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的五天连续剧#】
【你的手好小。】
【你怎么比我白这么多啊?】
【你的骨架也好小啊。】
【你身上也好香啊。】
【你真的好可爱啊。】
【来比一下手掌。】
【要去我家看电影吗?】
【真的只看电影吗?】
【要喝酒吗?我刚好刚才买了串。】
【没啥度数,自己酿的。】
【喝多睡我这就行了。】
【你睡卧室,我睡客厅。】
【外面太冷了。】
【我一个人睡不着。】
【我就抱抱。】
【真的吗?】
【我就蹭蹭不进去。】
【你亲亲它。】
【宝宝你上来吧。】
【舒不舒服?】
【叫爸爸!】
【我第一次对女生这样子。】
【一只手肯定数的过来。】
【我最爱你了。】
【你能不能别无理取闹!】
【真的不小心,没忍住。】
【我不知道回什么。】
【就这样吧。】
. . . . . . .
评论区:
〖你监视我?〗
〖你怎么偷听我说话?〗
〖你有艾怎么不说啊?〗
〖你也没问啊!〗
〖我可以听你讲原生家庭的痛,但是听完以后,我要做什么你知道的!〗
〖五一免费帮家长带孩子(限17-20的小男孩)可以倾听原生家庭的痛,但是听完我要干什么你是知道的!〗
〖你说的17-20最好是年龄。〗
〖宝宝你肚子一动一动的好可爱。〗
〖最怕这种中间插一段《你是男的?》〗
〖能喝冰吗?〗
〖不能。〗
〖五一,我要回家帮家里打谷子,下次再见吧。〗
. . . . . .
“这好像是男的哄初相识的女子上床吧?”
“兄台,把好像去掉,这就是。”
“五天就能从互不相识到水乳交融再到恩断义绝,有些太快了吧。”
“不快,不快。”王言之拍打着折扇,笑道:“兄台难道忘了一眼钟情、郎情妾意之言?”
“哈哈,好色就好色,何必拿圣人之语来做挡箭牌。”
“非也。”王言之抬起折扇,指向不远处的桃花林。
“花开的正艳,我来寻访一番,作一首诗罢了。”
“诗做好了,我便走了。”
“我不能日日守着桃花,却日日有人为桃花而来。”
“我不怨她,她也不会怨我。”
还得是文化人,渣的清新脱俗,富有诗意。
对于王言之的言语,一同前来赏花的士子哄笑出声,有一人将他推入桃林。
“兄长,这是为何?”
众人中年长一些,穿着一身道袍的士子,朗声笑道:“后人曾言渣男遭雷劈。”
“你离桃树近一点,引天雷而下,为兄长做一套雷击木,也算不枉此生。”
“兄长会好好超度你的。”
道袍士子掐着手诀,作势就要念起道经来,再次引得众人哄笑。
大明,永乐年间。
桃花林南,三十里,县城市集。
“五一,是指五月初一吧?”
一个不太冷的知识,说五月一号,那指的就是公历,如果说的是五月初一,那指的就是农历。
发问的人,指的自然是传统纪年中的五月初一。
“初一是什么节日吗?”
摆摊的算命先生开口笑道:“五月初一乃是南极长生大帝的诞辰。”
有人想到了天幕播放的电视剧西游记,问道:“是不是西游记里的南极仙翁啊?”
算命先生脏话堵在喉咙,忍了又忍,解释道:“不是,但南极仙翁是根据大帝的神职创造的。”
“大帝又名南极真君、玉清真君、长生大帝、长寿大帝,是四御之一。”
“执掌着春夏秋冬的气候运化、风调雨顺,控制着万物生长之机、人间寿福之责。”
“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
“哦~”听到解释,众人虽然没听明白,但大概懂了,大帝会雷法、管着龙王、还管着人的寿命。
不过,寿命不是阎王管着的吗?怎么南极长生大帝也在管?
众人想不通,也不想问,因为另一个问题梗在众人心头。
“后世不是不信鬼神吗?”
“虽然宗教信仰自由,但不可能专门为了神仙创造一个节日,给民众放假吧?”
有个读书的士子补充道:“然也,为神仙的诞辰专门创造一个节日,放官员休沐,这事也就宋朝徽宗皇帝等几位皇帝做过。”
“说大一点,这叫笃信鬼神,有亡国之兆,后世不可能做。”
“会不会是国家庆典,就是国家建立的日子。”有人提出一种猜测,但被瞬间否决。
“你忘了后人的国庆节呢?那是十月初一。”
“可能是朝廷皇帝的生日吧。”
“后世没皇帝。”
“没皇帝,总有个最大的官吧,他过生日,所以放假,合情合理。”
“皇帝生日,放假?”士子吐槽道:“皇帝生日,会有盛大的宴会,各部官员、藩邦使臣都要来贺礼,怎么可能放假?”
“那这是……”众人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转而羡慕起五天假期。
“居然可以放五天假哎。”
“放五天假有什么用,你种地的还是要种地,卖菜的还是要卖菜,不去做活,就没有收入。”
“这假期可能就是针对官员和有钱人吧。”
闻言,众人顿时垂头丧气。
是啊,放五天假、放十天假,又能怎么样?
只要没有钱,该劳动还是要劳动,否则就会饿死。
. . . . . . .
【#名字最长的公司#】
【宝鸡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带领下会创造生命的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 . . . .
评论区:
〖这个应该是假的吧,之前刷到一个深圳的公司取名为“深圳不怕影子斜”都不让过。〗
〖“深圳不怕影子斜”是因为违反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所以不给过。〗
〖这个是真的,爱企查能查到。〗
〖公章怎么刻?〗
〖刻公章的:别人刻章600!你六万!〗
〖每次在打发票,收银员可能都得用“你是不是逗我玩”的眼神看这家公司的员工。〗
〖而且记不住。〗
〖楼上的应该没有打过发票吧,输入前五个字,公司名字就直接弹出来了。〗
. . . . . .
大明,永乐年间。
北京城,北市。
“名字这么长?招牌怎么挂?”
茶摊上,私塾老先生用食指在茶碗里沾上水,在桌上写了三行,才将公司名称写完。
“哈哈,人家可以写小一点嘛。”茶摊老板笑道。
私塾老先生摇了摇头,“招牌是一家店铺的门面,就像人的脸一样。”
“不求书法大家提字,至少也得方方正正。”他指着茶摊门口的旗帆解释道。
“后世有劳什子电子屏,不用写。”茶摊老板笑道。
“你可是忘了天幕的视频,有两家店挨在一起,一家是药店,一家是风水店,因为两家电子屏太小,闹出的笑话?”
茶摊上一时哄笑声不断,自是想起了数月前看过的视频。
有人请教道:“老秀才,后人取这个长的名字是为啥呢?”
“无非鹤立鸡群罢了。”
老秀才想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安吉拉宝贝生孩子——脱颖而出。
名字取的长,自然有人好奇,好奇的人多了,知名度就起来了。
“你们不好奇吗?”
众人点点头,“当然好奇啦,俺还真想知道这家公司是干啥的。”
“宝鸡是地名,少年和牛大叔是人。”
“生命的奇迹是形容词,最后的网络科技才是这家公司真正做的事。”
“老秀才,网络科技是啥?”又有人请教道。
老秀才解释道:“吾也不知,只知后人的手机与手机之间、电脑与电脑之间都需要联网才能互相联系,观看各种视频。”
“想来应当是取了蜘蛛结网之意,蜘蛛结网四通八达,以圆心向外扩散,从一点出发可到任何处,却又显得不杂乱,反正井井有条。”
“至于科技一词,便不用我解释了吧。”
闻言,众人点点头。
看了这么久的天幕,自是知晓,发明创造是科技,改进器具亦是科技。
. . . . . . .
【#破防语录#】
【成长的一个标志就是你意识到你所受的苦难没任何机八意义,就是特么单纯的倒霉。】
. . . . . .
评论区:
〖我觉得我所受到的苦难都是因为我的愚蠢和弱小。〗
〖以前过得太惨了,所以现在只是过上正常人的日子,我都感觉幸福了。〗
〖其实苦难本没有意义。〗
〖有些人打着成长的标签来向你表明痛苦的意义,实则他们就是无法避免,用来麻痹自己的。〗
〖有人好像都觉得苦难是有意义的,可是当我回忆从前的苦难,我只觉得那是一段糟糕的日子,并没有让我觉得因此而获得什么,反而令我失去了很多,我会想其实如果没有那些所以的苦难,我一定是更好,更快乐的。〗
〖苦难只是一种既定事实,并不值得感谢,〗
〖其实人这一辈子糟的很多罪都是毫无意义的,纯纯是为了折磨你的。〗
〖当你穷的时候你发现身边的人都无比真诚,教育你就是顺嘴的事,说话完全不用顾及你的感受。〗
. . . . . .
大明,永乐年间。
首善之地,北市。
茶摊又走来一位私塾老先生。
这人就是曾经在大明皇室第一场钓鱼大赛结束,在路边被汉王送了一条鱼的老者。
和卖豆腐的王婆一个姓,不过没有亲属关系。
他家是洪武年间,明军收复北京之后在此安家的。
王婆家则是燕王就藩之时,从陕西迁徙而来。
他以前也被众人戏称为老秀才。
不过现在大家尊称他为王老、老先生。
盖因当天让妻子不在叫自己夫君、改叫当家的之后,老秀才想通了、悟透了、放下了。
刚进茶摊,就听屋里坐着的那位老秀才吐槽后人,摇头晃脑念起后人语录。
“苦难怎么没意义呢?圣人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此言一出,引得众人嘲笑。
“哈哈,老秀才,你让圣人日复一日的种地试试?”
“就是,让圣人三伏天来打铁也成。”
“照你的说法,受苦受难就能成圣,这和后人口中的印度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坚信今生的苦难越大、来世福报越强,有区别吗?”
打铁的汉子补充道:“若是受苦受难是为了磨炼人,那我八岁丧父、十岁丧母,乞讨至十三岁,又入了打铁的行当,那我就不应该是铁匠,至少也得是一地知县。”
打铁汉子还是收着说的。
若是不收着,恐怕得拿自己和朱元璋相比。
洪武陛下年少丧父丧母,我也是。
他当乞丐,我也当了。
他当和尚,我当铁匠。
他当皇帝,我当个知府不过分吧?
“先帝亦是在苦难中成长,方有大明天下。”
“元末死的人多了去了,和洪武爷有相同境遇的人不在少数,为何只有洪武爷成就大业?”
老秀才:“那是因为先帝有天命眷顾。”
“哦~~~”打铁汉子拖着长长的尾音,双手合掌,发出啪的一声,又随即摊开,耸了耸肩,做了个小熊摊手的动作。
“所以,我说苦难没意义,有什么不对吗?”
“有天命眷顾之人所受的苦难,在成功之后,用后人的话来说,那便是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可若是你没有天命眷顾,苦难就是纯粹的苦难,除了让人活的累一点、苦一点,又有什么意义?”
老秀才怒拍桌案,放下一枚铜钱,满脸怒容的拂袖而去。
临走之时,看向刚刚坐下的王老秀才,“兄长,竖子不足与谋,还是离这群人远一些。”
王老秀才微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那日后,王老秀才便开始教授附近人的儿孙学识。
为了避免人说闲话,这家给块豆腐、那家给半块肉、他家又帮忙修一下农具,帮忙打把镰刀,便算交了束修。
有传言,朝廷有意改用后世文字,用后世拼音,教化天下,还有意改进科举制。
但改革从来不是上面人脑子一热,拍拍脑门就能做决定的。
改革从来都是循序渐进的。
从传出要改革的声音,到正式定下改革,至少需要数年。
中间要平衡各方利益,研究改革方向,定下轻重缓急,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预案。
如果皇帝一拍脑门,马上进行改革,大概率是隋炀帝的下场。
杨广:你再骂!你再骂!你再骂!
幼儿李世民:呜呜呜,他们骂你,你打我屁股干嘛?
所以,大明的科举,暂时同之前一样,至少数年间,不会做大的变动。
唯一可能的变动,就是加一些算术、科技之类的进去,还不能作为主流,只能作为支流,对大的科举方向进行一个辅助。
王老秀才几乎是免费教大家的儿孙知识,让大家有了个奔头,所以受众人尊敬,
没人教的话,即便看天幕,学会了后世的文字、明白许多道理、知晓后世的科技,又有什么用?
科举要考圣人语录的,这是最基础的一关。
“老先生,你这朋友忒讨人厌,我们是竖子,他又是个什么好玩意儿?”
“从小考到大,也没考出个什么名堂。”
王老先生叹了口气,说道:“他只是不甘于接受自己的平庸罢了,就像我以前一样。”
“哎,王老,他可比不上您,您可是活菩萨啊。”
“哈哈,王婆,我若是不教你家娃子读书识字,你不也喊我老秀才?”王老先生笑道。
“你们这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看起来像是嘲讽的话,王婆却没生气。
因为有些话,关系到了位,才会这么说。
王老秀才以前给人的感觉是明明很穷、很苦,却不食人间烟火,像高高在上的神灵一样。
而现在,却有了两分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