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卷王中的佼佼者,林风回营都来不及歇脚喝口茶,便又带着人出发巡察耕田。她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些蝗虫卵,心中有数再做决断。沿路一片赤地,入眼所及无半点绿色。
天地苍茫荒凉,连空气也笼罩着死寂。
林风赶来的时候,田中已经有人。
即墨秋蹲在田埂附近,左手上空悬浮着一抔淡褐色细长米粒,米粒整体椭圆形。这些米粒长度不及两分,瞧着像是舂米没干净彻底。
自家主上双手环胸站在他身后侧,二人正交谈着什么。林风大老远就勒紧缰绳,下马步行。沈棠隔着老远就发现林风行动了,扭头对她道:“令德怎么不在营中歇个半日?”
林风收到诏令快马加鞭赶回,路上休息不好,回来也没多喝一口茶,马不停蹄举着工牌就打卡上班,这让习惯带头加班的沈棠也感觉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苛待了宝贝心肝。
“心中惦记着即将发生的蝗灾,心中躁动难眠。横竖歇不着,还不如早点来看看。”
托了褚曜给打的鸡血,林风目前的状态酷似大半夜吨吨三四杯某奶茶又喝了好几勺蛋白粉,恨不得跑个几万米发泄掉多余精力,哪里还睡得着?她不努力,猴年马月有泥塑?
林风走近行礼。
视线扫过即墨秋掌心漂浮着的一团东西,不由“呀”了一声。凑近了才看清这一团哪里是什么细长米粒啊,分明是一团虫卵!虫卵个头比林风见过的要长半分,颜色也更浅。
定睛细看,有些虫卵已经有孵化症状。
林风:“这些都是从田中抓出来的?”
“嗯,虫卵太多了,才命人翻了小一厘的地,便抓出这么多,不少虫卵藏得还深。要不是近来天气变化反复骗一部分虫卵孵化爬出来了,更难抓。”即墨秋控制神力,将这一团拳头大小的密密麻麻的虫卵送到林风跟前,方便她能更仔细地观察,“我也试过放养蛊虫。”
即墨秋预判了林风的问题。
蛊虫这玩意儿,整个康国就即墨秋跟她玩得明白。她自然知道虫卵也是蛊虫饲料原料之一,蝗虫卵这种个头大还营养丰富的虫卵更是蛊虫最爱。林风偶尔加班来不及给蛊虫投喂饲料,便将蛊虫丢去自个儿名下的官田,让蛊虫去官田吃自助,将蛊虫养得肥头肥脑。
“放养蛊虫效果如何?”
“被毒死了。”
谈起这个,即墨秋语调有些幽怨。蛊虫说好养也好养,说难养也非常难养。他本想让蛊虫饱餐一顿,谁晓得都被蝗虫卵毒翻了。蛊虫这种东西居然还能食物中毒,这不离谱?
林风不用追问都知道即墨秋损失惨重。
这种痛只有养蛊人能明白。
她宽慰即墨秋想开点。
“……过山峰都有被同类毒死的时候。”
蛊虫会食物中毒似乎也能说得过去。
“……过山峰都没我放出去的这批蛊虫毒。”即墨秋试了不止一种蛊虫,有毒无毒都试过,其中还有专门用毒蛇毒腺当食物养大的蛊虫,居然也被毒死了。由此可见,这些蝗虫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是任由它们孵化形成规模,对整个环境产生的破坏不可估计。
这些蝗虫卵不同寻常。
“连虫卵都有毒,尚是幼虫就能将蛊虫都毒死,这也基本杜绝大肆养殖鸡鸭鹅对付蝗灾的可能。”万幸,康国治理蝗灾也不全靠这些牲畜,他们有的是手段。康国各州郡县户曹内卷都内卷出花了,利用言灵治理蝗灾虫灾才是拿手好戏,而这恰好是即墨秋的弱项。
嗯,也是林风的强项。
“贼子用心险恶,此举必叫后世唾弃。”她嫌恶拧紧了眉头,两方势力干仗归干仗,何必牵连无辜?中部盟军这种行为损人不利己,完全是揣着打不过就同归于尽的心思啊!
林风发泄了情绪,想到另一个致命问题。
“这些虫卵会不会污染耕地?”
沈棠发愁道:“移栽过来几株仙人掌,一个时辰都没有撑过去就死了。我让杏林医士取了虫卵密度较大耕田的土,用净水反复淘洗过滤,再将这些净水拿去投喂了鸡鸭鹅。”
呵呵,结果都不用多说。
几只倒霉的鸡鸭鹅陆续出现强烈不适症状,不是突然发癫就是浑身抽搐吐白沫。这点发现险些让沈棠等人猝不及防,也让林风动真肝火:“如此说来,这耕地都不能用了?”
沈棠点点头。
林风如遭雷击。
于私,这事关她的圆满仪式啊!
于公,这些耕田都要重新分配的。
或重新分配给本地庶民,或用来嘉奖有功兵将。现在这些耕田都被虫毒污染,日后还有蝗灾霍乱的可能,康国打下这些地方相当于背上负资产。负资产越多,距离破产越近。
林风不过瞬息就意识到事态严重性。
中部盟军只祸害这些耕田?
不见得吧,人家纯纯损人不利己。
康国打下来一块地,中部盟军撤离前都要将这块地盘祸害了。自己用不了也绝对不便宜康国一分!这一认知让林风绝望闭眼,跟这种癞子打仗,真是跟被屎黏上一样恶心啊!
林风能容忍圆满仪式受阻——圆满仪式难度太大了,大到林风这般要强之人都揣上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乐观心态——但她不能容忍天下大势被破坏:“这一帮畜牲!”
要不是自家主上在这儿,林风大概率要破了涵养,开口问候中部盟军祖宗十八代了。
_(:3」∠?)_
不到十岁混军营的她,词库相当丰富。
多年涵养让她在这方面有着惊人的克制力,早年几次破功,她还主动修习闭口禅消罪免灾。如今成年,定力涵养强了不止一点点。这般都被刺激到险些破功,可见有多愤怒。
“倒也不是没有挽救的机会。”
沈棠在林风来之前就跟众臣开过会了。
为此也想了几种解决方案。
其中一种是迁徙人口,将毒田附近庶民迁到其他地方。西南大陆持续改造的话,耕田面积应该能增加不少,各地方还能开发其他支柱产业,缓解人口暴增带来的压力,只是治标不治本。中部地区跟西南地区民俗民风不同,强行迁徙融入只会增加冲突兵变的可能。
不是不想迁到西北大陆,只是西北大陆这些年政局趋于稳定,民间安居乐业,生活条件好了可不就开始造人?只要外在条件能跟得上,往后三五十年都是人口增长黄金时期。
商议过后,毙掉了迁人口的提议。
这个提议弊大于利。
最佳方案还是以中部大陆为经营基石。
有人乐观派,不主张大家伙将情况往最糟糕想,凡事可以往好处想想:【以盟军如今狗急跳墙的丧家犬作态,不过是秋后的蚂蚱。他们未必能祸害全部耕地。吾等不妨将此事公之于众,合理利用民愤掣肘他们的诡计!】
激发民怨,盟军与其诸国不敢明目张胆。
也有人不赞同这个观点。
凡事往好处想的本质就是指望敌人能有良心,不将事情做绝,属于让渡斗争主动权。
敌人要有良心,能打成眼下局面?
当即便有鹰派出面驳斥。
【不对不对,唯有君主治国爱民重民,民怨才可上达天听,动摇政事,使士大夫知警省而重之。诸君观盟军近来做派,可有丝毫爱重黎民?他们视黎民众生为蝼蚁,区区蝼蚁再有怨愤也无法让他们惧怕!】激发民怨不是个聪明招数,最后还可能被盟军倒打一耙。
民怨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不好,还可能将自个儿割伤。
一时,文武都犯了难。
商议结果就是不能轻易迁人口,两地相隔千山万水不知要累死多少人,即便活着抵达目的地,外来人也会跟本地人口产生冲突,不利于治理;人口留在本地,待康国统一,可以由王庭出面调度食物资源,让食物富裕地区跟中部这边形成互相扶持的关系,这也有助于中部各地更快融入康国。这提议照样被人喷了。
说这话之前怎么就不过过脑子?
君不知中部大陆有多少人口?
康国横空出世之前,西北西南两地人口都有外流趋势,难民逃难首选都是往中部逃。要不是难民腿脚不便,没什么好的代步工具,他们能逃都逃光了。中部盟军人才济济,这也跟他们人口多有关系啊。田多,粮多,政局相对稳定,跑过去的人才有机会繁衍生息。
生的人多了,养大的人多了。
自然,里面出人才的概率才大啊。要不是这样,中部盟军上哪儿摇这么多人打康国?
平日都见不着影子的将才,一个个不要钱地往外冒,跟韭菜一样,杀了一批老头还能冒出一批老头。这些都是经年累月下来的积淀!
没有足够人口出不了这些积淀。
【那说怎么办?】
【迁也迁不走,留下来也养不活……】
一群从乱世杀出来的人头回萌生善人竟是我自己的念头。不是他们三观多正,纯粹是对面太过下三滥,什么反人类招式都敢用啊。
【倒不如见招拆招?】
顾池瞥了眼一直稳坐钓鱼台的褚曜。
自从某人文士之道一步至臻,顾池就将这位同僚当成风向标。甭管多大的事情,只要褚无晦还能坐得住,那就意味着这件事情还没坏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知道褚曜没有主动献上答案不仅是自晦,也是为了其他同僚好。什么事情都让他掏答案,其他人吃干饭吗?
沈棠心中隐约有苗头:【见招拆招?】
【耕田有虫,那便灭虫,耕田有毒,那就解毒。】既然虫卵可以焚烧,虫毒自然也能想办法解了。顾池这个设想很是大胆,当即便有人提出疑问——可想过耕田面积多大?
即便医署或是户部针对虫毒研制出了解药,如何泼洒解药又成问题——康国愿意动用兵马去干这事,老天爷也不给他们充足时间!
一人一天能泼洒多少土地?
解药多久能生效?
退一万步说,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他们也要耗费时间确保耕田确实没问题了才敢重启春耕作业。否则的话,庶民累死累活数月,作物根系往下延伸吸收残余毒药,不就嘎了?
效率再高,此事也可能持续数年呢。
这时,沈棠抬眼看了一眼天空。
她注意到好几人也做同样的动作。
交换眼神,君臣默契让答案尽在不言中。
康时:【诸位同僚一番阔论让我茅塞顿开,我想到一位能胜任此事的人。秦少师或能解决眼下困局,太史局可影响一地天时!】
【您的意思是?】
康时道:【将解药混入云团。】
雨水本身也能稀释泥土中的虫毒。
他没有提议增大降雨量也是因为中部地区本就雨水丰润,各国在水利方面也不是多么上心,贸然增大降雨量,担心中部水系吃不下,弄巧成拙引起洪涝反而不美。再者,雨水稀释掉的虫毒也会污染地下水,危害岂不是更大?
众人瞬间茅塞顿开,更多的是震撼:【……将解药混入云团,随同降雨一起落下?】
这一招确实解决了撒解药的人力问题。
效率更是高得惊人。
【……此举要是可行的话,是不是说以后有什么除虫药也能这么干?】当即就有人举一反三了,眼睛一个比一个明亮。言灵居然还能这么用?实力高的武胆武者是可以飞上云端的,不愁无法将解药送上去,而太史局在制造云团以及拦截云团降雨方面也经验丰富。
【妙啊!】
帐内此起彼伏妙妙叫。
【仅从这方面来看,也不是非得太史局。】一直不太爱说话的云策难得开口,在一众武将中显得突兀,【也可令将作监制作一飞物,辅以花浇之形,不也能快速喷洒解药?】
太史局下雨很难精准控制下雨范围。
万一解药对人体有危害呢?
而他的提议,效率虽不高,可精度高啊。
让那玩意儿一边飞一边甩解药。
甩得再远也远不到哪里去。
众人:【将作监何时有这种飞物了?】
将作监再厉害也不能短短几日就搞出符合云策设想的成品,最卷的卷王听了都摇头。
云·将作监编外成员·策:【事在人为。】
不问问怎么就知道不行了?
将作监一定要蹭上这份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