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琪听闻此言,心中大惊,他没想到皇贵妃龙凤胎遇险之事竟与包衣世家有关,更没想到父皇对此事如此震怒。他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心中却如翻江倒海一般,思绪万千。
永琪闻言,心中猛地一紧。他深知皇帝对龙凤胎的疼爱之情,也明白这次事件的严重性。他伏在地上,不敢抬头看皇帝的眼睛,更不敢为自己或者包衣世家辩解。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皇帝的怒火和嘲讽,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
皇帝见状,冷哼一声,仿佛对永琪的沉默感到不满。他缓缓站起身,走到永琪身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永琪,你是皇子,是大清的未来。你应该明白,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波谲云诡,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私心。你若是敢与包衣世家勾结,妄图谋害朕的骨肉,朕绝不会轻饶你!”
皇帝继续说道:“永琪,你可知这后宫之中,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朕的龙椅,有多少人在暗中谋划,想要颠覆朕的江山。包衣世家,不过是其中的一股势力罢了。但他们竟敢对皇贵妃和龙凤胎下手,这已经是触犯了朕的底线。”
永琪一听此言,心中大惊。他连忙磕头谢罪,声音颤抖着说道:“皇阿玛明鉴,儿臣绝不敢有此等悖逆之念。儿臣深知龙凤胎是皇阿玛的心头肉,儿臣定会竭尽全力保护他们,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他们一根汗毛。”
皇帝哼了一声,皇帝的目光犹如燃烧的火焰,直视着永琪,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中挤出:“你最好记住你今天所说的话。朕不管你心中有何打算,有何图谋,但只要你敢对朕的家人下手,或是妄图利用他们来达到你自己的目的,朕定会让你生不如死!包衣世家,哼,朕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宽容与机会,现在,是时候让他们知道朕的厉害了。”
皇帝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让永琪心头一颤,他趴在地上,不敢有丝毫异动,只能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的忠心与悔过。
大殿之内,烛火摇曳,光影斑驳,气氛紧张得如同弦上之箭,一触即发。皇帝高坐龙椅,面色铁青,眼神如炬,扫视着下方跪伏的朝臣,尤其是那些包衣出身的贵族,他们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瑟瑟发抖。
“朕问你们!”皇帝的声音如同雷鸣,震得大殿内的水晶吊灯都微微颤抖,“你们包衣世家,究竟有何胆子,竟敢对朕的龙凤胎下手?是不是觉得朕的宽容就是你们的护身符,可以肆意妄为?”
一位包衣大臣鼓起勇气,颤声答道:“陛下息怒,臣等绝无此意。包衣世家一直对陛下忠心耿耿,此次之事,实属误会……”
“误会?”皇帝冷笑一声,打断了他的话,“误会能让朕的子女险些丧命?误会能让朕的皇宫之内充满阴谋与诡计?你们当朕是傻子吗?”
另一位朝臣见状,连忙跪前一步,试图平息皇帝的怒火:“陛下,包衣世家确实有过错,但请陛下念在先帝生母乌雅氏的份上,从轻发落……”
“从轻发落?”皇帝猛地一拍龙椅,那扶手瞬间裂为两半,“你们以为朕的皇恩浩荡是无穷无尽的吗?朕的宽容不是你们为所欲为的借口!朕的子女,是朕的心头肉,是朕的未来!谁要是敢伤害他们,朕定要让他碎尸万段!”
此时,一位年轻的御史挺身而出,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陛下英明!包衣世家此举,无疑是对皇权的挑衅,是对皇子尊严的践踏!臣恳请陛下,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皇帝的眼眸深处,仿佛有一道光芒一闪而过,那是对那位御史的赞赏之情。他缓缓地将目光转向那位御史,微微颔首,表示对他的认可。
“好!”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荡,“朕就需要你这样有骨气、有正义感的臣子!”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位御史的高度评价,似乎在这个充满权谋与利益的朝廷中,这样的品质显得尤为珍贵。
紧接着,皇帝的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起来,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那些包衣世家出身的朝臣们。
“那些包衣世家,以为朕会因为他们出了几位贵妃就对他们网开一面?”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轻蔑和愤怒,“哼!朕告诉你们,朕的皇权,不容任何挑战!”他的话语如同寒冰利刃,每一个字都如同利箭一般,直直地刺进在场包衣出身朝臣的心中。
皇帝的目光在众人身上冷冷地扫视着,那眼神中既有威严,又有不容置疑的决绝。他似乎在警告这些人,不要试图挑战他的权威,更不要伤害他的子女。
“朕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心里盘算着,以为凭借着先帝的恩泽,凭借着宫中那几位贵妃的势力,便可以在这朝堂之上为所欲为。但你们错了,大错特错!”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他站起身来,龙袍随风轻扬,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所有人都不禁低下了头。“朕是这天下的主宰,是万民的君主。朕的骨肉,朕的江山,岂容你们这些宵小之辈觊觎!”
说到此处,皇帝猛然一拍龙椅的扶手,那扶手竟在他的掌力下微微颤抖。“朕要告诉你们,无论你们背后有何势力,无论你们有何图谋,只要敢对朕的骨肉,对朕的江山动手,朕就绝不会轻饶!”
他冷冷地环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中既有警告,又有威胁。“朕的手段,你们应该都清楚。朕要是不想留谁,那个人就绝不可能在朕的眼皮底下活过明日。所以,最好都给朕安分点,不要自寻死路!”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皇帝的气势所震慑,不敢有丝毫的异议。他们知道,这位皇帝,是真正的铁血君主,是绝不会容忍任何威胁他江山社稷的存在。而包衣世家的野心,也在这一刻,被彻底地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说着,皇帝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央,他的身影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异常高大:“朕要亲自审问此案,查明真相,将那些幕后黑手一一揪出来!无论他们是谁,无论他们背后有多大的势力,朕都绝不会姑息养奸!”
大殿内的朝臣们纷纷跪伏在地,不敢抬头直视皇帝。他们深知,此刻的皇帝,已经不再是那个平时宽容大度的君主,而是一个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女,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不惜一切代价的战士。
而那些包衣出身的朝臣,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了这位愤怒君主的手中。他们后悔自己曾经的狂妄与自大,但此刻,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宫廷之内,辩论激烈,气氛紧张。皇帝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惊雷一般,震得朝臣们心惊胆战。而这场辩论的结果,也将决定着包衣世家的命运,以及皇权的未来走向。
说罢,皇帝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他的目光如炬,猛然转向和亲王弘昼。在那一刻,弘昼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他能感受到皇帝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望。
“传朕旨意,”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即日起,和亲王弘昼执掌内务府,替朕彻查内务府中的一切龌龊之事。弘昼,你身为皇室宗亲,当以国家社稷为重,务必还朕一个清明、干净的内务府!”
弘昼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深知,此次重任不仅关乎皇家的颜面,更关乎整个朝廷的安危与稳定。于是,他郑重地跪拜领旨,声音坚定而有力:“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皇帝的话语如同惊雷,在大殿中回响,震得众臣心惊胆战。他目光如炬,一一扫过那些包衣出身的朝臣,眼神中的威严与怒意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朕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心里打着小算盘,以为攀上了包衣世家的高枝,就能在宫中为所欲为。但你们别忘了,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这皇宫是朕的皇宫!朕才是这天下之主!”皇帝的声音越来越高亢,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气。
永琪站在一旁,看着皇帝如此震怒,心中也是忐忑不安。他知道,这次包衣世家的阴谋对皇帝来说无疑是一次严重的挑衅,皇帝绝对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朕决定,要给包衣世家一个深刻的教训!”皇帝猛然站起身,龙袍随风飘动,宛如天神下凡,“即日起,所有涉及此次阴谋的包衣世家成员,一律贬为庶民,永不录用!他们的家产,全部充公!朕要让他们知道,触犯皇威的下场!”
众臣闻言,皆是一惊。皇帝这次的惩罚之严厉,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但同时,他们也明白,皇帝这么做是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和权威,为了保护他的骨肉不再受到任何伤害。
“朕希望,你们都能引以为戒,不要再有任何非分之想。”皇帝缓缓坐下,目光依旧犀利,“朕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有人再敢挑战朕的底线,朕绝不轻饶!”
大殿内一片寂静,众臣皆噤若寒蝉。他们知道,皇帝这次是真的怒了,而且怒得理所当然。他们只能默默接受这个决定,不敢有丝毫异议。
皇帝微微颔首,那沉稳的动作中蕴含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仿佛是整个朝堂的风向标,轻轻一摇,便能引领朝臣们的心思流转。他的目光深邃,宛如幽暗的夜空,其中透露出一丝赞许,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弘昼的心房。皇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掷地有声:“弘昼,你此去责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
他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弘昼的殷切期望,也透露出对眼前局势的深刻洞察。皇帝深知,内务府的腐败与黑暗,已如同蛀虫一般,侵蚀着大清的根基。若不及时整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而弘昼,正是他选中的那把利剑,锋利无比,足以斩断腐败的锁链。
“朕把靖国公宇麟和傅恒拨给你,”皇帝继续说道,他的手指轻轻一挥,仿佛是在挥洒着天下的英豪,“他们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才,有他们在,朕相信你能事半功倍。”靖国公宇麟,威名远扬,战功赫赫,是朝堂上无人不敬的勇士;而傅恒,则是文武双全,智勇过人,为皇帝所倚重。这两位朝廷重臣的加入,无疑为弘昼此行增添了重重的筹码。
皇帝的目光如炬,再次紧紧地落在弘昼身上,仿佛要透过他的外表看到内心深处。那眼神中既有着对弘昼能力的信任,又透露出对他能够完成任务的殷切期望。
就在众人屏息凝神之际,皇帝缓缓开口说道:“此外,朕决定将乾清宫的侍卫也拨给你们。”
这句话如同平静湖面上投下的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原本安静的氛围被打破,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要知道,乾清宫侍卫可不是普通的侍卫,他们都是出身满洲八旗贵族的精英,不仅身手矫健、武艺高强,而且对皇帝忠心耿耿,是皇帝最为信赖和依赖的贴身护卫。将如此重要的力量调拨给弘昼,这无疑是皇帝对此次整治内务府行动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的体现。
弘昼听到“乾清宫侍卫”五个字,心中不禁一颤。他深知,这些侍卫出身世家大族,个个心高气傲,但同样对内务府的包衣奴才恨得咬牙切齿。内务府的腐败与跋扈,早已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皇帝此举,无疑是将他们心中的怒火彻底点燃,让他们与弘昼等人并肩作战,共同铲除内务府的毒瘤。
皇帝仿佛看穿了弘昼的心思,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霸气与威严:“有这支精锐之师在,朕倒要看看,内务府那些人还敢不敢放肆!”他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上,如同雷鸣一般,震得众人耳膜生疼。
弘昼闻言,身形猛地一震,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撼动。他随即躬身领旨,声音坚定而有力:“奴才遵旨,定不负皇上所托,将内务府之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抬头望向皇帝,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与决绝,深知此任之重,犹如泰山压顶,亦明白皇帝对内务府积弊已久的忍耐已达极限,此番行动,关乎皇权威严,关乎朝廷清明。
靖国公宇麟与傅恒亦同时上前一步,齐声应道:“奴才愿协助和亲王,共查此案,必使真相大白于天下。”二人心中明白,此番行动不仅是对内务府的一次大清洗,更是对朝中各方势力的一次震慑。皇帝意在借此机会整肃朝纲,重塑皇权之威,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知道,皇权的威严不容侵犯,朝廷的清明不容玷污。
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他深知,这三人都是朝廷中的栋梁之才,有他们在,此番行动定能取得圆满成功。随即,皇帝的语气转冷,犹如寒冬腊月中的凛冽寒风:“记住,查抄过程中,无论涉及何人,皆需依法办事,不得有丝毫徇私。朕要的是一个干净的内务府,一个清明的朝堂。”他的声音回荡在朝堂之上,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那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皇帝的目光再次转向永琪,语气中带着一丝警示:“永琪,你也别闲着。虽然朕没有直接派你去查抄内务府,但你也得给朕睁大眼睛,看着点儿。要是让朕发现你有什么异动,或者敢包庇内务府的罪行,朕绝不轻饶。”永琪闻言,心中一凛,他深知皇帝的性格,知道此番话并非空谈。他连忙躬身领旨,表示一定谨遵皇命,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