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0、德米特瑞斯-扎林
德米特瑞斯-扎林(demetrius Zaarin),帝国元帅。
他是如何成为帝国元帅的,这个过程知晓的人并不多,哪怕是在帝国高层也只有皇帝帕尔帕廷在内不到十个人知道。
他原本是科洛桑星球本地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经过了非常平凡的求学生涯,之后进入银河共和国科学理事会,成为一名科学家。
扎林的科研天赋其实谈不上有多么的出色,只能说是优秀,却远谈不上天才。但是他却有一个特质,是别人难以企及的——在学生时期,他就展现出了非常卓越的沟通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
这个在钢铁直男扎堆,各种怪癖层出不穷的理工类学院当中非常稀缺。而且他为人谦逊温和,情商非常高,跟每个人都能很好的相处,同时他又有很好的口才和人格魅力,因此在他身边始终都聚集着不少伙伴。
他能够以普普通通的成绩进入银河共和国科学理事会,也正是因为他组织的学生科研项目在年度评审中获得了最高评价,他组建的团队被作为典范推广,从而引起高层注意。此后他凭借出色的协调能力,在多个大型科研项目中崭露头角,逐步进入帝国科技核心圈。
克隆人战争期间,银河共和国遭遇了当时分离主义核心成员之一——黎明星球的幽灵战机,这种隐形战斗机在战争初期给共和国舰队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甚至可以说,在多次战役当中银河共和国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们的战斗机编队完全无法对抗隐形的幽灵战机,从而失去制空权,导致主力舰被黎明星球的轰炸机编队肆意轰炸。
因此,如何应对隐形战斗机,以及如何发展自己的隐形战斗机,这就成了银河共和国科学理事会的重要项目。
德米特瑞斯-扎林的科研团队自然也把隐形技术作为自己的攻关重点。
这时候,在得到了大量的财政支持后,德米特瑞斯-扎林的天赋终于得以发挥出来,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攻克的诸多难题,研发出了一种基于护卫舰级别战舰的大型隐形装置。
这种技术最初被应用在一艘叫做“沃尔克尼克斯(Vorknkx)”的cR-90护卫舰上,因此被命名为“沃尔克尼克斯计划(Vorknkx project)”,简称V计划。
这个项目很快就得到了时任共和国议长希夫-帕尔帕廷的关注。在考察V计划的研究进度之后,希夫-帕尔帕廷决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推动隐形护卫舰的建造,他认为一旦能够量产隐形护卫舰,那么对只有隐形战斗机的黎明星球来说,将会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再加上此刻德米特瑞斯-扎林出色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很好的个人魅力,以及他表现出来对帕尔帕廷个人的忠诚,这都让帕尔帕廷对这个原本非常低调的科学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德米特瑞斯-扎林,堪称隐形战舰之父。
不过V计划虽然成功,但以当时银河共和国走的技术路线,要实现护卫舰的隐形必须使用一种叫做西提格水晶(Stygium crystals)的稀有矿物。这种矿物产量极少,而且开采成本极高,主要分布于外环星域的几颗荒凉行星。
更糟糕的是,古代西斯帝国对这种矿物进行了大规模的开采,主要用于西斯的黑暗仪式,或者用于光剑的制造当中,因此这种水晶愈发稀少。这使得大规模列装隐形护卫舰变得极不现实,即便技术成熟也难以突破资源瓶颈。最终,银河共和国用隐形护卫舰来对抗幽灵战绩的计划还是没能实现。
德米特瑞斯-扎林意识到,必须寻找替代材料或重构隐形原理,否则V计划将止步于原型阶段。
于是他转而寻找西提格水晶的替代品,最终他选择了一种名为“希布里迪姆合金(hibridium)”的新型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储量更丰富,且具备优异的折射与吸收雷达波特性。但缺点是这种合金实现的隐形效果是双方面的,也就是说,对敌人隐形了,对自己也隐形了,而且非常不稳定。
不过这时候,克隆人战争已经结束,在战争过程当中,银河共和国也逐渐开发出了由大型主力舰反隐,引导战斗机编队进行作战的战术。这种战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隐形技术对共和国舰队的威胁已经降低了许多,所以对于V计划的实现,军方就不那么热衷了。
在银河共和国改组为帝国的过程中,八面玲珑的德米特瑞斯-扎林第一时间就坚定的站到了帕尔帕廷这边,这让原本就非常赏识他的帕尔帕廷更加欣赏这位卓越的科学家,将他提拔成为帝国海军上将。
不过哪怕此时已经春风得意,但德米特瑞斯-扎林依然保持着非常谦逊的态度。他并没有身穿白色的海军上将制服,而是依然穿着标准的灰色海军制服,只是佩戴上将的胸章而已。
在别人问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也只是很谦虚的说自己并非真正的一线将领,上将之位只是皇帝陛下的鞭策而已,不敢居功自傲。这又让他赢得了更多的赞誉。
后来,德米特瑞斯-扎林离开了V计划项目,转而组建了一个“次世代先进战斗机”的科研团队,致力于研发更加先进的战斗机。
目前银河帝国的主力战斗机——tIE高级x1战斗机,就是德米特瑞斯-扎林团队的研究成果。他还主持了包括tIE复仇者战斗机在内的更加先进的战斗机研发计划,所以他在帕尔帕廷心目中的地位愈发稳固。
因此,无论是处于制衡军方势力,还是培植自己的技术嫡系,德米特瑞斯-扎林都成为帕尔帕廷不可或缺的棋子。
所以,顺理成章的,他被帕尔帕廷选为了十二位帝国元帅之一,直接踏上了人生巅峰。
后世第四帝国的历史学家对于德米特瑞斯-扎林的研究始终都难以理解,因为无论是从个人性格来说,还是从仕途发展来说,扎林都没有任何理由背叛帕尔帕廷。
他忠诚勤勉、步步高升,始终以帝国科技发展为己任,且深受皇帝信任,位极人臣。他出身平民家庭,也没有什么利益纠葛,帕尔帕廷对于他来说是有着知遇之恩的。
所以,哪怕是帕尔帕廷遭到刺杀,之后重整帝国情报局,加强艾萨妮-伊萨德的权力,在核心圈发起白色恐怖的时候,情报局各级官员也都从未正眼看德米特瑞斯-扎林一眼——因为谁背叛了他都不可能背叛!
而且退一万步说,哪怕他要背叛,这么一个平民出身的技术人员,能掀起多大的波澜?他手下有几个军团?有几支舰队?
但是结果,却是这个绝对忠诚的帝国元帅,掀起了一场从银河共和国有史以来开始算起,堪称最为严重的一场叛乱,并且最终把已经半只脚踏进棺材的银河帝国一脚踹了进去,还钉上几根棺材钉。
其实德米特瑞斯-扎林的叛乱,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他跟帕尔帕廷理念不合而已。扎林认为,正是帕尔帕廷的统治,才会导致银河帝国一路败退,最终面临灭亡。
而同时,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野心,也是没有任何人能够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