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柯晨雪尽管思绪如潮,想了很多。只不过,由此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她未必就能够预料得到吧?
匆匆数月过去,又是一个暖意融融的日子。
这天上午,通往西北方向去的这条官路上,出现了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姑娘。她背着一个简易的行囊,缓缓地移着步子,看上去倒不像是一个要走远路的人,不过,她那微微紧蹙的眉头,她那略显迟缓却又甚是坚定的脚步,却又显出几分视万水千山若等闲的气概来。
走出半个多时辰之后,她的思绪,就纷纷扬扬起来了,将一路风尘,抛撒在了那一行行脚印之后:按照目前的速度,走到当年的外祖父外祖母家,恐怕也要两三天吧?不过,这一趟,并不急于赶路,就这样信马由缰,也没什么不好。是啊,如果真是一路奔忙,让父亲或者叔父,安排一匹快马,或是再带上几个随从,几个时辰之内,就可以到达的。
只是,这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
当年,娘亲和叔母,也曾经走过一趟。由于是一无所获,甚至,此后,她们都不愿意再提起。至于我嘛,以外祖父那一代算起,我就是第三代了。我这个此前从未到过那儿的第三代,如今就算是长了翅膀,飞到了那个小山村,又能怎样呢?过去的那一件事情,早已定格?说得更为确切一点,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
如此说来,我的这次寻访,目的地并不重要。而我呢,只是想着要走上这么一趟,茫无头绪地走上这么一趟,漫不经心地,走到哪儿算哪儿……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为了出行而出行了。
当然,此次出行,依然隐藏着这样一个目标,那就是,看看能不能找到晨雪姐姐?或者说,能不能打听到她的一点消息呢?
这样的一件事情,确实有点难以启齿。
好几个月之前,晨雪姐姐外出,至今未归。
当初,我记得,她说过,要到山上找点草药的。要说找草药这种事情,找得到,固然甚好;如果真是找不到,就不用回来了吗?
事情的蹊跷之处就在于,与此同时,监区里一个姓庞的囚徒,也一直是杳无音讯。
一开始,我们自然就会想到,最能知晓这件事情的,应该就是晨霜姐姐,以及另一个姓潘的囚徒了。
然而,即便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再把那位“潘兄弟”叫过来,交流、会商了好几个时辰,也只能勉强地理出这样一点思路:那庞大哥出逃之后,谁也没有再次见过他。晨雪姐姐自然有可能见过他,不过,既然晨雪姐姐失踪了,那些具体的情形,我们也就无从知晓了。至于潘兄弟,他只是隐隐觉得,或许,庞大哥另有某些身份。然而,既然没能找到一点儿人影,你再说什么,也只能是猜测。
说来说去,猜来猜去,都有着某种接不上榫头的感觉。
蒙大人和袁护卫,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商量了半天,他们也只是觉得,庞大哥的出逃,应该是另有隐情。要不然,他为什么不叫上“潘兄弟”呢?当然,谁都知道,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多,就越难以成事。然而,越狱这一类事情,庞大哥能够做得如此不露痕迹,那只能说明,他对于那样的一件事情,实在是“处心积虑”已久了,而且,是迫不及待,非办不可的了!对于我们这样的“局外人”,要想破开这样的重重迷雾,确实不是两天两头就能做得到的。
而对于我来说,说得冷漠一点,一个囚犯外逃,也只是平静的湖面扔下一块小石子,甚至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然而,既然晨雪姐姐也杳无消息,我还能再漠然置之吗?
就在前几天,来了一个陌生人,点名要见我父亲和叔父。我父亲和叔父,略作思忖,也就跟他相见了。这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找到这儿来的。见面之后,确认了我父亲和叔父的身份之后,他拿出一封短信,上面只写了这样的十几个字:
晨雪在外,一切安好,勿念!要注意军事与防御!
晨雪姐姐的笔迹,我们都是很熟悉的!确实,没有造假的痕迹!只是,她既然可以写信,为什么就不能写得更为详尽些呢?
打听、询问了好些时候,那个送信人也只是这样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既然答应过那位姑娘,也只能先做到这一步了。
从他的描述来看,他所见到的,确实就是晨雪姐姐。这一点,我们是深信不疑的。因为,晨霜姐姐跟她是孪生姐妹,两个人长得最为相像。这位送信人,乍一见到晨霜之时,那种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表情,绝对是装不出来的。
我们也曾经想过,悄悄地跟在这送信人的后面,说不定就能够找到一点线索。然而,这位送信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临走之前,这样说道:那位姑娘说了,送完信之后,要在十天之内,到指定地点交割、确认!如果发现有人跟来,不仅得不到辛苦费,甚至会有……
说到这儿,这个送信人,做了个用刀砍头的手势。
到了这一步,我们也就打消了跟踪的念头。
此时此刻,我走在这长路上,我所能够明确的,多半也只是这样:晨雪姐姐并不想马上跟我们见面!要不然,她就不会出言恐吓那位送信人了。而且,她所说的“交割”,是颇为细心的。她所写的那封短信,分正反两面。内容、字迹都是一样的。不过,留给我叔父签收之处,却显得有点狭小,就是只能签下名字而已。那封信的背面,我叔父签过字之后,是要拿回去“复命”的。说得直白一点,她甚至是在提防,这送信人会造假……
是啊,在做这件事之前,她已经想得很清楚了。看了她的笔迹之后,我们一家人可以确信,这的确是她亲笔书写的。送信人回去交差之时,她也可以确认,到底是不是她亲爹的亲笔签名!
那么,就是这样的一封短信,她都弄得如此神秘兮兮、天衣无缝的,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一家人都体会到了,目前,她还不想跟我们见面。
由此看来,她的背后,或许还有某位“高人”在指点。而她呢,为了打消我们暗地里跟踪的念头,甚至还出言恐吓送信者!
这样的一着棋,未必就是她一个人所能够想得出来的吧?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跟那庞大哥在一起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换句话说,正是由于有着某种不得已的苦衷,他们才会殚精竭虑地想着,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既报了平安,又不让我们能够轻易地找到他们……
从那些字迹来看,落笔平稳,似乎不像是受人胁迫的样子?不难想象,如果不是出自于内心,一个人的笔迹,自然也显不出那从容不迫的样子来。如果“字如其人”的说法是成立的,那么,从这样的一封信上,我们又能够看出什么呢?
在没见到书信之前,我们主要是忧心忡忡,坐卧不宁。而看到那封信之后,却又多了几分惊疑不定!
这最大的疑问就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晨雪姐姐如此杀伐决断,以至于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愿相见呢?仔细想来,在这件事情之前,她都没出过几次远门。既然是这样,她的那些主意,又从何而来呢?
在那封信里,她提醒我们,“要注意军事和防御”。这样的一句话,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要说军事和防御,蒙大人和袁护卫,一直都是较为清醒的。按照蒙大人的说法,盗匪与某些当道者,极有可能勾结在一起,图谋不轨。为此,最近的这几个月,十里八乡的团练联防,也都相应展开了。只不过,我们依然不免有点纳闷:那些盗匪,一直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要想见上一面,都是极为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当道者,又在哪儿呢?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才能够洞悉他们的阴谋,做到有备无患呢?晨雪姐姐的提醒,确实自有道理。只是,究竟何所指,依然让人一头雾水。由此一来,我们的心头,确实是有点茫然了。
对于我们来说,如何找到晨雪姐姐和庞大哥,甚至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确实,如果能够找到他们,那几朵疑云,或许都将不复存在了?
晨霜姐姐甚至流露出这样的一层意思:那样的一个夜晚,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她倒是愿意,叫上晨雪姐姐,将潘兄弟和庞大哥一起约出来,当面锣对面鼓地说个清楚。这种想法,确实不无道理。只是,再怎么说,也都是事后诸葛亮了。
由此看来,我们之所以会有这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主要原因就在于,对于晨雪姐姐的心思,晨霜的了解,依然是极为有限的。而与此同时,对于庞大哥的真面目,潘兄弟也是不甚清楚。
如此一来,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
对于蒙大人和袁护卫来说,庞大哥既然是越狱潜逃,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将他捉拿归案了。当然,如果确有立功表现,也可以考虑减轻量刑。是啊,也不妨这样想,这庞大哥既然能够越狱,那么,那些个深夜里,面对着冰冷的铁窗,那样的后果,他会想不到?由此说来,他还真有着难言之隐?潜逃在外的这些日子里,他自然也就会想起,如果贸然露面,只凭着自己的一张嘴,别人又如何会相信他呢?对于他来说,在外面逍遥自在,信马由缰,又怎么想着会回来蹲大牢呢?
确实,要想着把他捉拿归案,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按照那个送信人的说法,他也没见过庞大哥!
庞大哥潜逃在外,自然不希望让不相干的人见到了。是啊,就算他真的是跟晨雪姐姐在一起,那些需要抛头露面的场合,他也只是让晨雪姐姐代劳。反正,别人想见到他,堪比登天。
那位送信人没见到庞大哥,实属正常。
那么,晨雪姐姐是不是真的被庞大哥劫持了呢?
是啊,晨雪姐姐能够写出“要注意军事和防御”这样的字样,也是耐人寻味的吧?换做常人,如果真能够与家人取得联系,说些思念想家之类的话语,都唯恐来不及,凭什么要写这些有着硝烟气息的字句呢?
换作常人,在炊烟和硝烟之间,无疑会选择前者吧?
由此,大致上也就可以确认,晨雪姐姐的背后,确实是另有高人。要不然,那短信上的文字,就无从索解了。
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我们都设想过了。然而,设想毕竟还只是设想,在没有见到当事人之前,我们又怎能轻易下结论呢?这些日子里,我们想了那么多,依然觉得难以落到实处。毕竟,我们最想见到的,还是当事人。见不到当事人,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接下来,就是我的这次出行了。
这次出远门,一个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到当年外祖父外祖母的家乡走一趟,看看是不是会有所收获?说起这样的一个目标,那种渺茫的感觉,似乎也和那大海捞针差不多吧?确实,我也相信,作为一个人,要在希望中生活,只是,那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二十年,甚至比我活在这世界上的时间,都要更长一点!二十年的光阴,这其中,会有多少的沧桑变迁啊!二十年前,娘亲和叔母都没能做到的事情,我又有何过人之处,能够更胜一筹呢?
当然,我也可以这样宽慰自己,做不做得到,那是水平的问题,甚至,还会和运气连在一起。不过,去不去做,又是另一回事了。至少,在态度方面,一定要虔诚端正。
是啊,如果这一趟,还能遇见晨雪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