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仁市碧江区环北办事处响塘垅的沃土上,坐落着碧江区唯一一所全封闭寄宿制公办高级中学——铜仁市第十五中学。这所创办于2014年9月的学校,承载着化解城市“大班额”难题、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的使命,以“健全人格,人生出彩”为办学理念,在十余年的发展中书写了西部新兴高中的成长华章。
学校的诞生源于碧江区委、区政府的教育布局远见。自2011年10月启动建设,历时三年完成主体工程,总投资超2亿元,占地面积达128亩,建筑面积平方米,从规划之初便定位为铜仁主城区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高中 。如今校园布局错落有致,回廊式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图书楼与两栋学生公寓楼形成有机整体,400米标准环形田径场、塑胶篮球场与羽毛球场镶嵌其间,构成了兼具功能性与观赏性的育人空间。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35个教室均配备“班班通”多媒体平台,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网上阅卷室等专业场所满足教学需求,创客教室、跆拳道训练中心等特色功能室更拓展了育人维度,教室与宿舍的空调配置则为学子提供了舒适环境 。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引擎。目前全校拥有教职工184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学团队。其中高级教师48人,占比达26%,一级教师44人,研究生学历4人,本科学历139人,学历达标率95%,师生比例保持在1:15.59的合理区间 。学校通过“党建+名师工程”强化队伍建设,组建省市级名师工作室3个,鼓励教师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与优质课竞赛,累计有23人次在市级竞赛中获奖,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支队伍秉持“勤学、博学、慎思、笃行”的学风,将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深度融合,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以质量立校、以科研强校、以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指引着学校在教育教学领域持续突破。在文化课教学中,学校实现了“低进优出”的跨越式发展:2024年高考文化类特控线上线40人,超额完成指标40倍,本科上线率提升至66.8%,较上年增长24个百分点。凭借这样的教学转化能力,学校连续七年在铜仁市c类学校教学质量评比中斩获二、三等奖,2023年更跃升至全市同类学校前30%行列。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学校与铜仁市第二中学开展联盟办学,通过互派教师、教学同研、考试同卷等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开设的提升班本科上线率高达90%以上,成为升学培养的标杆阵地。
艺体特色教育是学校的闪亮名片。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特色学校,学校构建了完善的“文化+特长”培养模式。2024年,校足球队包揽市级校园足球三级联赛高中组男女双冠,跆拳道队斩获全国联赛团体总分第一,凭借突出的体育育人成效跻身全市三所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校之列。在2025年自主招生中,学校专项招收足球特长生15人及其他体育特长生34人,持续强化特色人才储备。除体育领域外,学校每年举办合唱比赛、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通过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与各类社团,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从建校之初,学校便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二类校)、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争创贵州省乃至西部名校。如今这一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学校已被纳入省级特色高中创建培育名单,在碧江区教育综合考核中连续四年位列第一等次,社会美誉度显着提升。全封闭寄宿制管理模式下,学校实行人本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寝室包保制度、心理健康辅导与奖助学金政策(每年为贫困生提供最高5400元资助),构建起全方位的育人保障体系。
十余载耕耘不辍,铜仁市第十五中学从一所新建校成长为区域特色强校,既填补了碧江区公办寄宿制高中的空白,也为西部县域高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这所承载着万千家庭期盼的学校,正以“自强不息、求实创新”的校训为指引,朝着省级特色示范性高中的目标稳步迈进,继续为铜仁教育事业注入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