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王沐,嘴唇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急促的喘息打断。
突然,他猛地攥紧了王沐的手,眼睛瞪得很大,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怖的画面一般,“火…火…”老人的声音细若游丝,“别被…火吞噬…”
“一定要…要…活…活…”话音未落,他的手一松,头歪向了一边,可眼睛却还睁着。
“老伯!”
“王老爹!”
王沐和王铁柱同时惊呼,却再也唤不回老人的回应。
屋内静得可怕,只有灶房里药罐咕嘟咕嘟的声响,带着说不出的凄凉。
王沐怔怔地看着老人圆睁的眼睛,那句活下去,却未说完的话语,像重锤般砸在王沐的心头。
是说李家的火球术?还是说…渊渟那吞噬一切的欲望?
他想起老人总说自己儿子被仙师抓去当杂役,至今生死未卜,想起老人塞给他柴刀时说的“活着才有希望”。
这位与他萍水相逢的老渔夫,用最后的力气,给了他一句沉甸甸的嘱托。
王铁柱蹲在炕边,肩膀剧烈地抽动着,却死死咬着牙没哭出声。
王沐伸手合上老人的眼睛,指尖触到的皮肤已经开始发凉。
“找块好地方,让王老爹安息吧。”王铁柱拍了拍王沐的肩膀。
两人在村后的山坡上挖了个坑,用木板做了副简易的棺材。
没有唢呐声,也没有亲朋好友的送别,只有风吹过柳树叶的沙沙声,以及一脸沉痛之色的王沐二人。
下葬时,王沐将老人常戴的那顶破草帽放在了坟头。
“小墨哥,你要走了?”王铁柱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不舍和一丝茫然,“我想…我想跟你一起去!”
王沐摇头:“我此去凶险,不知能不能活下来。你先留在村里,等我站稳了脚跟,我会来接你。”
说完,他从怀里摸出一个钱袋塞给王铁柱:“这些银钱你收好,若是李家的人找来,你就去黑石城找一位名叫顾清弦的人”
说着,王沐又摸出来一个装着颗妖丹的布袋,叮嘱道:“若真是走到了那一步,你将这布袋交给他,他自会暂时护你周全!”
王铁柱攥紧钱袋,又接过布袋,他用力的点头:“墨哥放心,我一定等你回来!”
王沐最后看了一眼那座新坟,转身走进了山林。
他没有回头,脚步比来时更加坚定。
肋下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体内的渊渟依旧躁动,但他的心却异常清明。
远处的天际上,乌云渐渐散去,露出一角淡淡的晨光照在蜿蜒的山路上,也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
王沐离开柳树屯,心中虽悲恸于王有全的逝去,却更添了几分决绝。
他深知李绝父子绝不会善罢甘休,矿场之事、张彪之死,恐怕早已惊动了金平县衙…
此刻,提升实力乃是第一要务。
他怀揣着仅剩的几枚妖丹和些许银钱,再次踏上了前往黑石城外的路途。
这一次,他目标明确——那座隐藏在山谷中的青云坊市。
唯有那里,才有可能将他手中这些于凡俗界堪称珍宝、于修真界却仅是寻常的妖丹变现,换取能助他快速提升的资源。
再临那处隐蔽山谷,王沐已是轻车熟路。
他依旧戴着那顶灰布帽,压低了帽檐,将大半张脸藏在阴影之下。
山谷入口那简陋的石牌坊下,两名青衣守卫依旧如雕像般矗立,查验着往来者的身份牌。
王沐没有身份牌,但他记得顾清弦带他走的那条隐秘小径。
他绕开大道,钻入藤蔓缠绕的崎岖山路,七拐八绕,再次来到了那片被浓密藤蔓遮掩的洞口。
拨开藤蔓,那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洞口赫然出现。
王沐没有立刻进去,他伏在洞口旁,凝神静听了片刻。
洞内传来的喧嚣声浪,远比上一次更加鼎沸、杂乱。
各种叫卖声、争吵声、甚至还有隐约的兽吼禽鸣交织在一起,仿佛洞内正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集市。
“今日似乎格外热闹?”王沐心中微动,他想起顾清弦似乎提过,这坊市每逢十五月圆之夜,会有一场大型的‘暗拍会’,莫非正巧赶上了?
他不再犹豫,弯腰钻入了洞口。
穿过那仿佛跨越了某种界限的黑暗通道,他的眼前骤然豁然开朗。
然而,他这一次看到的景象,却让王沐瞳孔微缩,心中震撼不已!
他上次来时,只觉得这坊市像个放大版的凡俗集市。
今日才知,他那日所见,不过是这坊市外围的冰山一角!
此刻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条比记忆中宽阔数倍的主街道!
街道两旁不再是简陋的草棚和地摊,而是鳞次栉比的石屋、木楼甚至还有悬浮离地尺许的奇异玉台!
各色招牌幌子迎风招展,上面书写或刻画着“百草阁”、“神兵楼”、“万符斋”、“灵兽苑”等字样,灵光闪烁,气势非凡。
空气中弥漫的也不再是简单的草药矿石味,而是各种精纯药香、锐利金气、狂暴兽息、玄奥符意混杂在一起的、浓郁得几乎化不开的灵气旋涡!
往来行人更是摩肩接踵,气息强弱不一。
炼气期的修士占了大多数,但其中不乏一些让王沐感应之下便觉心悸、如临深渊的身影,恐怕至少也是筑基期的前辈高人。
他们或锦衣华服,或奇装异服,或蒙面隐藏,皆行色匆匆,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两旁的店铺和摊位。
喧嚣声浪几乎要掀翻这片被阵法笼罩的山谷天空!
王沐深吸一口气,他压下心中的震动,将帽檐压得更低,融入了川流不息的人潮之中。
他像一尾游鱼,在人群中穿梭,目光飞快地扫过两侧的店铺和摊位。
他此行的首要目的,是寻一处信誉尚可、出价公道的铺子,将手中那几枚一阶妖丹出手,以换些灵石。
其次,若有可能,他也想看看能否淘到一两件适合自己的防身之物,或者关于落霞宗、关于李绝的更深入的情报。
他走过几家收售材料的店铺,却并未急着进去,只是在门口略作停留,暗中观察其客流和伙计对待客人的态度。
最终,他选择了一家门面不大、招牌古朴、刻着“墨韵斋”三字的店铺。
这家店客流适中,既不冷清也不喧闹,店内一位老掌柜正慢条斯理地拨弄着算盘,气质沉静,不像奸猾之辈。
王沐步入店中,一股淡淡的墨香和灵植清香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