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兴元年八月,先主刘备葬入惠陵。

旌旗远去,郊野寂静。苍穹碧蓝,烈日灼人,炙烤着新坟与无边的稻田。

稻穗垂首,满地金黄。

秋收时分,田埂间挤满了躬身劳作的农人。

他们脊背嶙峋,肤色褐亮,汗水自额间滴落,渗入焦土。

一张张脸上目光浑浊,偶现的笑意也迅速湮没于经年的麻木之中。

田边立着一位锦袍微胖少年,正负手远望。宽大衣袖下,他的指尖不自觉微微收拢。

眼前这片耀眼的金黄,混合着泥土、汗水与熟谷的气味,如一柄无形的钥匙,骤然开启沉睡千年的记忆。一切恍如昨日,却又隔世陌生。

这哪里是记忆中那艰辛却温情的田园?分明是乱世。

千年后的灵魂立于此处,巨大的荒谬与深切的悲悯顷刻将他淹没。

身旁,一位如山岳般沉稳的将领按剑而立。

他两鬓斑白,目光锐利如鹰,不断扫视远方树林,林间隐约有甲胄冷光闪烁。

正是常山赵子龙。

少年喉结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云叔……百姓多艰呀!”

这声轻叹却像根针,猝然刺入赵云耳中。

他身躯微震,侧过头,风霜刻就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嘴唇紧抿。

“少主……”

万千情绪哽在喉头。眼前丰收景象骤然翻覆,化作千里赤地、蔽日干戈、塞野白骨。是十室九空的荒村。

纵是他这般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铁汉,胸中也堵得发慌。

“少主仁心……实乃苍天垂怜。”他心中激荡,“若先帝泉下有知……”

刘禅伫立良久。田间劳作的身影,骨瘦如柴的轮廓,与他前世记忆猛烈交织。

他猛地弯腰,伸手就去解自己的锦履。

“陛下不可。”

赵云单膝轰然跪地,甲叶铮鸣。他昂首,声音紧绷:“九五之尊,岂可轻涉秽土。”

“云叔……”

刘禅的脚僵在半空。这尊曾在万军中七进七出的铁塔,分明还把他当作长坂坡上那个需要拼死保护的婴孩。

而今自己已是七尺之躯,竟连踏上这片田垄都成了奢望。

他看着赵云花白的鬓角,深刻皱纹,一股悲凉涌上心头。

自己真的如此重要吗。安危是真。社稷是真。万民是真。

可古往今来,真正将百姓刻在心上的,又有几人。

他幽幽一叹:“云叔,朕非孱弱之躯。”

指尖触到冰冷肩甲。这曾为他撞开刀山血海的护甲,此刻竟成了阻隔。

赵云纹丝不动,猛然抬头,目光灼灼:“陛下万金之躯,岂可轻身犯险。”

罢了。

“云叔,把随行的蜜饯糕点都分与百姓吧。”

赵云沉声吩咐左右。

百姓们捧着精致食物,脸上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挤出惶恐的笑容。有人跪下叩谢。喜的是能尝到奢侈滋味,忧的是这甜腻之物,终究填不满饥肠。

几个老者欲上前谢恩。

“止步。”甲士手臂如铁闸横亘。

百姓们只得远远匍匐,如风中草芥。

刘禅心口发闷。

丰收的金色,此刻刺目无比。遮不住褴褛衣衫,深陷眼窝,空瘪肚皮。

“朕为天子。”刘禅声音撕裂,“百姓饥不果腹,寒不蔽体。此皆朕之过。”

前世的记忆,今生的责任,千般滋味翻涌而上。泪水划过年轻脸庞。

百姓闻此,方知皇帝亲临。

短暂惊愕后,人群爆发出悲怆号泣。

“陛下仁德啊。”

左右侍卫无不动容,泪水滑落铁甲。

悲声如潮,震动四野。

此时,日头西斜,天色骤暗。

狂风平地卷起,凄厉呼啸。铅灰色阴云吞噬晴空。

黑云压顶,天地变色。

百姓绝望望天,这该死的雨,口粮若遭雨涝,必将腐烂。

赵云抢步上前:“陛下,天变在即,请速回銮。”

刘禅望向百姓,又看倾塌天色,正欲开口。

“报——!!!”

一骑快马撕裂风吼,尘烟如龙,直抵御前。

来人滚鞍下马,浑身泥泞不堪,几乎是扑跪在地,将一份沾满泥点的紧急公文高高举起,声音因狂奔而嘶哑:“陛下!丞相有十万火急军情呈报!”

刘禅心头一震,夺过公文,急启封泥!

竹简展开,墨迹淋漓,最后几字更是力透简背,仿佛带着书写时的焦灼:

“五路大军犯境!请陛下速归定策!亮顿首。”

“备马!”侍卫吼声如雷,战马嘶鸣而至。

刘禅按鞍跃上,回望一眼在狂风黑云下瑟缩的百姓,眼中尽是愧疚与不忍。终于他一咬牙,扬鞭策马!

“驾!”

骏马如箭离弦,绝尘而去。他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可灵魂深处,永远烙印着那片养育他的土地。

赵云虎吼上马,长枪一振,如银光紧随。众侍从打马飞奔,泥水四溅,转眼没入滂沱雨幕。

至宫门,一道惨白电光撕裂天穹,惊雷炸响,震得宫墙簌抖。

暴雨如倾,刘禅锦袍尽湿,冰冷贴体,他却浑然不顾,步履匆匆,心中只反复震荡着那五字:五路大军犯境!

偏殿中,诸葛亮端坐如松,双手拢袖。

案上,五方军报如五把利刃,一字排开。一盏冷茶,凝若薄霜。

听得脚步声穿透雨声,他倏然振袖而起,衣褶间簌簌落下几粒细沙,是方才推演沙盘所沾。

刘禅更衣整冠,带一身水汽急步而出。

诸葛亮躬身:“老臣参见陛下。”

起身时,一枚漆木算筹自袖中滑落,“叮”的一声脆响,跳落在青砖地上。

刘禅心绪如雷暴翻涌,声音发紧:“相父!值此危急存亡之秋,该当如何?”

诸葛亮将五方军报铺开,躬身,指尖沉稳地划过最右竹简:

“陛下请看,老臣已有应对之策。”语声平稳,字字清晰。

“只是东吴这路,尚需……”他话语微顿,眉头轻蹙,随即舒展,强抑凝重宽慰道:

“陛下无需忧虑,臣已有谋划,只待推敲细节。”

刘禅目光紧随那移动的指尖,见朱砂批注密如星罗,绝境中似现棋局,不由心头一安,抚掌激赞:

“相父果真鬼神莫测!”

侍卫无声推开西侧密殿沉重漆门。

刘禅上前,执起诸葛亮微凉手腕,引至巨案前:

“请相父详示!”

诸葛亮轻捋长须,自袖中取出一卷厚牛皮舆图,郑重展开。

图上朱砂醒目,标注五路敌军动向;墨线勾勒防御部署,竟已精细至每处关隘守军轮换时辰。

“容臣为陛下详解。”

他以指蘸冷茶,在案面勾出陇西地形:

“轲比能虽号十万,实仅五万杂胡。马岱持先兄骠骑将军旌节镇临洮,另遣王平率板楯蛮夜渡洮水。”

“羌人若见火炬中马字大纛,必疑神威天将军再世!军心自溃!”

“吴懿伏蹶张弩于狄道咽喉,张嶷以火油焚绝枹罕旧道。”

“此‘截尾锁喉’之法,彼若来犯,可重创其先锋!”

诸葛亮又展开一卷竹简,沉声道:

“雍闿犯境,实为试探。臣已命中都护李严设疑兵拒之——”

竹简上墨迹分明:

“令各寨每日减灶三百,示弱于敌;广立旌旗于林间,虚张声势!”

“军士昼执皮盾、夜举火把沿河巡行,昼夜不息!”

“更遣青羌叟族斥候散谣曰:‘汉师得朱提铜鼓,鸣之可召雷鬼’!”

“蛮兵素畏鬼神,见此必疑神疑鬼,裹足不前。我可缓其锋芒,以待秋援。”

他声音忽然压低,透出深沉的谋算:

“至于孟达……他与李严乃刎颈之交……”

“我假借李严笔迹,修书劝其称病不出,以怠惰军心。”

“此路……可解!”

指尖落向阳平关,语气转坚:

“曹真进犯阳平关,此地险隘!臣已派赵云将军星夜前往助战!只消深沟高垒,坚守不战!曹真久攻不下,师老兵疲,自会退兵!”

“此外——”声调扬起,透出锐气:

“臣已密遣李恢率南中精锐潜出牂牁!吴懿领东州兵暗屯绵竹!”

“二军皆以剿匪为名调动,不经成都,神不知鬼不觉!”

言至此,诸葛亮忽然沉默。

目光凝于舆图上东吴方向的空白之处。

殿内只闻雨声滂沱。

一滴汗珠从他额角滑落,无声地晕在舆图边缘。

“唯独……东吴这路,”他声音干涩,“未有……万全之策!”

刘禅闻“东吴”二字,心如被冰手攥紧,猛地一抽!

东吴!

背盟袭荆!害吾父!杀吾叔!此仇不共戴天!

直到此刻,他才真切明白,刘禅绝非史书中那浑噩庸主——这家国之恨,早已刻入骨血!

“相父有何疑虑?”声音竭力平静,仍透出一丝寒意。

诸葛亮抬眼,目光如电,穿透那压抑的恨意:

“陛下!天下未定!汉室未兴!个人仇怨……且放一边!待定鼎中原之日,再论不迟!”

刘禅胸口起伏,指甲掐入掌心,半晌才低哑道:“朕……明白!”

诸葛亮神色稍缓,继续分析:

“东吴蛇鼠两端!若四路得逞,必趁火打劫;若四路失败,则作壁上观。”

“曹丕昔日三路伐吴,宿怨未消,其心必异……未必真心联魏。”

“但问题也正在于此!”语气陡然一转。

刘禅霍然起身:“为何?”

诸葛亮直视其目,一字一顿:

“就怕四路交攻,我军疲于奔命之际——”

“东吴突袭腹心!则社稷危矣!倾覆只在旦夕!”

刘禅踉跄半步,如遭重击!

他太清楚了:夷陵一把火烧尽了蜀汉精锐!国内空虚,防御捉襟见肘,何来余力应对东吴暗袭?

“相父,”他压下心绪,脱口而出,“唇亡齿寒……孙权岂能不知?”

诸葛亮闻此四字,浑身一震!

猛地抬头,眼中锐光迸射,紧紧盯住刘禅,似要重新审视这位少年天子:

“陛下……此论从何而起?非他人所教?!”

刘禅心头猛跳,强自镇定:“是朕所思。”

诸葛亮离席,深揖及地!

再抬头时,眼中已盈满感慨与欣慰,声微哽咽:

“天佑大汉!汉室当兴!陛下能有此见地,老臣……老臣……”

一时语塞,万情融于一揖。

刘禅急趋前,双手扶起诸葛亮!

四手相握,温度与托付无声传递。

恍惚间,时光倒流——昔日先帝隆中三顾,亦是这般扶起他毕生的承诺。

刘禅此刻才真正明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何等沉重!

“相父……”千言万语,终化作一声长叹:“劳苦……甚矣!”

诸葛亮闻此体恤,热意涌动,旋即收敛,整衣再拜:“臣失仪了。”

刘禅疲惫挥手:“相父不必多礼。”

重整衣冠,气氛虽凝,却已多了一份默契。

诸葛亮沉声道:“陛下所言极是,东吴自知唇亡齿寒。”

“然仍需遣一洞悉利害、善于辞令之使,亲赴江东,陈说大局!”

“若说动孙权退兵,四路不足惧也。只是……”眉峰又蹙,“尚无万全人选,故而迟疑。”

刘禅脑中灵光一闪,脱口道:

“尚书邓芝……可否?”

诸葛亮目光骤亮!

如暗夜燃炬!他凝视刘禅,惊喜交加:

“陛下竟知邓芝?!”

刘禅定神从容:

“朕闻齐桓、晋文之霸,皆在知人善任!故夙夜思之,不敢懈怠!”

诸葛亮眼中光彩大盛,再次离席郑重一揖:

“陛下圣明!邓伯苗正是不二人选!”

君臣二人,于风雨飘摇之夜,对烛细商。

诸葛亮既统全局,又循循善诱;刘禅凝神倾听,时思其间。

更深夜阑,烛泪堆台。

诸葛亮拜辞而出,回望灯下少年帝王,步履虽疲,却带久违的坚定。

殿外雨歇,清风入户。

刘禅推窗望天,夜色清朗依旧。

一声长叹融于夜风:

“只愿这暴雨……少冲些活命粮吧……”

转身携一身疲惫与重任,步入深宫。

宫门外,诸葛亮驻足回望。

灯火阑珊处,疲惫面上绽出难掩的喜悦与希望。

“陛下有先帝之仁,兼高帝之明、光武之毅……汉室幸甚!天下幸甚!”

整衣昂首,大步流星而去,灯下背影挺拔如松。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