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逻些城,骄阳似火,农桑学院的试验田里,各类新培育的作物长势喜人。老周身着粗布短褂,正蹲在田埂上,仔细观察着一株高产抗病水稻的生长情况。这株水稻是春季农桑技术创新大赛的获奖成果,如今在试验田里试种,已经抽穗,稻穗饱满,金黄的稻粒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突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骑手飞驰而来。为首的是一位身着官服的官员,他在田边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老周,陛下听闻这高产抗病水稻试种成果显着,特派我来查看。”官员说道。老周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笑着说:“大人请看,这稻穗饱满,产量定能远超以往。”官员走上前,仔细端详着水稻,眼中满是惊喜。“如此良作,若能推广至丝路沿线各国,必能促进农桑发展,让丝路更加兴盛。”官员说道。老周点头称是:“我也正有此想法,只是还需解决一些种植技术和种子供应的问题。”官员思索片刻,说道:“此事我会上报陛下,相信陛下会统筹安排,助力这新作物走向丝路。”说罢,官员又骑上快马,扬尘而去。老周望着远去的队伍,心中充满期待,盼望着这高产抗病水稻能为丝路带来新的繁荣。
“先生,这水稻新品种的长势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一旁的阿吉兴奋地说,手里拿着一本记录册,上面详细记录着水稻的生长数据,“按照目前的情况估算,亩产至少能达到八石五斗,比普通水稻高出三成还多!”
老周站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错!这种水稻不仅高产,还能抵抗多种病虫害,适应性也强,非常适合在丝路沿线推广。你尽快把这些数据整理好,编入《丝路农桑新技术推广手册》,印刷后分发到各国农桑学堂。”
阿吉连忙点头:“好的,先生!我这就去整理数据。”
就在这时,李衡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周大使!长安的‘丝路农桑研究院’传来消息,他们与波斯、大食的专家合作培育的抗寒橄榄品种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种橄榄树不仅能在零下五度的低温环境下生长,结果期还提前了一年,非常适合在西域和吐蕃的高海拔地区种植!”
老周眼中一亮,接过书信仔细阅读。信中详细介绍了抗寒橄榄品种的培育过程和特性,还附带了橄榄树的生长照片。照片上,抗寒橄榄树长势旺盛,枝头已经结出了青涩的小橄榄。“太好了!”老周激动地说,“抗寒橄榄品种的培育成功,解决了橄榄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难题,能进一步扩大橄榄的种植面积。李衡,你立刻安排人手,将抗寒橄榄苗从长安运过来,我们在农桑学院的试验田进行试种。如果试种成功,今年秋天就可以在西域和吐蕃推广!”
李衡应声而去,老周转身回到书房,开始筹备“丝路农桑科技成果展”。此次成果展旨在展示各国的农桑技术创新成果,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丝路农桑事业的科技进步。他亲自制定了成果展的方案,设置了作物育种、农具改良、农桑产品加工、农桑技术推广四个展区,每个展区都安排了专业的讲解员和翻译,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游客们能亲身体验新的农桑技术和产品。
七月,“丝路农桑科技成果展”在农桑学院隆重开幕。来自丝路沿线各国的农桑专家、官员、商人和百姓们纷纷前来参观,成果展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在作物育种展区,高产抗病水稻、抗寒橄榄、耐旱小麦等新培育的作物品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讲解员们详细介绍了每种作物的特性和培育过程,还展示了作物的生长数据和成果。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不时提出问题,讲解员们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农具改良展区内,新型的青稞脱粒机、高效轧棉车、智能灌溉设备等改良农具让游客们大开眼界。来自吐蕃的工匠现场演示了新型青稞脱粒机的使用方法,只见他将青稞倒入机器,按下开关,不一会儿,干净的青稞粒就从机器的另一端出来了,效率比传统脱粒机提高了三倍还多。游客们纷纷赞叹不已,不少农桑官员当场表示要订购这种新型脱粒机。
农桑产品加工展区内,新型的橄榄油提炼技术、椰枣糕点制作工艺、棉布染色技术等创新成果让游客们眼前一亮。波斯的专家现场演示了新型橄榄油提炼技术,通过这种技术提炼出的橄榄油,不仅产量高,还保留了橄榄油的营养成分,口感也更加醇厚。大食的工匠则现场制作了新型的椰枣糕点,香甜松软,味道十分独特,游客们品尝后纷纷赞不绝口。
农桑技术推广展区内,“农桑技术推广App”成为了焦点。来自西域的农技生现场演示了App的使用方法,通过App,百姓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农桑技术,查看作物的生长情况,还能在线咨询农桑专家。这种便捷的推广方式受到了游客们的广泛关注,不少农桑学堂的负责人当场表示要引进这种App,用于农桑技术的推广。
成果展期间,老周每天都在各个展区之间穿梭,与各国专家、官员和游客们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看到各国的农桑技术创新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看到游客们对新科技的热情,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在作物育种展区,老周看到一位来自波斯的农桑专家正在仔细观察抗寒橄榄苗,他走上前,笑着说:“先生,您对这种抗寒橄榄品种感兴趣吗?”
波斯专家转过身,激动地说:“周大使,这种抗寒橄榄品种太适合我们波斯了!我们波斯有很多高海拔地区,之前一直无法种植橄榄,有了这种抗寒橄榄苗,我们就能在那些地区种植橄榄了!”
老周笑着说:“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向波斯提供抗寒橄榄苗和种植技术,帮助你们扩大橄榄的种植面积。”
波斯专家连忙点头:“太好了!我代表波斯农桑界感谢您!我们非常愿意与贵国合作!”
在农具改良展区,老周看到一位来自大食的商人正在与吐蕃工匠洽谈新型青稞脱粒机的采购事宜。商人对老周说:“周大使,这种新型脱粒机效率太高了,我们大食有很多种植青稞的农户,我想购买一批运回大食,推广给当地的农户。”
老周鼓励道:“这是个好主意!新型农具能提高农桑生产效率,减轻百姓的劳动强度。希望你们能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新型农具在丝路沿线的推广应用。”
成果展持续了十五天,于七月底圆满结束。此次成果展不仅展示了各国的农桑技术创新成果,促进了科技交流与合作,还为丝路农桑事业的科技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据统计,成果展期间,各国签订的技术合作协议和农具采购合同总额达到了数百万两白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成果展结束后,老周回到都护府,开始总结此次成果展的经验和成果。他组织专家们对成果展期间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了下一步的科技发展规划。他决定,加大对农桑科技研发的投入,建立“丝路农桑科技研发基金”,支持各国农桑专家开展技术创新;加强农桑科技人才的培养,开展“丝路农桑科技人才交流计划”,选拔优秀的农桑人才前往各国深造;建立“丝路农桑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国农桑科技成果的共享与交流。
八月,老周启动了“丝路农桑科技研发基金”的申报工作。基金面向丝路沿线各国的农桑专家和科研机构,资助他们开展农桑技术创新研究。申报工作启动后,得到了各国农桑专家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响应,短短一个月内,就收到了两百多份申报材料。老周组织专家们对申报材料进行了严格的评审,最终筛选出五十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给予资助,包括抗虫棉品种改良、新型农桑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智能灌溉系统研发等。
九月,老周组织开展了“丝路农桑科技人才交流计划”。他从各国选拔了一百名优秀的农桑人才,分为十个小组,分别前往中原、波斯、大食、西域等国家和地区的农桑科研机构和学堂深造。这些人才将在深造期间学习先进的农桑技术和管理经验,回国后成为推动本国农桑科技发展的骨干力量。
同时,老周还着手建立“丝路农桑科技信息共享平台”。他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平台系统,平台涵盖了农桑科技成果展示、技术交流、专家咨询、人才招聘等功能。各国农桑专家和科研机构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科技成果,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咨询农桑技术问题。平台的建立,为各国农桑科技成果的共享与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十月,老周前往西域,查看抗寒橄榄苗的试种情况。在龟兹的试验田内,抗寒橄榄苗长势良好,叶片翠绿,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阿吉见到老周,兴奋地说:“先生,您看这些抗寒橄榄苗,长得多好!即使在夜间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冻害现象。按照目前的长势,明年就能结果了!”
老周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抗寒橄榄苗的试种成功,为橄榄在高海拔地区的种植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我们要加快推广速度,在西域和吐蕃的高海拔地区大规模种植橄榄,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从龟兹出发,老周又前往了疏勒、于阗等西域城邦,以及吐蕃的羌塘草原等地,查看各地的农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在疏勒,他看到百姓们已经开始使用新型的轧棉车,轧棉效率大幅提高;在羌塘草原,牧民们使用新型的青稞脱粒机,轻松地完成了青稞的脱粒工作。每到一处,他都能看到科技给农桑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听到百姓们对新科技的赞美。
十一月,老周回到逻些城,收到了来自长安朝廷的书信。书信中,朝廷对老周在丝路农桑科技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丝路农桑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派遣更多的科技专家前往西域、波斯、大食等地,协助老周开展工作。同时,朝廷还决定在长安建立“丝路农桑科技研究院分院”,加强与各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老周捧着书信,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有了朝廷的支持,丝路农桑科技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他转身回到书房,摊开《农桑全书》续篇的手稿,拿起狼毫,在新的一页写下标题:“科技赋能农桑旺”,然后开始记录“丝路农桑科技成果展”的盛况、“丝路农桑科技研发基金”的申报情况、“丝路农桑科技人才交流计划”的实施进展以及各地农桑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笔尖在纸上流淌,仿佛能听到农桑科技研发的突破声、新型农具工作的轰鸣声、百姓们使用新科技的欢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更加恢弘的丝路农桑科技交响。
接下来,老周计划在冬季组织“丝路农桑科技论坛”,邀请各国的农桑科技专家齐聚一堂,就农桑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合作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明年春季,举办“丝路农桑科技成果推广会”,将优秀的农桑科技成果推广到丝路沿线各国;夏季,开展“丝路农桑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百姓们使用新科技、新农具;秋季,举办第三届丝路农桑产品贸易博览会,重点展示科技含量高的农桑产品。他相信,在科技的赋能下,丝路农桑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兴旺的明天,让稻穗、棉桃、橄榄、椰枣的芬芳永远飘荡在丝绸之路上,书写出跨越国界、连接民族的农桑传奇,为各国百姓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