位虔诚的信徒。”
依言坐下,小桂心中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她知道,能见到方丈这样的高僧,是难得的机缘。
方丈端起茶具,亲自为众人斟茶。茶香四溢,让人神清气爽。他轻声说道:“几位施主远道而来,想必心中有许多疑问。请尽管说,贫僧尽力为你们解答。”
莫珺想了想,开口问道:“方丈,我们夫妻二人一直致力于医术,但总觉得心中仍有迷茫。如何才能更好地领悟佛法的真谛,让自己的修行更进一步呢?”
方丈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施主问得好。佛法的真谛,其实就在日常的生活中。修行并非只是诵经念佛,更是要将佛法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要做到心无杂念,行无挂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修行之人,首先要有一颗慈悲的心。慈悲不是简单的怜悯,而是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其次,要有一颗清净的心。在纷扰的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名利所迷惑。最后,要有一颗坚持的心。修行之路漫长而艰辛,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
小桂听后,心中豁然开朗。她轻声问道:“方丈,我们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让佛法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呢?”
方丈点了点头,说道:“佛法的实践,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对待家人要和睦相处,对待朋友要真诚相待,对待陌生人要心怀善意。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做恶事,多行善举。这样,佛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你的生活中。”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此外,修行之人还要学会放下。放下名利,放下执着,放下一切不必要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
莫珺和小桂听了方丈的教诲,心中受益匪浅。他们知道,这些话语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多吉和其他徒弟们也听得入神,纷纷点头。
最后,方丈微笑着说道:“几位施主,佛法的修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愿佛祖保佑你们,让你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莫珺和小桂再次起身,双手合十,恭敬地行礼:“多谢方丈的教诲,我们一定会铭记在心。”
方丈微微一笑,合十回礼:“阿弥陀佛,愿佛祖保佑你们。请这位女施主暂留一下。”他举手示意小桂留下。
众人离开方丈室,小桂面对方丈,满脸疑惑。方丈微笑:“这位女施主,你的问题还没解答,怎么就要走了呢?”小桂羞赧地低头:“师父厉害,那末学所求之事,到底是否有结果呢?”
她其实就是想问问自己是花妖,到底能否给夫君莫珺生孩子。她不忍心看到莫珺没有孩子,也不忍心打击他。小桂轻声说道:“师父,我……我其实想知道,我能否为夫君生下孩子。我怕……怕让他失望。”
方丈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慈悲。他轻声说道:“女施主,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你的担忧,佛祖早已知晓。”他微微闭目,片刻后睁开眼睛,轻声念了一个偈子: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小桂心中一震,反复咀嚼着这句偈子。她猜测这是有戏?心中放松了许多,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她恭敬地冲方丈行礼:“多谢师父指点,弟子明白了。”
方丈微微点头,合十回礼:“阿弥陀佛,愿女施主心怀慈悲,行善积德,自然会有善果。”
小桂恭敬地退出方丈室,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她快步走到莫珺身边,莫珺见她脸上带着笑容,心中好奇:“方丈都和你说了什么?”
小桂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师父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只要我们行善积德,自然会有善果。师父还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莫珺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原来如此,师父的话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只要我们心怀善念,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小桂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感激方丈的指点。她知道,方丈的话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但却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希望。她相信,只要自己和莫珺心怀善念,行善积德,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莫珺见小桂脸上带着笑容,心中也多了几分安心。他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说道:“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结果。”
小桂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柔情:“是啊,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结果。”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他们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只要彼此相伴,就一定能走过。
辞别云居寺,一行人继续向京城前行。经过简单的休整,一行人又精神满满地前进着。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带来一丝温暖,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莫珺和小桂并肩而行,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徒弟们,眼中满是慈爱。
到了暮色西沉的时候,终于进了京城的南门。多吉、格桑、朗杰、桑杰、巴桑、多仁、卓玛,全都是第一次见到京城,睁着大眼睛,都看不够。看到繁华的都城,人来人往的城门口,执甲站岗的武士,林林总总的店铺,他们的眼中满是新奇和兴奋。
多吉忍不住感叹:“京城果然是繁华之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看着那些穿着各色衣裳的行人,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向往。
格桑则被城门口的武士吸引住了。那些武士身着铠甲,手持长矛,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守护着京城的安宁。格桑低声对多吉说道:“看那些武士,多么威风啊。要是我也能成为那样的武士,守护一方安宁,该有多好。”
多吉微微一笑,拍了拍格桑的肩膀:“你已经是一名出色的修行者了,守护佛法,也是守护一方安宁。”
朗杰则被街边的店铺吸引住了。店铺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精美的瓷器、华丽的绸缎、香喷喷的糕点,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他忍不住凑过去,好奇地打量着每一样东西。
“看,这些瓷器多么精美啊。”朗杰指着一家瓷器店里的瓷器,眼中满是赞叹。
桑杰则被街边的热闹景象吸引住了。他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听着街边小贩的叫卖声,心中充满了新奇。他低声对朗杰说道:“这里的人真多啊,和我们平时生活的村子完全不一样。”
巴桑则被街边的糕点吸引住了。他看着那些香喷喷的糕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轻声说道:“这些糕点看起来真好吃,我好想尝一尝。”
多仁则被街边的杂耍吸引住了。一群艺人正在表演杂技,他们身手敏捷,动作娴熟,引得围观的人群阵阵喝彩。多仁看得目不转睛,心中不禁生出几分羡慕。
卓玛则被街边的绸缎吸引住了。她看着那些华丽的绸缎,眼中满是向往。她轻声说道:“这些绸缎真美,要是能有一块这样的绸缎做衣服,该有多好。”
莫珺和小桂看着徒弟们兴奋的样子,心中不禁感到欣慰。他们知道,这些徒弟们都是第一次来到京城,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他们轻声说道:“大家别光顾着看,注意脚下,小心别走散了。”
徒弟们听了,纷纷点头,紧紧跟在莫珺和小桂的身后。他们虽然心中充满了新奇,但也不敢走得太远,生怕走丢了。
一行人沿着街道缓缓前行,看着两边的店铺和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他们知道,京城的繁华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相信,只要心怀善念,行善积德,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莫珺轻声说道:“大家别光顾着看,我们还要赶回莫府。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再慢慢逛。”
徒弟们听了,纷纷点头,虽然心中不舍,但也不敢耽误行程。他们跟着莫珺和小桂,继续前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