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的马蹄,不是归人,更不是西凉军的求援信使。
来人,是杀入城内的楚军悍将王平。
王平轻蔑一笑,说道:“哼,凉王府!这世上,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随便称王的!”
也不怪王平这么看不起他们,自从楚军大部队杀进允吾城内后,西凉军没有了人数优势,又失了士气,瞬间就崩了。
除了成公英被护卫抢救后撤,带着一批人守在城内粮仓外,城内西凉军,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韩家新征募的这两万西凉军,都还没有机会完成训练,形成战斗力,就完了。
“将军,我等愿降,只求保全我等性命。”
韩斌也是个爽快人,楚军在这个清晨,诈开了城门,城内的部队,根本没有抵抗的可能,这种情况下,依旧决死一战,不是他们韩家人的风格。
战不能战,守不能守,逃不能逃。
那他当然选择投降。
这种情况,倒是让王平有些意外了,他本想自己夺个头彩,没有想到杀到凉王府门口了,对面居然要和自己商议投降的事。
这事情他做不了主,他也不想哄骗别人,说只要投降就可以免死。
“把这里围起来,守住各个出口!”
“你去城门处,看看谒者令大人是否到了,若是大人到了,把这里的情况问问大人。”
他口中的谒者令,便是士颂成为楚王后,给马谡的官职。
按汉朝朝廷规定,谒者令的职责是负责君王信息的传达,是士颂留在身边的贴身参军。
这会也是他自己主动请缨,作为随军谋士,跟着唐瞬的部队来定陇西郡。而陇西郡打的太过顺利,他也就大胆谋划,顺势来谋取金城郡了。
随着他一次次谋划成功,即便是军队的指挥权不在他这里,长林军将士,对于他的信任度,自然水涨船高。
更别说他荆北马家,士颂心腹的身份地位,更让王平觉得,马谡可以为这事做出决断。
果然。
马谡本人,跟着传信的人一起,回到了凉王府门口。
“监军大人。”
听到府邸外行礼的声音,韩斌知道,决定自己和身后韩家上上下下数百口人生死的关键人物来了。
“在下韩斌,乃凉王韩遂长子。不,乃是凉王韩遂独子。乞求归顺楚国以活命,还请大人接纳。”
马谡把手一抬,止住对方。
说道:“许你投降,不杀你韩家满门也行,不过我这边有几件需要你去做,还是先说清楚的好,免得到时候让你做事你不做,我要杀你你却说我楚国,不讲信用。”
“其一,自然是你韩家满门,不得留在西凉,当举族南迁。并按我楚国新法,在我楚国境内生活。”
“放心,会授予你们文散官官职,保证家族富贵。”
这个条件,韩斌自然答应。
“其二,由你韩家带头,城内所有世家大族,都给我写家书,每人至少百封,亲自动笔写,劝说韩遂和韩家军各部将领,归顺楚国。”
听到这话,韩斌犹豫了。
现在冀城的情况,成公英也给他说过。
若是真有这么多书信被送到冀城,冀城之内,韩家军当场就崩了。
而且十有八九,马腾会和自家翻脸,马腾韩遂这对兄弟,必然反目成仇,当场火拼。
说白了,他的这些信,会把他老爹韩遂卖了。
他要是做了这种事,他和被他射杀的二弟韩成,也就没有区别了。
“这位大人,我等若是写了这些书信,家父可还有活路?”
“若是我们真的为了活命,而出卖自家血亲,楚国境内,哪里还有我韩家存身之地?”
马谡哈哈一笑,当场挤兑起来。
“在我面前卖弄聪明,耍心机,还真是小看了我荆州马家!”
“你以为你不出卖韩遂,我就会觉得你们韩家人有信义,值得信任?哼,既然想要投降苟活,自然是要做些不愿意做的事。”
“否则,我要你们何用!”
马谡吼完后,又轻蔑一笑。
“何况,你以为你不写,就不会有这些信件吗?允吾城内,愿意投降的人多了去了,这些信件自然有人愿意写。”
“杀了你们后,我自然对外说你们投降了,找人仿写一些书信,还不是任由我编。”
韩斌不敢让马谡继续说下去了,连忙求饶,喊道:“同意,同意,我们写劝降的家书,我们写。”
见马谡满意点头,他又继续问道:“大人说是荆州马家,敢问大人,可是马氏五常之一?”
马谡端正衣冠,昂首道:“马谡马幼常。”
韩斌听到马谡的名字后,当即下拜,说道:“马大人不必多言了,只要能保全我家性命,我等任凭马大人吩咐。”
很快,马谡带着人进入了韩遂的“凉王府”。
韩家女眷,子弟,全部被人按着,去写劝说韩遂还有韩家军各层文武投降的书信了。
而王平则护卫着马谡,押着韩斌,去见成公英。
粮仓这边,倒不是唐瞬不愿意强攻。
被砍两刀的成公英已经是半个血人了,他也在和唐瞬谈投降的条件。
“我知唐将军乃楚王麾下,荆南嫡系。这点小事,唐将军为何不应。”
“唐将军为将多年,当知成公英所言,句句出自肺腑,只求为兄弟们求条活路。”
唐瞬摇摇头,说道:“我楚国的规矩就是这样,投降之军,为缴纳投名状,下一场战斗,当作为先登之军,为全军开路。此规矩,唐某不能废。”
其实成公英的条件,也不苛刻。
他现在拿城内粮草为筹码,只要唐瞬愿意接纳他们投降,他就不放火烧粮。
而他投降之后,可以跟着楚军去作战,可以接受整编,但不能逼着他们的人,去当喂刀的炮灰部队。
成公英所求,不过是希望自己麾下的儿郎,不要因为投降,而被自己害死。
但是这事,唐瞬还真不敢,也没有权力去答应他。
也就在双方胶着时,王平带着韩斌来了。
“成公将军,我韩斌,允吾城太守,已经归顺楚国,我命你放下武器,和我一起归顺,不得再继续抵抗了。”
成公英苦笑一声,知道大势已去,但他还是不甘心地说了自己的条件和期望。
韩斌无奈,只能面露尴尬地看着马谡。
马谡嘿嘿一笑,说道:“行,我做主答应了。”
原本没有报期望的成公英立刻让左右扶着自己站起来,对着马谡问道:“敢问这位大人是?”
“荆州马谡。”
“好,原来是马家五常,果然有魄力,我信你。”
但马谡却说:“别慌着谢我,我也是有条件的,西凉军打散整编,进入我军后勤部队这样的安排,我可以给你做主。”
“但你成公英在金城郡,向来有些名声,后面就由你出面,为我楚国安定金城郡。同时由你出面,组织金城各地百姓,准备家书,劝说韩遂军中子弟,向我楚国投降。”
“不论怎么说,投降加入我楚国,你这边,都得缴上一份投名状吧。”
成公英听完,回头看了看跟在自己身边的西凉军,最终还是闭上眼睛,点头同意。
有了他和韩斌的全力配合,整个金城郡,安定得特别快。
除了金城郡西南角,那个夜郎自大,占据枹罕一县,就自称河首平汉王的宋建外,基本都选择了归顺士颂。
至此,雍凉北面的武威郡,张掖郡,也都在楚国的兵锋之内了。
“这个马谡,胆子真不小。”
接到陇西,金城二郡已经平定的消息,士颂正在考教一少年的学识。
武都郡平定后,他派出唐瞬,沙摩柯,丁奉三路军队,进入陇西,并确定以唐瞬为主将,马谡为监军的统军组合。
而他自己则统领剩余的部队,压到了天水郡边缘,做出一副正在休整部队,随时准备攻入陇右诸郡的样子。
按照他和贾诩的谋划,都觉得拿下本就混乱的陇西郡,应该不成问题。
却没有想到,马谡大胆的奔袭建议,被唐瞬采纳,而且还真就顺利完成,拿下了金城郡。
“马幼常和他两个哥哥风格都不一样,马玄当年擅长大局谋划,马良用兵,中正平和,只有他马谡,喜欢弄险奇谋。”
听士颂在那里感慨,贾诩心说,这不正是学的你吗?
尤其是他见士颂脸色,颇有赞许之意,便故意高声提问面前的小男孩。
“小姜维,若是你来领兵,会这么大胆突袭吗?听说诈城之时,若是埋伏的部队稍稍慢点,唐瞬都差点折进去了。”
不到十岁的姜维对着士颂和贾诩恭敬行礼。
“回禀老师,大王。此策虽险,但确实有几分把握,诈城之时,当需防备韩成这种降而复叛,或本来就是诈降之人。”
“若是我领军,诈城之时,不会带上韩成,候选二人,而是带上他们的属下,自己伪装上前诈城。”
士颂听了,哈哈大笑:“小小年纪,也敢诈城?”
“听闻楚王当年,为交州百姓,挺身而出,也是十岁左右年纪,便刺杀鱼肉乡里的刺史朱符。都说有志不在年高,小子也是敬佩楚王仁德威名,愿效楚王为民之志。”
“小家伙,倒是会哄人。”
士颂笑得很开心,也不知道让姜维跟着贾诩学习,最后会弄出一个什么样的将军还给自己。
本来他是想要把姜维带在自己身边的,结果这人啊,小小年纪就剑眉星目,聪慧伶俐,还和贾诩一样,都是西凉出身。
从来不求士颂的贾诩,这次破天荒的找士颂请求,希望让他来带姜维这个学生。
看来在真正的高手眼中,好苗子,有潜力的金子,是真的会闪光的。
贾诩都这样了,士颂只能“割爱”,但是姜维在颂卫营内的学习陪侍的任职,依旧没有撤掉,这姜维也是要在士颂身边,接受武艺训练的。
他可不想姜维最后弄成一个文官,多好一个文武双全的苗子啊,他可不想浪费了。
贾诩也顺着姜维的话,给了士颂一个提醒。
“其实小姜维说的不错,马谡和唐瞬这次诈城之所以能成,一方面是这条奇谋确实巧妙,韩成其人,的确没有什么本事。”
“二来,便是唐瞬以及麾下将士,战力强悍,若是换了其他部队,说不定诈城不得,反而陷入其中。”
说到这里,贾诩一脸严肃,认真劝说道:“我知主公看中马家兄弟,马良马谡二人,人品谋略,也属上佳。”
“但马谡之才,言过其实。决不可委以重任。或可为随军谋士,或可为监军。但,绝不能独自领军。”
士颂心里一惊,其实他是真准备再给马谡一次机会,让他去独自领军试试的。觉得马谡现在的经验,已经比历史上的经验要好很多了。
但贾诩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心思,特地给了自己这个警告。
“士颂记下了。”
既然贾诩都这么认真的说,士颂当然警醒。不让马谡独自领军,这不是自己最早的想法吗?其实又何止是马谡,自己在凉州这么顺利,又开始有点小飘了。
而后,士颂又问:“马谡说,有意让韩斌,成公英二人,率领其旧部,平定枹罕的宋建,免去他们韩家军归顺将士的先登之责。”
“他建议凉州之敌,非曹魏之臣,也非故旧叛臣,又处西北边陲,民风剽悍。与其逼迫太急,不如让他们以另外的方式表达归顺诚意。”
“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贾诩自己就是凉州人,多少还是有些乡情在的。而且马谡的提议也在理,他自然同意。
不过,他还是提出建议:“可留下王平为主将,安定金城郡,让王平带着成公英去灭那宋建即可。”
“至于韩遂家眷,一并跟着大军返回武都,和我大军汇合。”
“后面破陇右,离间马腾韩遂,他们还有大用。另外,可让人把韩遂家中女眷和年轻子弟,先送回荆州安置。”
这是贾诩的习惯,万事留个后手,要是韩遂真不顾他的这些家人,这些人也不至于留在凉州,成为可悲之人。
“就依先生。”
“对了,陇右那边最新出现的流言,进展如何了?”
贾诩看了眼小姜维,还是示意他来回答。
“现在冀城之中,杨阜和赵昂二人,说是已经断交。”
“传言是杨阜病愈之后,带着一批人,依旧投入韩遂麾下。明面上没有官职,只是韩遂私人幕僚,但实际上都知道,他已经成为韩遂心腹。”
“另外赵昂那边,则被马腾提拔成为了凉州别驾,顶替了原来杨阜的官职,以赵昂为核心,也聚拢了一批陇右豪杰,为他们马家效力。”
“更听说,赵昂的妻子王异,和马超妻子杨氏,义结金兰,情同姐妹。靠着这个关系,马超对赵昂也十分信任,马家军中,各项军粮补给之任,都交由赵昂负责。”
士颂嘴角一笑:“动作倒是快,演得倒也像模像样。”
“马腾韩遂争取陇右人心,定然产生裂痕,等陇西,金城二郡陷落的消息传过去后,就让他们行离间之计吧。”
姜维还未退下,伊籍便走了进来,现在蒋干跟着杨修去了陇右未归,传递情报的事情,又交给了伊籍。
“大王,淮南那边,最新消息。”
士颂拿着情报走到贾诩身边打开,看完之后,不禁失笑。
“这流言蜚语,没想到,还能有这种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