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你看陛下当朝,可有大臣可以独揽朝政,虽然严嵩受宠,可是还有徐阁老入阁牵制,还有吴山吴尚书、杨博等人在朝堂形成一股力量。

要想朝堂保持稳定,非两派可以驾驭,而是要形成一个三角关系。”

说道这里,魏广德不知不觉把后世的“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论搬了出来。

“如果朝堂上重臣只分成两派,届时会出现什么情况,那就是左右倾轧,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陛下虽然常居西苑,可是依旧可以对朝廷如臂使指,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严首辅实力最强,徐阁老实力次之,徐阁老为保持和严首辅的抗争,只能拉拢吴山、杨博等第三方实力。

看似还是两派争斗,可实际上却代表稳定,任何一派都不能力抗另外两派的压力,这就是其中的精髓。

任一一方提出的策略不对,自然就会遭到另外两股力量的反对,不管争斗的是什么,至少都能代表绝大部分大臣的看法,这就能保持朝堂的稳定。”

魏广德说完就闭上嘴巴,裕王则是在皱眉深思,连带着殷士谵和张居正也是若有所悟的样子。

好在,这个时候的王府里的属官们,都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朝堂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派系,如果有那也就是张居正所在的徐阶派系。

可是在这里,他们三人头上都顶着的帽子却是:裕王的潜袛之臣。

这时的三人,都还是以教导裕王为第一目的,还没有为自己的利益进行考量,否则魏广德的话怕是立马就会遭到反噬。

当然,如果高拱在这里,魏广德就绝对不会说出这些话来。

好半天,裕王才支支吾吾的说道:“善贷的话很有道理,孤还要回去好好想想,太深了。”

裕王能理解就好,这也是魏广德为将来可能面对高拱一言堂而提前准备的伏笔,至少到那个时候,裕王应该不会无条件信任、支持高拱才对。

裕王的话也唤醒了还在沉思的殷士谵和张居正,两人都微微点头。

“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张居正嘴唇微动,念出《后汉书》中的一段话,这其实就是三足鼎立的出处。

之后,殷士谵也开口说道:“善贷的话很有见地,不过,我觉得,善贷是不是和宫里联系下,问问陛下是否对礼部和吏部尚书已有人选。”

殷士谵这话,自然就是要他们面对现实了。

嘉靖皇帝已经拿掉两个尚书,而这两个位置自然不能长期空悬,必然要安排人上任才对,可是派谁出任,这才是关键。

现在已经不是说为谁争取机会上位,之前魏广德就说了,貌似这次嘉靖皇帝是有备而来,或许陛下心目中已经有了人选。

在这个时候,自然就不要乱伸手了,免遭陛下忌。

“对,正甫说得极对,若父皇有了人选,我们就要全力支持才是。”

裕王这时候开口接话道。

魏广德点点头,“臣知道了,下去就问问。”

就在裕王府中还在商议的时候,头发花白的严嵩正慢慢走入永寿宫大门,他手里捧着一份奏疏。

这样的情形,永寿宫门前的小内侍倒是很惊讶,什么奏疏还用当朝首辅大人亲自送来,怕是又有军国大事发生了吗?

按照惯例,外廷的奏疏可都是走司礼监的,不会直接被送到御前。

只有在永寿宫里呆的时间比较长的太监、内侍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应该是严首辅有密奏给皇帝,毕竟可没有边关告急的消息传来。

大明的官员,正常的上奏流程就是把奏疏送交到通政使司,这样的上奏是公开的,通政使司会抄录一份存档,原件本应交司礼监呈送御前,只是这样的题本制度后来被改成内阁票拟制度,已成惯例。

但是除此以外,官员还有上密奏的一个方式,这就是直接送到皇帝手里。

接收奏疏的不止有通政使司这个衙门,其实京官会把密奏投入会极门,会极门也会把密疏情况登记在案再转呈至内廷文房会将它们快速的送到司礼监进行处理。

不过这都是对普通大臣的接收奏疏的程序,对于内阁阁臣来说,“内阁密揭,用文渊阁印缄封进御,左右近侍,莫能窥也。”

内阁阁臣有一套独立的密奏制度,进呈密疏可以不用通过宦官的司礼监和文书房之手,而密疏一般都是留中不发,所以明史中有载,“故事,阁臣密揭皆留中。”

所以,在后世的历史教科书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清朝雍正皇帝创设“密折制”是为密折制度之滥觞,其实并不正确。

雍正皇帝创设“密折制”只是把地方官员的密奏进行加强,在明朝时期,地方官员上密奏其实效果等于无,因为密奏送入京城后还是由通政使司接收并抄录存档,只是不送入内阁而是送内廷文书房,缺乏保密性故而很早就被外臣所放弃。

而京官,特别是内阁阁臣,还是有密奏入宫途径的。

随着严嵩走入永寿宫大殿,很快,殿中侍立的宫女内侍就被赶了出来。

陈矩站在大殿大门前,这时候也有点不知所措。

那些从殿里出来的宫女内侍,都跑到殿前广场上,隔着大殿远远的,而陈矩这会儿就站在殿门前,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随着他们也远离大殿。

就在左右为难的时候,殿门前出现一个老迈的身影,黄锦也一步步从大殿中走出。

到了殿门前,伸手开始关闭殿门。

陈矩立即上前,和黄锦一左一右关好殿门,黄锦扭头看了眼陈矩,微微点头,随即意味深长的吩咐道:“你就在这里守着吧。”

说完话,黄锦就走出几步,坐在殿前台阶上。

黄锦离开殿门背对着他坐下,陈矩只好站在殿门前,像殿前将军一样站的笔直。

适才关门的时候,陈矩还能看见里面的情景,只不过毕竟这里距离皇帝和严嵩的位置有些远,里面的谈话也是断断续续听不清楚。

陈矩总觉得黄锦先前吩咐自己的时候,那眼神有些深邃,这还是陈矩第一次看到黄锦也被嘉靖皇帝叫出大殿,也不知道严首辅到底要给皇爷看什么样的密疏。

站在大殿门前,陈矩凝神静气,大殿里嘉靖皇帝和严首辅的对话,只言片语似有若无飘入他耳中。

虽然知道这是大忌,可是心中好奇心大盛下,陈矩微微朝后退了小半步,后脚跟甚至都轻轻碰到殿门下方的门板,这才作罢。

他站在殿门靠中间的位置,两扇殿门虽然关闭可也有一条细小的门缝,到了这个位置,殿里二人的对话稍微听得清楚些,不过依旧断断续续的。

也就是发音较重的词句才能听到,而一些较轻的就听不真切。

也即是黄锦让他在殿门前守着,不然陈矩纵然有一百二十个胆子也绝对不敢偷听里面的谈话。

下午的时候,陈矩接到魏广德派人送来的条子,只是稍微想了想就点头赴约。

在永寿宫里太监轮换的时候,陈矩下值,抽空给黄公公请了个假,这才离开西苑,先去司礼监干爹高忠那里走了一遭,这才施施然出了宫门。

走不多远,高忠就看到李三所驾驶的马车,随即上去,扶着车辕就跳了上去,掀开车帘钻入车厢中。

在陈矩上车后,李三就挥舞着马鞭,“趴”一声翠响,马匹吃痛下拉着马车顺着长安街缓缓前行。

“陈大哥,今日冒昧相约,实在有些事儿不得不问问。”

马车里,魏广德和陈矩相对而坐,随着马车的颠簸,他们身体也是轻轻的摇晃着。

“什么事儿?”

陈矩好奇问道。

这几天,宫里可没有关于裕王府的事儿发生,而且现在景王已经离京,裕王的位置稳如泰山,按照之前他和魏广德所说的,现在的裕王只要稳就够了。

在陈矩面前,魏广德也懒得拐弯抹角,直言道:“最近两日,陛下让吴山尚书冠带闲住,又让吏部尚书致仕,听说刚才吴尚书的请辞奏疏已经递交上去了。”

“吴鹏的致仕文书递上来了吗?”

陈矩笑笑,随口问了句。

“已经递送到通政司了。”

魏广德答道。

“那你找我是为的何事?”

吴鹏难道是裕王府在严家埋的暗桩?

听到魏广德说吴山和吴鹏的事儿,吴山那样的人,肯定不可能靠向裕王,就算裕王名分已经基本算是定下来也不会,而吴鹏就不好说了。

外人都道吴鹏是严嵩的人,难道裕王府.

魏广德发觉陈矩脸色有异,虽然不知道他想到什么,可还是急忙解释道:“不是,殿下其实是想知道,陛下是否有二尚书的人选。”

听了魏广德的话,陈矩脸色更加怪异,倒也明白过来,刚才自己想差了。

想想也是,吴鹏怎么可能是裕王府的人。

“魏老弟,哥哥在这里说句不恰当的话,裕王殿下想要掺和这些事儿,伱应该给挡住才对,怎么能让他牵扯进朝堂里去。”

只是沉默片刻,陈矩就开口说道。

魏广德明白陈矩的话有道理,可是裕王也不得不关注朝堂变化,只得答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呃”

陈矩有点奇怪魏广德的答话,不过细细一想也大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最为出名的自然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是对于官场中人来说,他们更喜欢的其实还有一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呵呵.”

陈矩洒然而笑,手指点点魏广德,只不过却是没有开口接话,而是陷入沉思。

魏广德一开始还在想,今天其实就是想请陈矩带个话,要知道答案肯定要等到明日。

因为以陈矩的能耐,魏广德觉得他应该是不知道的,或许只有黄锦或者高忠能猜到一些。

对于朝堂重臣的人事安排,嘉靖皇帝肯定是不会和内廷太监们讨论的,肯定只是在他心里有腹案,但绝对不会对旁人说。

只不过,看到陈矩的样子,魏广德忽然觉得,好像有戏。

好半天,陈矩脸上略微有些犹豫着说道:“这事儿,你要是提前一天问我,我还真答不上来。”

接着,陈矩就把今日午时,首辅严嵩入西苑永寿宫见驾的事儿给魏广德说了遍。

“陈大哥,你在那里听到是准备让谁出任吏部尚书?”

魏广德听了陈矩的讲述,知道今天在永寿宫里发生的一切,心中自然急切起来。

陈矩想了想才说道:“这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即便是裕王那里,在圣谕没有降下前,也是不准吐露半个字。”

说道这里,陈矩再次闭嘴,就直愣愣的看着魏广德。

魏广德点点头,心知当时的情况,殿里所有人都被撵出来,可见嘉靖皇帝对此的重视。

如果真的在旨意降下前就传开,怕是皇帝要发怒,到时候离大殿最近的怕就是倒霉。

随即,魏广德没有犹豫的点点头。

他已经想好了,只要确定有人选了,那么就直接回禀裕王,让他不要有非分之想就行了。

其实,是谁并不重要。

“好像,严首辅推荐的是工部尚书欧阳必进,当时我听不太真切,可是朝中姓欧阳的大臣有哪些,所以我可以确定是他。”

陈矩压低声音说道。

“怎么会是他?都有病在身了?”

对于陈矩说出的人名,魏广德是有点吃惊的。

“欧阳尚书虽然有病,可那都是小毛病,治不好,只能靠养,但是又不想周御史那么严重,几乎已经无法办公。”

陈矩答道。

魏广德想想也是,虽然他和欧阳必进分属不同阵营,可是裕王府还真有人专门盯着他们。

相对来说,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缺才是最可能出缺的,因为周延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去衙门办事了。

魏广德心里盘算着,按照上次在徐阶府上所议之事来看,裕王府显然着了徐阶的道儿。

那次徐阁老就向裕王府坦言,他已经安排好人争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衔,也愿意帮助裕王府争夺吏部天官之权。

严嵩以内阁密疏的形式上奏,徐阁老怕是事前就已经知道了。

(本章完)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中华第四帝国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