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蒋琬、费祎三人的方案,紧赶慢赶,昼夜不息,仅三日便呈到了刘禅御前!
这份惊人的效率,这份周密的考量,这份厚达盈尺、事无巨细的详尽,让刘禅心头一震,激荡难平!
他捧着那沉甸甸、仿佛承载着蜀汉未来的奏章,指尖反复摩挲着纸页。
这才是真正的定国安邦之才!原史上蜀汉四相之三相的智慧与勤勉,今日他算是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了!
刘禅转向相父诸葛亮,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倾泻着由衷的赞叹与感激之情:
“办事如此迅捷,思虑如此缜密,实乃国家之幸!”
蒋琬、费祎的缺席,他初时确实感到一丝不解,但转念一想:相父在此,便是主心骨,左膀右臂自有其职责,此时未至,或有缘由。
他很快便将这点疑惑暂且放下。
文件堆积如山,刘禅凝神静气,逐字逐句地审阅,看得眼前发花,额角青筋跳动,太阳穴阵阵刺痛,不得不停下来用力揉按了好一会儿,才勉强驱散了那份强烈的不适。
当看到相父提议蒋琬任“神农院院令”时,刘禅觉得“令”字确实略显轻飘,提议改为“院正”。
相父诸葛亮神色如常,从善如流地应允了,仿佛这只是个无关紧要的字眼调整。
终于看完,刘禅长长地、带着疲惫舒了一口气。
其实也不需要他看的那么仔细,看个大概方略就行,所以才看的快了一点,真要那么仔细的研读,不知道要看到什么时候?……
相父诸葛亮拉过椅子,开始细致入微、条理清晰地讲解整个方案的核心脉络,如同在梳理一团繁复的丝线。
刘禅强打精神,几乎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努力理解其中精妙。
讲了许久,刘禅才渐渐理清了其中的脉络:这是一套行政与技术双轨并行的体系。
然而,就在这看似周密的框架中,刘禅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性的、在他看来足以致命的隐患——行政统领技术!
“此路绝不可行!”这个念头如同冰水浇头,瞬间让他通体生寒!
一股混杂着强烈焦虑、后怕与无比坚决的情绪,如同烈火般在他胸中升腾!
他立刻与相父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寸步不让的、针锋相对的争论!
刘禅猛地挺直脊背,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技术,绝不能受行政掣肘!必须给与最大的自主空间!这是朕的底线!”
他深知其中利害!冥冥中的警醒如重锤敲打着他——外行强行领导内行,曾扼杀过多少灵光,延误过多少契机!
官老爷的掣肘与短视,是阻碍精进最深的障碍!
他刘禅,就是要在一千多年前,逆势而行,拼尽全力也要为那些真正推动文明前行的力量——钻研精进的力量,开辟一片能够潜心钻研、不受干扰的天地!
满心期盼,以相父的卓识,定能立刻洞悉此中关窍。然而,相父的反应却让他心头猛地一沉。
诸葛亮非但没有认同,反而神色凝重地引经据典,条分缕析,阐述行政统筹技术之可行与必要,其言辞恳切,论证严谨,每一句都像敲在刘禅紧绷的心弦上。
刘禅的心弦绷得更紧了,但他眼中的决心却燃烧得更加炽热。
不行!绝对不行!绝不能重蹈那隐约可见的覆辙!关乎格物致知的根本,他寸步不让!
于是,刘禅深深吸了一口带着炭火气息的空气,强压下心头的急切与焦躁,开始尝试另一种路径——引导。
说服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很难,但若能以其认可的理路为基础,推导出矛盾……
他调动起前世所积累的全部智慧,如同最精密的器械,运用逻辑推演之术,抽丝剥茧地剖析行政干预技术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端与阻滞。
他心中激荡着一种穿越时空的使命感:帝王将相的煊赫,高官显贵的权势,在历史长卷中终将褪色。
真正让一个民族屹立不倒、根基永固,更能推动整个人类文明跨越时空阻隔、迈向无限星海的磅礴伟力,恰恰蕴藏于那些看似朴拙的创造之中!
试想若无蔡侯之纸,煌煌华夏的《论语》《史记》,将永远禁锢于笨重竹简、昂贵缣帛!
抄录一部书卷耗费经年,知识沦为宫廷秘藏,寒门学子永无出头之日!
古希腊的哲思、埃及的医术、两河的天文,将在战火与虫蠹中大片湮灭!
没有纸张承载,《古腾堡圣经》无从谈起,文艺复兴的星火如何燎原?牛顿的《原理》、伏尔泰的着作,又如何能点燃欧洲启蒙的熊熊烈焰?
现代教育何以普及?浩如烟海的文献、海量数据的存储、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将失去根基!
幸有纸张!它如鸿雁传书,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飞越千山万水!
它成为阿拉伯学者保存希腊智慧的载体,成为欧洲知识爆炸的基石!
它化身信息时代的轻盈羽翼,让全球知识瞬间互联!它打破了知识的物理桎梏,让思想的江河汇成无垠的海洋,是文明得以延续、积累、并最终爆发的生命线!
试想若无指南之针,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将化为泡影,宝船或将永困于近海迷雾!
阿拉伯商船难以横渡印度洋,维京人的探索止步于海岸线!没有罗盘指引,哥伦布无法发现新大陆,麦哲伦难以完成环球壮举!
现代远洋巨轮、洲际航班将失去精准导航,全球化的物流与人员往来将陷入混乱!
幸有罗盘,它最初在华夏的堪舆术中萌芽,它被阿拉伯商人改良并传向世界,成为欧洲大航海时代劈波斩浪的“海洋之眼”!
它奠定了现代卫星导航(GpS\/北斗)的基石!
它让分散的大陆紧密相连,让不同得以深度交融,开启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是探索未知、连接全球的无形巨手!
试想若无霹雳之火药,盛唐的烟火、宋元的火器都将黯然失色!
中世纪的欧洲城堡将继续高耸,骑士的甲胄坚不可摧,封建割据难以打破!
没有火药开山,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如何贯通?工业革命所需的巨量煤炭、矿石开采将举步维艰!
航天火箭如何摆脱地心引力?大型基建工程、矿产勘探将效率大减!
幸有火药,它诞生于华夏方士的丹炉,它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战争形态,轰塌了旧秩序的铜墙铁壁(如君士坦丁堡陷落),更在工业革命中化身移山填海的伟力!
它为现代火箭推进、定向爆破、资源开采提供了核心能量!它既是旧时代的粉碎机,更是新时代建设的巨锤!
其伟力重塑了古今中外的山河地貌与力量格局,为人类征服自然、探索宇宙奠定了动力之源!
试想若无传世之印刷,毕昇的活字将蒙尘,每一部典籍仍需皓首穷经地手抄!
知识被古代中国的世家大族、欧洲中古的教会严密垄断!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无法迅速传播,宗教改革之火难以燎原!
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观测笔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只能在小圈子流传,科学革命步履蹒跚!
现代教育普及、新闻传播、知识共享将成空谈!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从何而来?
幸有印刷,它从华夏的雕版与活字中孕育,经古腾堡的金属活字点燃欧洲知识解放的燎原之火!
它是现代信息爆炸时代(书籍、报刊、互联网)的先驱!它化身千万,彻底击碎了知识垄断的高墙!
让中华的经典、世界的哲思、科学的真理、启蒙的理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照亮全球,每一个渴望智慧的角落!
它是开启民智、推动社会进步、加速文明迭代的核心引擎!
此四大基石,绝非奇技淫巧!
它们是贯穿古今、横跨中外,驱动人类文明从蒙昧走向理性、从割裂走向整体、从蹒跚走向飞跃的惊天巨轮!
是孔子、老子、荀子、孟子等先贤,照亮千古的智慧结晶!
更是那些真正改变世界轨迹、惠泽寰宇万民、推动星辰运转的永恒力量!
那些高高在上者,其强横往往伴随着生民的艰辛!刘禅对此深信不疑。
所以,他要拼死守护的,正是这能铸就永恒阶梯、照亮万古长夜的创造之火!
密殿内,炭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御案前那份沉甸甸的、令人屏息的凝重。
刘禅端坐御案之后,案上摊开着方案和他墨迹淋漓、力透纸背、写满批注的纸张。
相父诸葛亮肃然端坐,目光沉静如水,专注地等待着御座上年轻皇帝最终的决断。
刘禅胸膛起伏,深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沉重得仿佛压住了殿内的寂静。
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如星,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直直看向诸葛亮,声音低沉却蕴含着磐石般的意志:
“相父!此方案思虑之周全,谋划之深远,效率之高绝,实令朕心悦诚服,感佩至深!公琰、文伟,真乃社稷栋梁,无双国士!”
“神农院由相父亲领,蒋琬任院正,费祎协理,朕深以为然,绝无异议!”
诸葛亮微微欠身:“陛下圣明烛照。此皆赖陛下‘标准化’之宏图指引,臣等不过略尽本分,拾遗补阙,岂敢言功。”
“然则——”刘禅话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交击!
他手臂猛地一挥,手指重重地点在方案中关于“神农院正总揽全院,行政主官统筹调度,技术工匠分属其下”的段落上,力道之大,指节发白:
“相父!这一点,朕绝不同意!这是根本性的歧路!”
诸葛亮身形微顿,抬起的眼眸中锐光一闪,讶异之色难以掩饰,迎向刘禅那灼灼逼人的目光:“陛下所指是……?”
“行政统领技术!”刘禅斩钉截铁,声如裂帛,每一个音节都带着千钧之力,“此乃大谬!遗祸深远!朕以为,技术之精进,其根本在于探求真知,独立钻研!绝不可受行政之掣肘、干扰!必须给予其——最大、最不容侵犯的自主之权!”
诸葛亮眉心深锁,沉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位年轻却爆发出惊人魄力的帝王,殿内只剩下炭火燃烧的细微声响。
他略一沉吟,语气沉稳依旧,却带着一种渊渟岳峙般的厚重感,开始引经据典:
“陛下,此言差矣。治国之道,首重纲纪。无规矩不成方圆。”
“《周礼》有云:‘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一曰治职,以平邦国,以均万民,以节财用;”
“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
“三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
“四曰政职,以服邦国,以正万民,以聚百物;”
“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
“六曰事职,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
“’此‘事职’,便包罗百工技艺,然其亦在官府六职统御之下,由‘冬官’司空总揽,受‘政职’司徒协调。”
“百工技艺,乃为国用,岂能脱离行政统筹,自行其是?此乃古制,亦为常理!”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直视刘禅:“陛下试想,若无行政调度资源、协调各方、制定法度、督责考成,技术如何能成体系?如何能服务于国之大政?”
“譬如连弩制造,若无蒋院正统筹神兵司、工曹、转运司,若无费祎协调物料、人力、场地,仅凭浦元、郭达等工匠,纵有惊天之巧思,又如何能化为千万之利器?”
“此非掣肘,乃是根基,是保障!行政如筋骨脉络,技术如血肉精魄,二者相合,方成健全体魄!”
刘禅并未被诸葛亮的引经据典和如山气势所压倒,反而如磐石般坚定。
他霍然站起身,走到御案前,目光炯炯,带着穿透迷雾的锐利看着诸葛亮,开始运用他的“逻辑推理法”:
“相父所言,引经据典,思虑周详,朕深悉其理。”
刘禅先定下基调,表示他听懂了,并非胡搅蛮缠:
“然,朕心中仍有数处疑难,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请相父暂搁古制成例,仅以常理度之,为朕解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