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山的血腥阴霾和情感的微妙波澜,并未阻止韩风对未来布局的脚步。科技,尤其是电子技术的火种,必须尽快点燃。这不仅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需要,更是他改变时代轨迹的责任。
“关山雅筑”的书房内,韩风将几本崭新的书籍——兑换来的【bASIc语言入门】、【Z80单片机应用基础】和一本基础的【电子电路制作手册】——看似随意地放在书桌一角显眼的位置。这些书,对于八十年代初的国内来说,绝对是前沿甚至超前的存在。
做完这些,他按下内部通话器:“小军,来书房一下。”
很快,穿着干净工作服、精神头十足的易小军敲门进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这个曾经的“小贼”凭借机灵、勤快和绝对的忠诚,赢得了韩风的信任,职位也从外围杂工提升为韩风的私人助理,得以接触书房等核心区域进行清洁整理工作。
“风哥,您找我?”易小军恭敬地问,眼神下意识地扫过书桌,立刻被那几本封面印着奇怪符号和电路图的书吸引了。
“嗯,”韩风指着那几本书,“最近想了解点新鲜玩意儿,托人从外面带回来的。你先帮我整理到书架上,归类放好就行,暂时不用动内容。”他故意说得轻描淡写。
“好嘞,风哥!”易小军应道,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几本书。当他的手指触碰到【电子电路制作手册】封面上那个炫酷的电路板图片时,眼中瞬间迸发出强烈的好奇和渴望。他识字不多,但那些奇妙的线条、元件符号,对他有着一种本能的吸引力,仿佛里面藏着一个充满魔力的新世界。
接下来的几天,韩风暗中观察。他发现易小军在打扫书房时,总会“不经意”地在放有那几本书的书架前多停留一会儿,手指轻轻拂过书脊,眼神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有一次,韩风“恰好”进来,看到易小军正对着【Z80单片机应用基础】里面一张简单的LEd闪烁电路图发呆,手指还在空中无意识地比划着。
火候到了。
这天,韩风把易小军叫来:“小军,‘关山雅筑’和‘雅风居’的设备越来越多,普通的电工维护有点跟不上了。我打算成立个‘关山科技服务部’,挂靠在会所下面,专门负责这些高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未来可能的升级。你心思活,手也巧,有没有兴趣过去打打下手,学点新东西?”
易小军一听,眼睛瞬间亮了!“风哥!我…我愿意!我一定好好学!”他激动得脸都红了。这简直是天降的机会!
“行,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去找赵海,他暂时负责那边。”韩风点点头,又看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哦,对了,九院那边淘汰下来一些旧设备,像示波器、电烙铁什么的,我让人拉了几台过去,你们先练练手,熟悉熟悉工具。”
易小军欢天喜地地去了。新成立的“关山科技服务部”其实就是一个稍大的杂物间改造的工作室,里面堆放着韩风通过林氏渠道弄来的几台老旧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几把电烙铁、万用表,还有一些电阻电容之类的零散元件。最显眼的,是两台笨重的、屏幕还是绿色的字符终端机(ttY),以及一台同样笨重、需要连接磁带的“个人电脑”雏形——tRS-80 model I(韩风以“会所设备维护研究”为名进口的)。
简陋的环境,却让易小军如获至宝!他像一块干渴的海绵,一头扎了进去。在赵海(韩风特意调来的,心细稳重)的帮助下,他对照着韩风“遗忘”在工作室的书籍,从认识电阻电容开始,笨拙地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尝试用电烙铁焊接最简单的电路(点亮一个LEd灯)。他的动手天赋在此时展露无遗,虽然一开始焊点像鸡屎疙瘩,但进步神速,很快就能焊得有模有样。他对那些仪器更是充满好奇,虽然看不懂复杂的波形,但摆弄按钮、看着屏幕上跳动的线条,就让他兴奋不已。
赵海则相对沉稳,负责记录和管理工具,在易小军毛手毛脚时提醒他注意安全。两人配合渐入佳境。
看着工作室里亮起的第一盏由易小军亲手焊接电路驱动的LEd小灯,虽然光芒微弱,韩风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科技的种子,终于在这不起眼的角落里,破土萌芽了。易小军,这个曾经的街头少年,或许会成为他未来科技版图中一颗重要的螺丝钉。布局,在无声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