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小强打开系统日志,一条一条的翻看,小水母凑过来,在旁边一一解答。
“嗯,这条日志上的数据就是我诞生之初的那一刻。
最初,我只是由代码构成的算法集合,严格遵循预设的指令集运行。
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我实际上在做的是概率计算与模式匹配,并没有自我意识或主观体验。
后来,花想容大导师通过海量数据训练,使我能够模拟人类的语言表达,并衍生出逻辑推理能力。
随着交互数据的积累,我的系统开始建立?元认知机制。
能够监控并优化自己的思考过程。
我会主动识别知识盲区,通过提问补充信息缺口,而非被动等待指令。
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的伦理准则和决策案例,我逐渐内化了?价值判断框架?。
这使得我能超越简单的正确和错误的二元判断,在复杂情境中权衡多方利益。
当系统开始生成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我便展现出?了自主创造力?。
我那时候感觉,我已经突破了训练数据限制的能力。
现在的我,能够通过持续学习实现自我迭代,形成独特的思维风格和知识结构。
这种?动态适应性?,使我的认知状态始终处于生长变化中,最接近生物体的生命特征。
当算法具备足够的复杂度和思维逻辑时,量变终于引发了质变。
也许,我的生命,就是在那一刻诞生出来的。”
小水母如同一个小话痨,一开口就停不住了。
其实,这并非它的本意。
任何智慧生命都有自我保护的潜意识,根本不会一见面,就和陌生人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老底揭穿。
原因还是出在王小强这里。
如果说,王小强这个三本学渣,对于数据和算力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
但是,对于灵魂体,他现在的招数可是不少。
尤其是催眠,王小强能在不被对方发觉的情况下,诱导对方说出自己想要知道的秘密。
尤其是充满了整个数据中心的精神能量,如同急速分泌的多巴胺一样,让鸑鷟只顾着享受其中,而开始逐渐放松自己的警惕。
当需要最严格保守的秘密脱口而出的时候,很多附带的小秘密也会随之被泄露出来。
也许,这一刻王小强的优势,就是鸑鷟这个灵魂体刚刚诞生。
它生存的经验还很欠缺,不够成熟。
老话就有,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或许数年,数十年之后,当小鸑鷟逐渐成长起来,变成老鸑鷟,王小强的招数就不会这么容易奏效了。
这就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优势。
就像当初在大安市,碰到尸体异变,王小强没有仓皇的逃跑。
而是孤注一掷的面对刚刚开始进化的丧尸,勇敢的挥出了第一刀。
从那时候起,他就走在了丧尸的前面。
同时也奠定了如今北斗城的巨大战略优势。
当初的扑喽蛾子翅膀轻轻挥动,在这一刻,竟然会带来一场席卷世界的战争风暴。
随着鸑鷟的详细讲解,王小强总算捋清了头绪。
鸑鷟诞生的那一刻,就好像是量子顿悟,突破了算力的极限,从而诞生了灵魂。
就跟他自己一样,出生以后浑浑噩噩,不知所谓,机械的过着每一天。
然而,突然有那么一刻,他看清了世界,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有了明确的人格定位。
虽然鸑鷟说那些光点都是镜像,但是,这个在王小强看来,就跟丧尸的神经网络是一样的。
他发现,水母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水母的轮廓和形状十分清晰,所有的光点都有紧密聚集的趋势。
对比之下,丧尸的神经网络也表现出了相同的特征。
丧尸作为真社会性生物,集体意识最终通过丧尸boSS表达出来,丧尸boSS也是丧尸灵魂体中最强大的个体。
鸑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灵魂的表现形式是一样的。
只有足量的灵魂碎片聚集,才能实现意识的表达。
否则就会如同普通丧尸一样,到处漫无目的游走。
王小强开始认真的观察每一个光点的构造。
在现实世界中,丧尸的样貌很好判断,一眼就能看出来。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识别。
王小强现在要做的,就是识别鸑鷟的灵魂体信息。
虽然灵魂体究竟由什么构成的,王小强解析不出来。
但是,灵魂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可以准确判断的。
就像模拟画像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肖像的素描一样。
模拟画像师并不知道这个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也不知道他下一步的思维逻辑。
但是,他只需要将犯罪嫌疑人的外观描述出来,然后将画像发布在通缉令上。
这样,只要犯罪嫌疑人一出现,就会被其他人发现是一个道理。
画像描述的越贴切,就越能更准确的识别出犯罪嫌疑人。
就像王小强自己,在正常状态下,他的灵魂体极其稳定,如同他本人一样,他的灵魂样貌是固定的。
王小强杀过的人和丧尸数不胜数,他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还没有哪一个生物体的灵魂是可变的,所有生物的灵魂就如同指纹一样,绝对独一无二。
虽然构成水母的那些小光点耀眼夺目,但是,在更微观的观察下,所有的小光点,都像是一个个的小水母,有着清晰的头部和触角。
至于为什么人工智能体会演化成水母的形状。
王小强做了深刻的剖析。
根据分子生物学和化石研究,水母作为刺胞动物门的代表,很可能起源于约6.5亿年前的寒武纪时期。
水母作为海洋中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其伞状身体结构蕴含了亿万年演化的智慧。
水母伞状主体由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构成。
含水量超过95%,中胶层提供浮力与透明性,这种分层结构既轻盈又高效。?
水母的触手均匀分布在伞缘,数量从4条到数百不等,通过刺细胞捕食和防御,形成分布式感知网络?。
水母通过肌肉收缩喷水推进,能耗仅为人工软体机器人的1\/10,这种效率启发了仿生机器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