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业本在童子的惊呼声中合拢时,刘镇东发现四周突然变成窗明几净的学堂。他手握的扫帚变成戒尺,璇玑仙子的星纱化作砚台,连混沌海都成了墨池中荡漾的涟漪。
\"此处...在重演启蒙之礼。\"璇玑仙子发现自己的巡查道印,变成蒙童描红的字帖。
学堂正壁悬挂《混沌霸天诀》的扉页,但内容已改写为蒙学课本。太初道尊的创世记载,成了\"天地玄黄\"的启蒙韵文。
晨读惊变
寅时晨钟敲响时,整座学堂突然活了过来:
凌云子发现他的剑诀变成《剑器启蒙》的课文,每式剑招都需按\"永字八法\"书写;
妙音仙子更惊恐地看见,她的琴谱被改编成《乐经》注疏,每个音符都需标注训诂;
最可怕的是,梅修夫妇的情缘道果,竟成了《童蒙养正》的案例教材。
\"这是要将大道...驯化成蒙学?\"守拙老人颤抖地捧起《易学发蒙》,发现卦象被简化为童谣。
朱批天道
当众人困惑时,戒尺突然自主飞起,在虚空划出朱红批注:
\"道法自然\"旁批: 语句空疏,重写!
\"万法归一\"侧注: 概念模糊,详释!
\"情缘天定\"尾评: 有违人伦,删除!
朱批所过之处,修行千年的道境开始退转。凌云子的无上剑心,竟变回幼年握木剑的笨拙;妙音仙子的天籁琴魂,退化成稚子击瓦缶的杂乱。
破蒙之悟
危急时刻,刘镇东做出一件逆天之举。他不仅不抵抗蒙化,反而将混沌道心沉入蒙学课本:
\"既然要蒙,何不溯蒙昧之源?\"
道心在《千字文》的笔画间,看见太初道尊开蒙时的景象——当年道尊初掌天道时,恐大道精微难传,故将混沌至理简化为蒙学韵文。不料这份\"教化执念\",在时光中化作了禁锢思想的学堂。
\"师父...您也曾为传道而简道?\"刘镇东在蒙学本源中读到道尊的遗憾。
蒙慧之海
受此启发,众人开始重悟蒙学真谛:
凌云子以木剑为笔,在沙盘上重演\"剑\"字从甲骨到楷书的演变,悟出剑道本在形意之间;
妙音仙子击缶而歌,从《击壤歌》追溯到《乐经》本源,悟出音律贵在天然;
梅修夫妇更从《诗经》\"关雎\"篇,重识情缘发乎本心的真谛。
当众人突破蒙学表象时,戒尺突然迸发智慧之光。光芒中浮现三位启蒙先师:
开蒙天尊手持《说文》,肃然道:\"蒙以养正,圣功也!\"
发智道君展开《尔雅》,温言说:\"启蒙非禁锢,乃授人以渔!\"
明理元君挥动《启蒙图》,笑曰:\"蒙学贵启疑,非强记诵!\"
三师联手点化,蒙学课本突然立体展开,字里行间飞出无数智慧之蝶。
蒙昧之战
然而就在悟道时,学堂突然阴暗。窗外涌来三位蒙昧使者:
死记使者捧着《标准答案》,冷喝:\"背熟即可,何须多问!\"
硬背使者举着《考试纲要》,厉声:\"考什么学什么,休管其他!\"
禁锢使者敲着《教学大纲》,怒斥:\"超出范围,即是异端!\"
三使联手布下\"应试牢笼\",要将所有灵性思考格式化。
启蒙真火
危急时刻,刘镇东引领众人点燃\"质疑之灯\":
他以戒尺为剑,劈开《标准答案》的枷锁;
凌云子用木剑挑破《考试纲要》的局限;
妙音仙子更击缶高歌\"学贵有疑\"的破蒙之曲。
当质疑精神觉醒时,太初道尊的虚影在学堂显现:
\"善哉!昔日恐道难传而简之,今见尔等破简见真,方知启蒙真义在'启'非'蒙'!\"
新学堂观
道尊执念消散时,学堂突然化作智慧森林:
- 每棵树都是活的知识点
- 每条溪流都是思考的轨迹
- 每只飞鸟都是灵感的化身
学子们不再是背诵经书的傀儡,而是探索真理的旅人。刘镇东的戒尺变成引导之手,指向森林深处未知的秘境。
学海无涯
然而当新学堂建成时,森林尽头浮现更大的书院轮廓。书院门匾上写着:
\"蒙学既破,可敢入书院?\"
门缝中飘落的试卷上,墨迹未干的策论题目赫然是:
\"论大道至简与至繁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