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相信如健你有能力可以抵挡住他们,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将自己一家大小置身于危险之中不值得。
马大宝说完这句话后顿了顿继续说道:在修好条水泥路前,无论他们搬不搬走,我都要出手剿灭掉这些人才能心安。
见到马大宝如此决心,郑如健也不再反对,顺着这话题说道:那马叔有了剿灭这帮人的计划没有?要做到悄无声息地灭掉这帮人,也是不容易。
马大宝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些年你每年给多出来的钱财,我全都用来培养了一批暗卫,也是验证一下实战能力的时候了。
他们如果搬走,我选择在途中分批干掉他们。如果不搬走,那只能在灭掉他们后制造他们是反贼的表象了。朝廷知道他们是反贼,也相信也不会太深究。
朝廷势力、圣上自己的暗士、太子那边的势力,相信只要做得干净一点,秦王也很难怀疑到我们身上。
不过就算知道了又如何,最坏的也只是暗地里反面而已。早就在他派人暗杀公主的那一刻,我们两方就已经是敌人了。
郑如健点了点头也觉得马大宝说的是,只不过自己一直以来都顾忌着秦王和自己公主夫人都是亲姐弟关系。做得太绝,公主会不会伤心难过?也是自己在考虑的重要因素。
广谷村这边的人让我来处理,田高庄那边,到时动手的话,先通知一下我。到时我给你一些药粉用,应该能让我们这边减少人员的损失。
马大宝点头答应道:可以减少人员损失就再好不过了,培养这一批人可是花费了我们不少精力和金钱呢。到时我会提前两三天派人过来通知你!
至于广谷村所有的消息,我让人和你这边的杨明交接,交给你来处理。
嗯!郑如健点了点头……
时间很快就到了正月初五,户县县衙的人也在这一天开始上衙,郑如健早早来到了县衙点卯。
如健,你可真早到啊!韩文理教谕一脸笑意春风。
韩教谕晨安!郑如健回了一礼后,见还没有什么人到就和他聊起了闲话:今年春闱就要开考,我们户县十二名考生有多大把握呀?
韩文理捋了捋自己的胡子,微笑着说:能有多少人高中可不好说,不过陆成伟、张国光这两位,正常水准下问题不大。
这一届会试只取八十六人,如果一个县能有两名考中进士,也实属是不错的成绩了。韩文理作为一个县的教谕,自然也是功不可没。
郑如健向韩文理道喜:那就提前恭喜韩教谕了,祝学子们都能金榜题名。
不敢当、不敢当!谦虚的韩文理连忙摆手:这一日未考,都是未知之数!况且就算他们高中,郑驸马你也同样是功不可没啊!没有你,户县的图书馆就不能修建成,他们也不能找来这么多试题练习。
一大早,你们在聊什么聊得这么开心?陆华明主簿走了进来……
郑如健笑着回道:我们正在说春闱的事情呢!今年,我们县的学子机会很大,可能会被朝廷嘉奖了。
陆主簿点头赞扬道:去年我就说过我们县的学子比过往都要优秀。我族侄陆成伟就不说了,像张国光、关志斌这两位作的诗赋都很有灵气,而在策论方面更了不得,之前有关洪涝治理的策论,他两人都得到过圣上和宰相点名称赞。
我估计今年春闱,我们户县少说都能有四到五名能高中。如果带上经常来我们县图书馆温习的那些学子,八位高中进士是少不了。
郑如健哈哈笑道:陆主簿你比我们韩教谕的信心还要大啊!
陆华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老韩身为教谕自然是需要谦虚一点,不然被传到外面去就不好了。
而我没他那层身份,自然也就实事求是了。古老先生私下和我说过,如果以上届的科举作为参考,我们县少说都有一半能高中呢!
什么一半高中?这时卢县令和宋县丞、高县尉在前面,后面跟着六房几个主事人一起走了进来。说话的自然是卢县令。
说的是今年的科举,我们县的学子能有一半人高中。韩教谕和陆主簿不出声,那只能郑如健来回答了。
卢献荣信心十足的点了点头:我们县一半高中问题不大。作为县令,卢献荣自然了解过自己县内的学子水平,而世家的身份,也能比县衙其他人更清楚整个大夏朝今年科举的情况。
他的估算,无疑要比韩教谕和陆主簿更为准确。
不过卢县令说完这句话后,又补充道:虽然希望很大,但也要做好预防意外发生。这就要辛苦韩教谕你了,既要督促学子不要懈怠,也不能让他们过分紧张。做到松弛有度,正常发挥平常水准就足够了。
在场所有人,有过科举经历的不少。但真正考中过进士的其实只有卢献荣县令一人而已。
无论学识,还是考科举经验,卢县令都可以说是县衙里面最顶尖的存在。
韩教谕连忙向卢献荣作揖,表示受教了!
卢献荣还了一礼后接着说道:今天第一天上衙,大家也不用太过苛刻自己和下属。如郑顾问所说,先适应适应节奏去除假期后带来的惰性,以便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等下大家通知其属下所有人,午时县衙将会在福满楼设宴宴请大家。
高县尉笑道:今年我们县衙终于也学郑驸马家作坊那样,每年开工第一天,大家就一起吃个开工宴啦!
兵房梁进声附和道:那高县尉,这开工宴,你到底喜不喜欢呀?
这还用说吗!有得吃自然是喜欢了。高县尉毫不客气的说道:更何况这是去福满楼吃,平时一个月都去不了几次呢!
卢县令气笑了:高将军你的奉禄和我也差不了多少,如果是正常吃法,天天在福满楼吃也够钱付账啦!
梁进声代为解释:卢县令你有所不知,高县尉每次去福满楼都要点最贵的酒满堂香。以一斤五十文钱,一次二三斤来算,还真是吃不了多少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