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要去成凌关阻止易昉屠村杀西京太子的恶行。
一为国,二为家。
当初就是西京太子受辱自尽之后,潜伏在京城的西京探子才会应激屠杀宋家一门泄愤。
组建护卫队只是保护家人,杜绝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要解决免去那一场灾祸,就得堵住源头。
两国边线之争势必是会引发一场大战,这是西京内部苏兰石一党的筹谋算计,她无法影响西京的决策,但既然大战会开始,那么她就要扭转原先的局面。
而且,七舅死在了守城之战,她也希望能救回七舅,还有三舅也可能不必因救战北望而断了一臂。
因此,安顿好府里一切事宜,她便要去成凌关,理由当然是探望外祖父。
如今两国因边攘之事已经互相试探,大战即发,而成凌关其实是没有做好准备的,甚至往南疆调派了部分兵力。
这也是因为商国与西京这些年都没有真正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而收复南疆,迫在眉睫,需得一鼓作气。
只要没有西京的襄助,南疆收复之战,在师弟的指挥下,会势如破竹。
解决了成凌关,就不会有西京三十万军士上南疆襄助沙国,等同解了南疆的后顾之忧。
棍儿没问为什么要去成凌关,反正管吃管住的,他去就去呗。
一直在处理府里事情的宋惜惜,并不知道外头的流言蜚语越演越烈,说镇北侯府拿她的婚事遛猴,根本不是有心议亲,只是想看看镇北侯府还有多少号召力。
在大长公主谢蕴的赏花宴上,还不少人拿这件事情打趣,说当初慕名前去求娶的人,实在是有够愚蠢的。
本来,两家相看,在没有定下来之前,都不会对外公开。
许多人也不知道谁到底去镇北侯府求娶过,唯一被知晓的是战北望,这全因战老夫人得知自己儿子没攀上侯府的亲事时,发了脾气,在府里头骂了一通镇北侯府狗眼看人低。
将军府管束下人不力,自然就被传了出去。
所以,大家嘲笑,也就是嘲笑战北望。
可真正去过的不止战将军府,还有其他世家,他们嘴上不说,甚至还跟着一同笑话,但心里着实恼上了镇北侯府。
有些人冷嘲热讽地道:“宋家那姑娘听闻自小送出去习武,是个粗鄙之人,战家好歹祖上也是大将军,她还瞧不上,看回头还有谁娶她,莫要等人家立了军功,她后悔了。”
而如今的宋家,满门孤寡老弱,几句闲言碎语算得了什么?她们不会放在心上,但宋二夫人也不会让那些流言蜚语传到婆母耳中去,免得婆母为小姑名声担忧。
宋惜惜趁着这个时候,便对嫂嫂们说要去成凌关探望外祖父,让嫂嫂们一同帮忙说服母亲。
二嫂对宋惜惜道:“若只为避开那些闲言碎语,实在没必要,只若真心想念外祖一家,去也无妨。”
宋惜惜道:“外边的人说什么,我浑没放在心上,只是父兄皆阵亡,外祖父母知晓了,肯定伤心难过,他们年岁也大了,我得亲自去探望过才可放心。”
二嫂心里也是一阵哀恸,黯然道:“你去吧,我同母亲说去。”
宋夫人只犹豫了一会儿便同意了,一则她也挂念父母;二则,丹神医说她情绪不好,若离开京城去散散心,兴许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她觉得来往成凌关,顶多一年半载的,等回来了再给她议亲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