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的脑力工作和身体复健让沈砚的精力消耗极大。这天晚上,他终于在一次长时间的站立平衡训练后,感到了明显的眩晕和脱力,被治疗师和苏晚扶着坐回轮椅,脸色苍白,呼吸急促。
苏晚赶紧给他喂了些葡萄糖水,用温热的毛巾擦拭他额头的冷汗,心疼得不行:“今天就到这里吧,别再硬撑了。”
沈砚闭着眼,靠在轮椅背上,微微摇了摇头,声音有些虚弱:“时间不多了……”
苏晚蹲在他面前,握住他冰凉的手,仰头看着他疲惫的眉眼,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坚持:“沈砚,我知道时间紧迫,我知道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去做。但如果你倒下了,一切就真的完了。你不是一个人,还有我,还有顾琛。我们是一个团队,不需要你把所有重量都扛在自己肩上。”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沈砚缓缓睁开眼,对上她写满担忧和不容置疑的眼眸。那一刻,他一直紧绷的、试图掌控一切的心防,似乎被撬开了一丝缝隙。他反手握住她温暖的手,指尖微微用力,仿佛在汲取力量。
“嗯。”他低低地应了一声,将额头轻轻抵在她的手背上,这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带着依赖意味的动作。
苏晚感受着他额头的微凉和那份无声的信任,心中软成一片。她没有动,任由他靠着,用另一只手轻轻拍着他的背,像安抚一个疲惫的孩子。
窗外,阿尔卑斯山的夜空星河璀璨,寂静无声。屋内,两人依偎的身影在灯光下勾勒出温暖的轮廓。无需更多言语,彼此的存在就是最大的支撑。
在对“引路人”这条虚无缥缈的线索追查中,顾琛那边也传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进展。
“老板,苏小姐,我们尝试从老亨利遗留的、未被完全销毁的个人物品入手,有了发现。”顾琛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在他的一个旧工具箱的夹层里,我们找到了一枚造型奇特的金属书签,上面刻着一行几乎磨损殆尽的小字——‘灯塔永不孤’。”
“灯塔永不孤?”苏晚重复着这句话,感觉有些耳熟。
“我们检索了所有可能与‘引路人’相关的碎片信息,”顾琛继续道,“在一个早已废弃的、需要特定权限才能访问的早期网络论坛存档中,发现了一个署名‘L’的用户,他在讨论‘非标准时空计量’的帖子下,留下过同样的签名——‘灯塔永不孤’。而这个论坛的活跃时间,与‘引路人’出现的时期高度吻合!”
“L…… Lighthouse(灯塔)?”苏晚猛地想起父亲日志某一页的边角,似乎随手画过一个简单的灯塔草图,当时她并未在意!
“这个‘L’,很可能就是‘引路人’!”苏晚激动地对沈砚说,“‘灯塔永不孤’……这像是一种信念,或者……一个组织的信条?”
沈砚眼中精光一闪:“顺着‘灯塔’这个意象去查。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既然留下了痕迹,就一定能找到更多。”
线索逐渐汇聚,方向越来越清晰。回国参加祖父寿宴的日子也一天天临近。
这天,沈砚在进行完当天的复健后,将苏晚和顾琛叫到面前。他的气色比前几天好了不少,眼神恢复了惯有的锐利和沉稳。
“回国的行程,可以确定了。”沈砚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顾琛,按照最高安保级别制定方案,明暗两条线。明面上,我们乘坐沈家的私人飞机,大张旗鼓地回去。暗地里,安排替身和备用路线,确保万无一失。”
“明白!”顾琛肃然应道。
沈砚看向苏晚,目光柔和了些许:“这次回去,局面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沈兆安必然会有所动作,‘星尘’也可能趁虚而入。你……”
“我跟你一起。”苏晚打断他,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犹豫,“无论面对什么,我们一起。别忘了,我现在可是有‘护身符’的人。”她说着,轻轻摸了摸挂在颈间、贴着肌肤的那枚羊脂玉平安扣,对沈砚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沈砚看着她勇敢的笑容,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他伸出手,与她十指相扣。
“好,一起。”他低声道,随即转向顾琛,语气恢复冷峻,“回国之前,把我们掌握的关于沈兆安和‘诺亚方舟’关联的所有证据,整理成一份足以引起老爷子高度重视、但又不会立刻引发集团地震的‘见面礼’。”
“是,老板!”
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在夕阳下染上金红,仿佛燃烧的火焰。山脚下的康复中心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而并肩作战的两人,已经做好了准备,奔赴那名为“家”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