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空托盘稳定运行的嗡鸣声尚未在工坊内完全消散,林沐然那压低声音的警告和皇城司校尉带来的边境急讯,就像两盆冰水,猝不及防地浇熄了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西南可能存在更大规模、更完整的同类物品……”林沐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手中的声波监测仪屏幕上,代表核心碎片能量波动的曲线与另一条来自西南方向的、极其微弱但韵律奇特的背景波动曲线,正呈现出惊人的共鸣谐振。
几乎同时,校尉带来的消息更让人心惊:“辽国方向的破坏性谐波强度倍增!波动特征中……夹杂了对我们这种新型浮空能量特征的探测与模仿尝试!”
压力如山,瞬间倾轧而至。技术突破的喜悦还未来得及品味,潜在的竞争者与破坏者就已经如影随形,嗅着味道逼近。
崔婉宁目光扫过那悬浮的托盘,以及旁边堆放着的、准备首批运往西南换取药材的精致丝绸和瓷器,眼神锐利如刀。“加快速度!”她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们没有时间庆祝,必须在辽国完全摸清门道,或采取更激烈行动之前,让药材飞回来!”
她抬头望向天空,乳白光幕上,技术指数依旧停留在8.9,伦理指数仍是6.5,而旁边那猩红的“五十一日”倒计时,刚刚冷漠地跳到了“五十日”。天空,这条被迫开辟的新路,承载着文明存续的沉重希望,也映射着技术狂奔下,愈发脆弱的伦理平衡。
第一架简易的反重力运输装置,在无数道交织着希望、忧虑与决绝的目光注视下,缓缓升空,调整方向,义无反顾地向着云雾缭绕的西南方向,开始了它的首航。
然而,首航成功的消息尚未传回,一个更残酷、更迫在眉睫的难题,已如同冰冷的绞索,套上了科技伦理书院乃至整个汴京的脖颈。
王太医拿着一份刚刚核算出的清单,脚步踉跄地冲进了临时充作指挥所的工坊核心区域,他的脸色比病人身上的“红斑”还要惨淡。“院长!算出来了……就算浮空运输一切顺利,不计损耗,以我们目前掌握的星辰草和龙血竭的产地信息、生长周期,以及初步确定的萃取提纯工艺效率……倾尽全力,在剩下的五十日内,我们最多……最多也只能制备出不到五百份靶向净化药剂!”
“五百份?”一位格物监的老工匠失声惊呼,“可……可光是汴京及各主要隔离区上报的、已出现明显重症化倾向的感染者,就不止这个数了!这还不算那些刚刚出现症状,以及未来可能被感染的!”
冰冷的数字,像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穿了刚刚因技术突破而凝聚起来的士气。工坊内瞬间鸦雀无声,只剩下浮空托盘原型机运行时那低沉的嗡鸣,此刻听来却格外刺耳。
五百份解药,面对数以千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的感染者。
给谁?不给谁?
这已不再是技术问题,甚至不完全是资源问题,而是一个直刺人心、拷问文明根基的伦理绝境。
崔婉宁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沉重。她目光扫过在场核心成员——林沐然、王太医、算学小组负责人、格物监几位大匠,以及闻讯赶来的皇城司代表和两位负责记录的书院伦理思辨科教习。
“召集所有相关人等,”她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异常清晰,“我们必须在下一个时辰内,拿出一个分配方案。”
片刻之后,书院最大的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天幕上那猩红的“五十日”倒计时,像一只巨大的血色眼睛,冷漠地俯瞰着厅内每一个焦灼的面孔。
争论几乎是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林沐然第一个站出来,他手中拿着算学小组紧急推演的模型报告,语气急促而冷静:“院长,诸位!模型显示,若按最优效率原则,我们应当优先救治十五至四十五岁的青壮年感染者。他们是维持社会运转、保障物资生产、支撑防御力量的核心!救活他们,才能在有限时间内最大化恢复民生安定,也才能为后续可能更严峻的挑战保存元气。这是……这是最理性的选择!”他强调了“理性”二字,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数学逻辑的坚定。
“荒谬!”王太医猛地一拍桌子,花白的胡子因激动而颤抖,“医者父母心!生命岂能用年龄和所谓‘价值’来衡量?按病情危重程度分配,救死扶伤,此乃天理人伦!那些垂危的老者,那些高烧不退的孩童,难道就因为他们对‘维持运转’贡献小,就该被放弃吗?这与观察者禁止的‘非人道手段’有何区别?我们是在救人,不是在修理机器!”他的声音带着老医者特有的悲悯与执拗,眼眶微微发红。
皇城司的代表,一位面容冷峻的指挥使,沉声开口,带着不容置疑的实务考量:“王太医所言固然在理,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下官以为,当优先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医官、格物匠师、皇城司精锐、各级统筹官吏。若他们倒下,秩序崩坏,指挥失灵,届时死的就不止是几百人,而是成千上万!此为大局稳定计,不得已而为之!”他的话语带着铁血的味道,目光锐利地扫视全场,仿佛在评估每个人的“价值”。
“那边境戍卒呢?他们直面辽国威胁,若因疫病减员,防线动摇,后果不堪设想!”一位来自兵部的官员忍不住插言。
“还有运送物资的民夫,维持隔离秩序的差役……”
“那些精通古籍、可能从中找到其他生机的大儒学者就不重要了吗?”
“还有……还有那些自愿进入隔离区照顾病患的义工……”一位年轻的书院学子小声补充,声音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议事厅内顿时吵成一团,各种声音交织,每个提议背后都有一套自洽的逻辑,都代表着一部分人的利益和诉求,也都面临着其他角度的道德诘问。效率、生命平等、秩序稳定、专业价值、奉献精神……这些原本并非完全对立的概念,在极度稀缺的资源面前,变成了非此即彼的残酷选项。
崔婉宁沉默地听着,目光从一张张激动、焦虑、或痛苦的面孔上掠过。她能理解林沐然的理性计算,那是面对绝境时试图抓住的最实在的稻草;她敬佩王太医的悲悯坚守,那是文明得以存续的温情底色;她也明白皇城司指挥使的现实考量,秩序是应对一切危机的基础。但正是这种种“合理”之间的冲突,将人逼入了绝境。
她注意到,那两位伦理思辨科的教习始终没有说话,只是眉头紧锁,快速地在纸上记录着,时而交换一个沉重的眼神。
就在争论最激烈、几乎要演变成互相攻讦之时,厅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皇城司密探几乎是跌撞着冲了进来,也顾不上礼仪,嘶声喊道:“报!西南急讯!首批……首批通过浮空托盘运抵的星辰草……到了!”
众人精神一振,可密探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心沉入了冰窟。
“但是……数量远低于预期!受西南山地气候和运输稳定性影响,首批仅运回可制备……不足百份药剂的药材!而且……后续运输频率和载重,受天气、能量核心稳定性及辽国潜在干扰影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不足百份!
这个数字像最终判决,轰然砸下。厅内瞬间死寂,连方才争论最激烈的人也哑口无言,脸上血色褪尽。杯水车薪,真正的杯水车薪!面对汴京已确认的逾千名危重患者,这区区百份解药,连勉强维持希望都显得如此苍白。
绝望的气息,如同实质的瘟疫,开始在议事厅内蔓延。先前所有的计算、所有的争论,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和无力。
崔婉宁缓缓站起身,她的动作似乎因为承受着巨大的重量而显得有些滞涩。她走到议事厅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个人,那平静之下,是深不见底的疲惫与决断。
“诸位,”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压下了那令人窒息的寂静,“我们都清楚,无论选择哪一种标准,都无法满足所有需求,都意味着要对另一部分生命做出放弃的选择。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
她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量,也仿佛在让话语中的重量充分沉淀。
“林沐然的效率优先,可以保存文明骨架;王太医的生命平等,守护的是人性根基;指挥使的秩序稳定,维系的是存续基础。你们都没有错。”她的话让争执的双方都愣住了,怔怔地看着她。
“但正因为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其道理,也都有其无法回避的道德代价,所以,我们不能由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团体,来轻易地做出这个决定。”崔婉宁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定,“这个决定的权利,或者说,这个承担道德重负的责任,不能仅仅由我们背负。”
那位一直沉默的伦理教习之一,此刻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试探着开口:“院长的意思是……?”
“建立一套机制,”崔婉宁一字一顿地说,“一套尽可能透明、公正,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接受的分配机制。”
她目光投向算学小组的负责人:“我需要你们,以病情危重程度为基础,结合年龄、社会角色等因素,设计出一个综合评分模型,但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不能是完全由我们主观判定的‘价值’。”
她又看向王太医和皇城司指挥使:“需要你们共同拟定一份最急需用药的危重患者名录,确保名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最后,她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然后,我们将在这份名单的基础上,引入一个……随机抽取的程序。”
“抽签?”有人失声低呼。
“没错,抽签。”崔婉宁肯定道,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深深的疲惫和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在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时,程序的公正,或许是唯一能让人相对信服,也能最大程度分散道德指责的方式。我们将公开进行,接受各方监督。让……运气来决定吧。至少,运气本身,不掺杂我们的主观偏好,对每一个人……至少在形式上,是平等的。”
这个提议,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有人震惊,有人不解,有人面露沉思,也有人本能地感到抗拒。
“这……这岂不是儿戏?将生死大事,付诸虚无缥缈的运气?”一位老儒生颤声道。
“那您有更好的、能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的办法吗?”崔婉宁平静地反问,目光直视对方。
老儒生张了张嘴,最终颓然低下头。没有,谁也没有。在绝对的稀缺和复杂的道德困境面前,任何看似“合理”的标准,都无法真正服众。
“这不是最完美的办法,甚至不是最好的办法,”崔婉宁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这或许是在当前绝境下,最能体现我们对‘生命尊严’的无奈坚守,以及……尽可能维护社会不至于因争夺生存机会而彻底崩坏的方式。观察者要看的‘文明协同’,或许也包括了我们在面临生存危机时,能否建立起一套哪怕残酷,但至少维持表面秩序与相对公平的规则。”
她的话,让议事厅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的沉默,不再是纯粹的绝望,而是掺杂了复杂的思考、挣扎,以及一丝不得不接受的沉重。
就在众人心神被这艰难的伦理抉择所占据时,林沐然却悄悄退到角落,再次打开了声波监测仪。屏幕上,那代表浮空装置核心碎片的能量波动,与西南方向传来的异常背景波动之间的共鸣,非但没有因为距离拉远而减弱,反而在他调整了滤波参数后,呈现出一种更加清晰、更加紧密的联动模式,甚至……隐隐指向西南群山深处一个更具体的方向。
他眉头紧锁,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西南,那片希望的药材产地,恐怕也埋藏着一个远超他们想象、福祸难料的巨大秘密。而此刻,他们的浮空运输器,正载着文明的希望,也或许……正飞向一个未知的险境。
他抬起头,望向议事厅中央正在力排众议、试图构建那套残酷而无奈的分配机制的崔婉宁,心中暗叹。技术的突破,似乎只是将他们从一个困境,带入了另一个更复杂、更考验人心的困境。文明的存续之路,从来都不只是技术的狂奔,更是伦理的钢丝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