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姑娘第一个挖出完整的薯蓣根,这下其他人也不纠结了,全都围过来“欣赏评判”几句。
宋丹霞选的位置好,常年采药,她判断起这些很是简单。长约一尺、略有弯曲、麻点根须遍布的一根——烧火棍。
小枣拿在手里掂了掂,照葫芦画瓢似的拿它当武器比划,结果被亲弟弟无情嘲笑才作罢。
手指头粗细的薯蓣让其他人很满意,除了絮儿。
小姑娘环胸皱眉,撇嘴不语。这不行啊,算下来还是亏的。
她并不觉得自己是个不知足的人,对于很多东西,她总有新奇想法想要去折腾。
这一点她跟老丁叔很像,所以关于种花种草,栽苗栽豆,叔侄俩更愿意凑在一起琢磨这些。
有了新想法,絮儿便拿上农具找丁果盛。
“丁叔,商量一下明年种薯蓣的事怎么样?”
丁果盛很喜欢这个侄女。絮儿对土地的态度,以及她的踏实勤劳,都是他想让自己女儿学习的。可惜啊,自家那个就是个贪吃跳脱的假小子,不给他闯祸就已经不错了。
小老头笑眯眯让出位置,朱丰识趣地换到旁边位置,不过也就隔了一臂多远。叔侄俩说的东西,他也是感兴趣的呀。
“丁叔,薯蓣产量高,明年翻倍种植你看怎样?”
“要我的想法啊,开荒地全用来种这个都行,方便,省心,最主要的是好吃。”
丁果盛在关屯这两年开荒,牙口不怎好,他总笑着跟人说,变成老汉不过是眨眼的事。
贫苦农户家,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生活仿若压在他们后背上的大山,弯腰驼背步履蹒跚。抬头看前路时,不知不觉额头便出现横纹。
薯蓣绵软,他挑不出什么不好来。
朱丰支棱着耳朵,余光下意识瞄一眼絮儿。
少女没有多思考,当下否定道:
“那太冒险。禾谷不丰是因为少雨多虫。万一明年多涝,这种泡在土里的收成岂不是白搭了么?”
朱丰赞同点点头,丁果盛这时笑得满脸褶子。
“你这丫头就是稳当,我呀,就怕你被现在的收成迷了眼。靠天靠地的人呐,任何一步都不能含糊。”
絮儿停下故意板起脸道:
“丁叔,你我相识多少年了?竟然还来考我?”
丁果盛嘿嘿笑得憨厚,之后正色说起薯蓣的事。
絮儿不只是想扩大种植范围,还想占用一点好田试试。
“坡地两年是这个产量,沙土地呢?黏土又是什么样?正常田里的壤土会不会更好?反正种子多的是,我看指甲盖大的薯蓣豆也能发芽,就算糟蹋一把,我也不心疼。”
丁果盛听着絮儿所说,时不时点点头,嗯上几声。
老祖传下来的经验,也是多少辈人尝试出来的。后辈若是只会捡现成的,那不是活成傻子了?
“等入冬时候闲了,带上朱丰和金元,圈出来几块地做记号,来年开春就这么办。”
除此之外,丁果盛还提议尝试用一点薄肥。庄稼哪有不喜肥的?肥不够用就再想办法。
其实丁果盛也是个爱赌的,由春三月开始,到深秋收获时方知结果。
第一年采挖薯蓣,很多人对这种东西不熟悉,所以下手没什么技巧。伤的断的居多,完整的大部分出自宋丹霞和庆七之手。
当然直如尺的没多少,奇形怪状的薯蓣根是为了适应土层之下的岩石。
人们对薯蓣还感觉到新鲜,所以出现个像牛像手像人的薯蓣根,一群人是愿意讨论几句的。
絮儿带人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而远在松县县城的孟长义,带领昔日军中同袍,再次置身战争之中。
当年关山军面对的是敌寇,是正义之师,护卫身后万千百姓。
如今孟长义等人却站在关山军对面,要战的是旧日同伴,以及县城中的各处流寇山匪。
崔景有孟长义带人相助,又得薛家兄弟支持,很快稳住松县形势。在一众谋士提议下,日夜不停加固城墙,建各样防御工事。
在松县与定县之间,钱有竟然聚集了近两千人,占领一处险要地势囤粮纳人。
乱世打家劫舍,好过盛世劫富济贫。钱有得手段虽然狠辣,但不碰良善人家。
耿秋护送冯安骨灰,凭借一身孤勇,硬是为他干爹蹚出一条归家路。
冯安离家时还是壮年,再归来时只剩一个陶罐。岁月碾过,旧人不在。耿秋多方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冯安的侄子。
战乱导致亲戚离散,耿秋终究晚了一步,冯安的亲子已经逃难去了。音信难通,冯安的侄子也不知道他们去了何处。
“想不到干爹用一二十年,还是没能护住他的家人安好。”
那冯安的侄子亦显出老态,拍着耿秋的肩膀叹道:
“兄弟啊,已是胜过多少人家了。前些年还有人送银钱回来,我那弟媳拉扯着孩子们,好歹活着安顿他们个个成家。
操劳半辈子,有个病痛再正常不过。再说我叔叔,能有一捧骨灰送回来,太难得!”
别管什么吉日不吉日的,选个风和日丽的时候,冯安的侄子找了族亲和邻人帮忙,冯安的骨灰入了祖坟。
对于耿秋这个干亲,冯家说不出的感激和亲近。只是日子不好过,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作为谢礼。
耿秋住了两日,干爹能入土为安,他心事已了,是回家的时候了。临走时,他拒绝了冯家给的银钱衣裳,只收下一双鞋,一包干粮。
大山里有他惦记的人,这条路太远,将来若是有钱,耿秋想买一匹老马,每年来祭拜干爹就好。
冯家的人不舍相送,其一是感恩于人家的道义交情,其二呢,现在到处都在闹战乱,耿秋好啊,留下来护卫一家子多好。
可惜啊,虽知耿秋是孤儿,他们留不住人呢。
薯蓣豆一部分晒干,一部分埋入沙土,所有人都希望这些东西能尽量保存久一些。
带伤的薯蓣开始变色发黑,可是让巧织心疼得睡不着。宋丹霞和陈巧织一起商量出个办法,将那些挖坏的切片晒干,完整的收到石窖里,放在通风阴凉处观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