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专案的尘埃,落定得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县委召开了全县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主会场设在县委大礼堂,各乡镇、县直单位设分会场,通过视频直播,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公职人员。
会议由县长赵立春主持。这是他在风波之后,第一次在如此重大的场合公开露面。他瘦了许多,头发也添了几缕花白,念着手中那份早已拟好的主持词时,声音平板,听不出任何情绪。我坐在主席台的角落里,能感觉到,这位曾经在临川说一不二的二号人物,身上的那股精气神,已经被彻底抽走了。
会上,纪委周书记通报了“10·23”专案的查处结果。
主犯丁宏,因行贿、串通投标等多项罪名,被移送司法机关,等待他的是漫长的牢狱生涯。
赵明亮,因利用其亲属影响力,非法承揽工程、收受巨额贿赂,同样被移送司法。赵立春虽然没有受到直接牵连,但“失察”与“家风不正”的帽子,已经牢牢地扣在了他的头上。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政治生命,已经提前画上了句号,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河口镇原书记王建军,被双开,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其余涉案的核心与重要参与者,也分别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
而对于我负责“攻心”的那些干部,处理结果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除了极少数问题较重的,受到了党内警告或行政记过处分外,绝大多数人,在主动交代问题、上缴违-纪所得后,都得到了“诫勉谈话、免予处分”的宽大处理。
当周书记念到这一部分时,我能从台下许多人的脸上,看到一种如释重负、劫后余生的复杂表情。
一严,一宽。一张一弛。
张青峰书记的政治手腕,在这份处理决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既用雷霆手段,清除了官场的毒瘤,又用菩萨心肠,稳住了干部队伍的大多数,真正做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最后,张青峰书记发表了总结讲话。
他的讲话,没有空洞的口号,也没有官样的套话。他从临川的历史讲起,讲到了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光荣与梦想;他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讲到了大家对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期盼。
“我希望,”他站在讲台中央,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全场,“从今天起,我们临川的干部,都能挺直腰杆,干净干事!我们的企业家,都能凭本事、凭技术吃饭,而不是凭关系!我们的老百姓,去政府部门办事,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而不是一张张冷脸!”
“我在这里,向全县人民承诺:谁敢再破坏我们临川的营商环境,谁就是临川发展的罪人!不管他后台有多硬,背景有多深,我们县委,都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我看到,许多干部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久违的光。我知道,这场风暴,不仅清洗了污泥浊水,更重塑了临-川的政治生态,凝聚了人心。
会议结束后,按照惯例,县委领导班子要举行一次庆功宴。
晚宴设在县委招待所的小宴会厅,气氛比以往任何一次饭局,都更加轻松和热烈。张青峰书记显然心情很好,破例多喝了几杯。
席间,他把我叫到身边,当着所有常委的面,拍着我的肩膀,对组织部长王海说道:“王部长,我们临川这次能打赢这场硬仗,江远同志,居功至伟啊。他不仅笔杆子硬,关键时刻,更有担当,有谋略,是个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这样的年轻干部,我们一定要大胆使用,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锻炼。”
组织部长王海立刻心领神会,笑着点头:“书记说得是,江远同志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部里已经考察过了,初步的任用意见,也已经形成了。”
听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怦怦”地加速跳动起来。
我知道,论功行赏的时刻,终于到了。
第二天上午,县委组织部的正式任命文件,就下发了。
文件不长,却在整个县委大院,再次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任命江远同志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县委督查室主任。”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督查室主任!
双重身份,含金量十足!
办公室副主任,意味着我正式进入了县委办的领导班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层领导。而“督查室主任”这个兼职,则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督查室,是这次机构改革后,张青峰书记力主新成立的一个部门。它的职能,就是代表县委,督促检查全县各单位对县委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说白了,这就是书记手中的一柄“尚方宝剑”,是确保他政令畅通的最重要的抓手。
让我担任这个新部门的一把手,足见张青峰书记对我何等的信任与器重。
我从一个没有实权的“笔杆子”,一步跨越,成了一个手握实权的、能够“钦差”办事的关键人物。我的仕途,由此迈上了一个全新的、也更加坚实的台阶。
任命文件下发的那天下午,我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了。
祝贺的电话、短信,像潮水一样涌来。昔日的同事、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乡镇干部、甚至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所有人都用最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着他们的祝贺与“亲近”。
我礼貌而客气地一一回复着,心中却无比平静。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祝贺,有多少是真心的,又有多少,是冲着我手中这突如其来的权力。
在无数的祝贺电话中,有一个,却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是林雪宁打来的。
“江主任,”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俏皮的调侃,“恭喜高升啊!今晚有没有空,本姑娘想请你这位新晋领导,吃顿便饭,为你庆功。”
“求之不得。”我笑着回答,“地方你定,我随叫随到。”
“那就……还去我们第一次吃夜宵的那个地方?”她轻声问道。
我心中一暖。那个简陋的路边摊,见证了我们感情的开始。她选择在那里,意义不言而喻。
傍晚,我脱下在单位穿了一天的白衬衫,换上了一身便装,提前来到了那个熟悉的大排档。
老板还认得我,热情地招呼着:“小伙子,有段日子没来了!还是老样子?”
“老样子。”我笑着点头,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
没过多久,林雪宁就到了。她今天没有穿白大褂,而是一身淡蓝色的连衣裙,长发披肩,脸上画着淡妆,在夜市嘈杂的灯火下,美得像一幅画。
她一坐下,就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包装精致的小盒子,推到我面前。
“喏,贺礼。”
我打开一看,是一支派克钢笔。款式沉稳大气,笔身上,还刻着两个小小的字母——Y.J,我的名字缩写。
“谢谢,我很喜欢。”我由衷地说道。
“以后你就是大领导了,要签的文件肯定很多。”她的眼神,清澈而认真。
我郑重地点了点头:“我记住了。”
那天晚上,我们没有聊工作,没有聊官场上的那些是是非非。我们聊着彼此的童年,聊着各自的梦想,聊着对未来的憧憬。
在嘈杂的人声和氤氲的烟火气中,我前所未有地感到了一种内心的安宁与踏实。我知道,无论未来我的仕途之路,会走到多高的位置,面临多少风雨,眼前这个女孩,都将是我心中最温暖、最坚实的港湾。
饭吃到一半,我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喂,是……是江远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迟疑而又熟悉的女声。
是林晓雯。
“是我,有事吗?”我的语气,平静而疏离。
“我……我看到任命文件了。恭喜你。”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落寞,“我……我就是想……想跟你说一声对不起。”
我沉默了片刻,淡淡地说道:“都过去了。你过得好就行。”
“我不好。”她突然说道,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哭腔,“赵凯……他家也牵扯到案子里了,他爸被停职了。他现在……天天在外面喝酒,回家就跟我吵架……江远,我后悔了,我真的后悔了……”
听着她的哭诉,我的心中,没有一丝波澜,甚至连一丝快意都没有。
我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坐在我对面,正安静地帮我剥着小龙虾的林雪宁,然后对着电话,轻轻地说了一句:“抱歉,我现在有人在等我。先挂了。”
说完,我便干脆地挂断了电话,将手机调成了静音。
林雪宁抬起头,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问,只是将一盘剥好的虾肉,推到了我的面前。
“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她笑着说。
我看着她温柔的笑脸,心中一片澄明。
是的,都过去了。那些曾经的伤害与不甘,在这一刻,都已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