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康熙五十四年暮春,京城荣国府的大观园正值 “姹紫嫣红开遍”。妙玉乘坐的青布马车穿过沁芳闸,车轮碾过铺着青石板的小径,惊起几只白鹭,掠过水面落在不远处的桃枝上。车帘被微风掀开一角,她望见成片的芍药开得如火如荼,潇湘馆的翠竹随风摇曳,蘅芜苑的香草气息透过车窗飘来 —— 这红尘中的繁华盛景,与玄墓山的清幽截然不同,让她攥着羊脂玉簪的指尖微微收紧。

“妙师父,栊翠庵到了。” 官差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妙玉敛了敛灰色僧袍的衣摆,抱着那盏琉璃灯走下马车。眼前的庵堂依山而建,青瓦粉墙,院门外种着数十株红梅,虽非花季,虬结的枝干却透着苍劲风骨;院内凿有一方小池,池边立着一块太湖石,正是苏府园林里常见的样式,让她心头泛起一丝暖意。

“这庵堂是才修葺的,老祖宗特意吩咐按禅意布置,只是不知合不合师父的心意。” 引路的丫鬟袭人笑着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恭敬。妙玉环顾四周,正厅供奉着观音像,案几上的香炉是宣德炉的样式,墙角摆着一架古琴,虽非名品,却擦拭得锃亮;后院开辟出半亩茶园,种着龙井与碧螺春,旁边搭着一间制茶的小庐 —— 看得出贾府确实用了心,却也处处透着富贵气。

“有劳费心。” 妙玉淡淡颔首,将琉璃灯放在观音像前的供桌上。灯芯刚一接触案几,便突然跳跃了一下,泛出淡淡的金光,与庵堂内的香火气息交织在一起。袭人见此异象,心中暗自惊叹,更不敢怠慢,连忙吩咐小丫鬟送来干净的被褥与日常用度。

待众人退去,妙玉才卸下行囊。她将《漱玉词》藏在琴案抽屉里,把羊脂玉簪放在琉璃灯旁,又从包裹里取出蟠香寺带来的茶籽,种在茶园最角落的位置 —— 那是她亲手培育的 “冷香雪”,需用晨露浇灌,开茶时带着梅花的清冽,是她对苏州故土的念想。

栊翠庵的日子,比蟠香寺更显微妙。每日天未亮,她依旧做早课、诵佛经,可晨钟的余韵里,总会夹杂着大观园的笑语欢声;白日里她打理茶园、抄经烹茶,却时常有丫鬟送来贾府的点心,或是传来诗社聚会的消息;夜深人静时,她打坐参禅,窗外却会飘来怡红院的笛声,或是潇湘馆的咳嗽声。

她的茶道,成了大观园中最独特的风景。初入庵堂不久,贾母便带着王夫人、薛姨妈等人前来品茶。袭人提前来告知时,妙玉正在收集檐角的雨水 —— 她不喜贾府的井水,觉得沾染了太多烟火气,只爱雨天接的檐溜水,或是冬日藏的梅花雪。

“老祖宗请坐。” 妙玉迎出庵门,举止端庄却无谄媚之色。贾母坐在主位上,打量着庵堂的布置,笑着说:“早听说妙师父茶道精湛,今日特意来叨扰。”

妙玉不多言,转身走进茶庐。她取来一只海棠式雕漆茶盘,里面放着四只官窑脱胎白瓷茶盏,又从茶罐里捻出一撮雨前龙井,用刚接的檐溜水烹煮。沸水入壶时,茶香瞬间弥漫开来,清冽中带着草木的灵气。

“这水倒是特别。” 贾母抿了一口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妙玉垂眸道:“此乃今日晨雨的檐溜水,比井水更显清甜,配龙井最是相宜。”

“还是妙师父讲究。” 薛姨妈笑着附和。妙玉却未接话,只是给黛玉、宝钗各递过一盏茶,唯独给宝玉的茶盏是只绿玉斗 —— 那是她从苏州带来的旧物,玉质温润,刻着细小的莲纹。宝玉接过茶盏,指尖触到玉斗的温度,心中泛起一丝异样,却也只当是师父对晚辈的偏爱。

待贾母等人离去,黛玉特意留下来,看着妙玉收拾茶具,轻声道:“师父的茶,比别处的更有禅意。” 妙玉抬眸看向她,眼中难得露出一丝暖意:“姑娘懂茶,也懂留白。”

那日之后,黛玉成了栊翠庵的常客。两人时常相对而坐,妙玉烹茶,黛玉品茗,偶尔聊起诗词,竟有相见恨晚之感。黛玉爱她茶中的清冽,妙玉惜黛玉诗中的禅意,有时黛玉念起 “孤标傲世偕谁隐”,妙玉便接一句 “冷香浸骨尘心远”,让黛玉惊叹:“师父的诗,比我更懂孤高。”

妙玉的诗词,也渐渐在大观园传开。那年深秋,芦雪庵起诗社,众人联诗至 “寒塘渡鹤影”,黛玉一时接不上来,妙玉却从庵中赶来,提笔续道 “冷月葬花魂”。两句相对,意境苍凉却又透着风骨,让宝玉忍不住拍案叫绝:“妙师父这一句,真是点睛之笔!”

她的诗从不刻意雕琢,却字字藏禅机。春日咏梅,她写 “禅心藏于雪,梅香渡众生”;秋日感怀,她写 “灯芯燃旧梦,尘叶落新禅”。宝玉将她的诗抄录下来,贴在怡红院的墙上,说 “可与林妹妹的诗媲美”。妙玉得知后,只是淡淡一笑,将自己的诗稿收进琴案抽屉,与《漱玉词》放在一起 —— 她作诗并非为了扬名,只是借笔墨抒发心中的感悟。

除了茶道与诗词,妙玉的琴艺也颇为出众。庵堂的古琴是她从蟠香寺带来的,琴身刻着 “无尘” 二字,琴弦是冰蚕丝所制。每到月夜,她便会坐在池边抚琴,琴声时而清越如寒泉滴石,时而低回如孤雁哀鸣,将她心中的矛盾与牵挂都藏在旋律里。

一次中秋夜,大观园里宴饮正酣,妙玉却在庵中抚琴。琴声穿过夜色,飘到沁芳闸旁,正独自赏月的宝玉听得痴了。他循着琴声走来,见妙玉坐在月下,僧袍被月光染成银白,指尖在琴弦上流转,琉璃灯的光晕映着她的侧脸,竟有种出尘的凄美。

“师父的琴声里,有故事。” 宝玉轻声说道,不敢惊扰。妙玉停下手,望着池中月影,淡淡道:“琴声是心音,公子听出的,是自己的故事。”

宝玉一时语塞,却也明白她的意思。他看着琉璃灯跳跃的灯芯,忽然想起袭人说的 “灯芯转世” 传闻,轻声问:“师父信‘因果’吗?”

“因果自在心中。” 妙玉拿起茶盏,抿了一口冷茶,“就像这灯芯,燃的是油,映的是心;就像这琴声,弹的是弦,诉的是缘。”

那晚的对话,宝玉记了很久。他渐渐明白,妙玉虽身着僧袍,心中却藏着太多尘绪 —— 她的清高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对本心的坚守;她的疏离不是冷漠,而是对尘缘的警惕。就像她种的 “冷香雪”,明明需要晨露滋养,却偏要种在最角落的地方,既渴望阳光,又害怕被尘世触碰。

栊翠庵的茶园,被妙玉打理得比蟠香寺更精致。她除了种龙井、碧螺春,还从苏州带来了 “安吉白茶” 的茶籽,悉心培育。每日清晨,她都会提着水桶去浇茶,指尖触到茶叶的凉意,便会想起太湖边的晨露,想起柳氏为她烹茶的模样。有一次,小丫鬟不小心踩坏了几株白茶,吓得哭了起来,妙玉却没有责骂,只是蹲下身扶起茶苗,轻声道:“草木也有灵性,下次小心便是。”

她的抄经,也透着与众不同的风骨。别人抄经只求工整,她却会在页边画小小的梅花,或是在 “应无所住” 旁批注 “住于本心,便是无住”。净空师太曾说她 “离经叛道”,可她觉得,佛经的真谛不在字句,而在感悟 —— 就像她的人生,不必拘泥于 “僧” 或 “俗”,守住本心便好。

贾母曾问她:“妙师父在庵中,不觉得冷清吗?” 妙玉答道:“热闹是红尘的景,清净是佛门的心,各有各的归宿。” 这话传到王夫人耳中,她却私下对薛姨妈说:“这尼师虽有才情,却太傲了些,怕是难容于人。”

妙玉自然知道旁人的议论,却从不放在心上。她依旧按自己的方式生活:雨天接檐溜水,雪天藏梅花雪,诗社兴起便提笔,知己来访便烹茶。她会在黛玉咳血时,悄悄送去自己配制的润肺茶;会在宝玉生日时,写下 “苦海慈航” 的匾额送去怡红院;会在宝钗做针线时,递上一杯刚沏好的碧螺春 —— 她的善意,从不用言语表达,却藏在细节里。

可这份 “藏在细节里的尘缘”,终究还是会泛起波澜。那年冬日,栊翠庵的梅花开了,妙玉折了几枝插在胆瓶里,放在琴案上。宝玉路过庵堂,闻到梅香便走了进来,见她正对着梅花出神,轻声道:“师父的梅花,比别处的更艳。”

妙玉回头,见他身上落着雪花,头发上沾着白霜,忽然想起苏州的雪天,柳氏曾为她折梅插瓶。她沉默片刻,取过一只素白的瓷瓶,折了一枝最艳的红梅递给宝玉:“公子若喜欢,便拿去插瓶吧。”

宝玉接过梅花,指尖触到她的指尖,只觉得微凉。他看着她琉璃灯旁的羊脂玉簪,忽然明白,这尼师心中的尘缘,从未真正断绝 —— 那玉簪是母亲的念想,那梅花是故乡的记忆,那琴声是未说的牵挂。

那日之后,大观园里渐渐有了些闲言碎语,说妙玉对宝玉 “过于亲近”。妙玉听到后,只是将那只绿玉斗收进了抽屉,却依旧会在宝玉路过庵堂时,递上一杯热茶。她知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必为了旁人的议论,改变自己的本心。

转眼到了康熙五十五年的中秋,大观园举办夜宴。众人在凸碧堂联诗,妙玉却在栊翠庵中抚琴。琴声穿过夜色,与远处的笛声相和,黛玉站在沁芳闸旁,听着琴声,轻声对宝钗道:“妙师父的琴,越弹越有尘味了。”

宝钗点头:“她是佛前灯芯,本就带着火性,怎会真的冷透?”

琴声停歇时,妙玉望着窗外的明月,拿起琉璃灯旁的羊脂玉簪。月光照在玉簪上,泛着温润的光,让她想起柳氏的话:“记住,无论在佛门多久,都别忘了自己是谁。” 她轻轻摩挲着玉簪,忽然明白,了尘大师说的 “以佛护尘”,不是要斩断尘缘,而是要带着尘缘修行 —— 佛在心中,尘在眼前,两者本就可以相融。

她起身走到茶庐,取来去年藏的梅花雪,烹了一壶龙井。茶香弥漫时,琉璃灯的灯芯突然剧烈跳跃起来,泛出金色的光晕,与月光交织在一起。妙玉知道,这是灯芯在回应她的心境 —— 她不再抗拒尘缘,不再害怕 “劫”,而是愿意在这栊翠庵中,做一个 “带尘的佛子”,既守禅心,也惜尘缘。

夜深了,大观园的欢声笑语渐渐散去,栊翠庵恢复了宁静。妙玉坐在琴案前,翻开《漱玉词》,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旁,写下一行小字:“禅心觅净土,尘影落清樽。” 她将玉簪放回琉璃灯旁,看着灯芯平稳地燃烧,心中一片澄澈。

她知道,自己在大观园的生活,不过是历劫的一部分。这栊翠庵是她的修行场,也是她的红尘驿站,这里的茶、诗、琴、梅,都是她与尘世相连的纽带。她或许永远成不了净空师太那样 “无牵无挂” 的高僧,却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妙玉 —— 佛前的灯芯,尘世的知己,带着风骨与温情,在这繁华与清净之间,走出自己的路。

窗外的梅花,在月光下静静绽放,散发出清冽的香气。琉璃灯的光晕笼罩着庵堂,灯芯跳跃着,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 “尘佛相融” 的故事。妙玉闭上眼,听着远处的更声,心中默念着《心经》,可嘴角却忍不住泛起一丝笑意 —— 她知道,这栊翠庵的日子,虽然平静,却绝不平庸;她的修行,虽然带着尘缘,却也愈发坚定。

而那盏琉璃灯的灯芯,在红尘的滋养下,燃烧得愈发明亮,既照亮了庵堂的清净,也映出了尘缘的温暖。妙玉知道,只要守住这盏灯,守住这颗心,无论未来有什么 “劫”,她都能安然度过。这大观园的寄居生活,不是她的终点,而是她历劫路上,最温暖也最深刻的一段旅程。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末世重生:我觉醒了双系统?最豪赘婿陆枫纪雪雨我在古代逃荒路上如鱼得水万界独尊玄天战尊傲气凌神教授家的小姑娘恶毒女配不按剧情走阴神司探登高者寡六零:老太搞事业,养崽崽日常相公失忆后,医妃带空间养崽穿书女配和未婚夫恋爱的甜甜日常官道之1976军阀:从县长开始征伐天下星际毛绒绒陆沉周若雪无删减完整版拜师九叔之我在民国当军阀小公爷,夫人带前世记忆重生救府末世金丝雀到年代文的摆烂人生带雨梨花祁同学,真的不继续追了吗重生四岁小玄师,别怪我无情以大针蜂开局的异世界宝可梦之漫威:搞笑角色摆烂日常超神:我真不想成神!快穿:我修仙回来了,渣渣速退恃娇宠宫廷双姝:权谋与情丝剑道初心女尊:当白切黑皇女遇上土匪郎君庶女发癫日常肖靖堂升职记窝囊女婿三年被瞧不起岳风柳萱崩坏:终末之诗变成动物后才知道摆烂有多香暗恋,你是我的遥不可及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叫你当炮灰,你转身毒翻全场?和死对头影帝穿越古代逃荒赢麻了斩神:转生黄泉,践行虚无之路!玄学大佬驾到,万千恶鬼瑟瑟发抖恶毒女配一心求死原神获得造物主系统的诸天之旅陶园田居,悠闲的山村生活修真需要高科技摸金校尉:大赦天下别人啃老我啃小,我的儿子是大佬国运:失忆的我要扮演张麒麟玩止水
墨坛书屋搜藏榜:萌宝被抛弃后:被全国兵哥哥宠哭养猪小能手穿七零首长见面要毁婚?后来被钓成翘嘴盗墓:开局探索金国大将军墓甜!漂亮军嫂海岛寻夫后被宠上天绝世邪神奥特:黑暗洛普斯的奇妙冒险!雷符当纸抽用,我还怕你红白撞煞吗?离婚当夜,被豪门继承人搂着亲王妃强势回归,被休摄政王追妻忙救命,霍爷的小傻妻野又撩我的老领导是李云龙天地道君要回家神豪系统之打造奢华娱乐帝国尸兄:从葫芦娃到尸皇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在团内当团宠的一天我以前好像很厉害龙族:开局拐走夏弥自创超凡体系你好!亲爱的小狼!从开始的左道生涯[综]万界旅行社医妃入怀,王爷你就宠她吧八零偏执大佬的娇软白月光新时代的女奥特2被甩后,嫁给了他死对头蜡笔小新:我的校园青春仙路漫漫吾终将问鼎!悍姐好种田替嫁残疾大佬后他站起来了崩坏:带着女武神写二创盗墓同人之换个姿势穿小哥女主重生后,每天都想锤人正阳门下:东南亚之主魔道少主的我,功德成圣了靖康物语之塞北帝姬泪那夜后,糙汉霍总跪哄孕吐小甜妻春日云烟直男穿进ABO靠装A升级美貌呆萌女撩了臭屁腹黑影帝神起在风华我与你不止于此鬼灭:琉璃化雪安陵容重生之我一胎俩宝了大秦:开局炼制百万傀儡阴兵极品废柴召唤师萌娃分配主神解约回国后,归国爱豆的巅峰之路接受封印吧,仙子萌学园之复活之战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掌御神帝青君快穿之龙主的快穿之旅快穿万人迷:美人她又撩疯了刚成仙,你说这里是洪荒?港综:我的横刀能砍穿铜锣湾鬼谷之纵横穿越60年代,我靠捡漏成了首富寒刃旧青囊重生后拒离婚,糙汉老公不禁撩穿越到玫瑰的故事中,我杀疯了凡人修仙:修仙葫芦我继承了魔女的百万遗产欢迎你们来到童话小镇重生祁同伟:汉东一把手我当定了世界纪元:次元直播间之不屈之歌早死大师兄重生,整顿宗门白眼狼噬灵劫火:我以凡人之躯弑仙摄政王,夫人她又拆家了终极一班之纵横天下万界公馆:我在剧情里开安全屋综影视:不知名迷人角色军婚燃情:七零辣妻养崽忙获得转化桌的我,拐跑芙宁娜重生港综开出租,开局送阴阳眼换亲劫四合院:傻柱他舅来了,逆天改命终焉回响:罪爱漩涡谁说快穿就一定要走剧情首长,你家崽崽又去港城搞物资啦顶流伪装月薪5000后金陵十二钗前缘录DNA:财阀继承人不凡仙路穿越到星际,成了指挥官文明导师博士娘亲带娃逃荒:灵灵泉在手蝴蝶骨下的新娘火影:开局获得妙蛙种子模版纲铁与灵根:我的修仙降维打击武侠:江湖上出现了一个索命阎罗被吃绝户七杀女,迫嫁疯王杀疯了火影:妹妹怎么被我养成病娇了综漫大挂特挂黑道霸总追爱俏警花在仙界搞KPI觉醒后,大小姐带系统杀疯了!综影视之从紫萱开始穿越之家贫,算命不如卖豆腐和纹身师谈恋爱的日子替嫁病娇总裁,我成了豪门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