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录 · 第六十五章:
王使突至与尘缘再临
时光荏苒,自那夜怨毒尽消、山君归位,转眼已过月余。
金光寺在妙善日复一日的辛勤打理下,虽依旧称不上宏伟,却已彻底扫除了往日的荒芜死寂。
院落中的杂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妙善移栽的野花和精心培育的菜畦,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大殿之内,佛像虽依旧残破,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佛台前供奉着,山间的野果和清泉,
香炉中也时常燃起妙善,采集柏子制作的简易线香,青烟袅袅,平添几分庄严。
山君大多数时候都守在山门外,它似乎很享受这份宁静。
它的存在,无形中驱散了山中最后一丝不安的气息,连那些胆小的山鸡野兔,
也敢在寺院附近的林间,空地嬉戏觅食,因为它们本能地知道,这位强大的山君并无伤人之意。
偶尔有樵夫或猎户,远远望见寺门前那如同金色小山般的身影,皆惊骇不已,
“金光寺有灵虎守护”的传闻不胫而走,反而让寻常百姓,对此地心生敬畏,不敢轻易靠近,倒也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打扰。
妙善的修行也日益精进。
有山君梳理地脉灵气,有这清净道场滋养心神,她体内的净世梵光 ,增长虽缓慢,却扎实无比,对力量的运用也越发纯熟。
她已能较为轻松地,维持“梵音净域”超过一个时辰,指尖的净光也愈发凝练。
她开始尝试着将净光融入日常,比如以之滋养菜畦,竟使得蔬菜生长速度加快,品质也更佳;
偶尔有小兽受伤闯入寺院,她亦能以净光为其安抚疗伤。
日子平静而充实,妙善几乎沉浸在这种与世无争、与山林为伴的修行生活之中。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一日午后,妙善正在院中为菜畦浇水,山君则懒洋洋地趴在,门廊下假寐。
突然,山君猛地抬起头,耳朵警惕地转动着,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而充满警告意味的呼噜声。
妙善心有所感,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望向山下那条蜿蜒的石阶。
不多时,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和言语声由远及近。
只见一队约莫十余人,正沿着石阶攀爬而来。
为首的是两名身着低级官袍、气喘吁吁的文吏,身后跟着数名手持棍棒、
做衙役打扮的壮汉,还有几名挑着担子的仆从,担子里似乎装着些香烛、布匹等物。
是王宫里来的人!
妙善微微蹙眉。
她认出那两名文吏,似乎是父王身边负责宗室礼仪,祭祀等琐碎事务的官员。
他们来此作甚?
山君已然站起身,庞大的身躯挡在山门入口,琥珀色的眸子冷冷地,注视着这群不速之客,
那股百兽之王的,无形威压散发开来,顿时让那队人马僵在了石阶尽头,一个个脸色发白,双腿打颤,哪还敢上前半步?
“三、三公主殿下!”为首那名年纪稍长的文吏,壮着胆子,隔着老远,对着院内的妙善躬身行礼,声音带着颤抖,
“卑、卑职奉王上之命,前、前来探望公主,并、并送来些许日用之物。”
妙善拍了拍山君的前腿,示意它稍安勿躁。
山君低吼一声,收敛了部分威压,但仍像一尊门神般屹立不动。
妙善走到院门附近,隔着一段距离,平静地问道:
“有劳诸位。我在此清修,一切安好,无需挂念。父王还有何吩咐?”
那文吏见猛虎似乎听从妙善指令,稍稍松了口气,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绢帛,双手高举:
“殿下,此乃王上手谕。王上听闻……听闻殿下在此潜心修行,感天动地,
“竟……竟驯服了山中之灵(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山君),心中甚慰。
“值此下月太后娘娘六十寿诞,王上将于宫中举行盛大法会,为太后祈福延寿。
“特命殿下……随我等回宫,参与法会,以全孝道,亦显我王室尊佛向善之心。”
回宫?
参与法会?
妙善的心微微一沉。
她早已下定决心斩断尘缘,在此清修。
父王此举,表面上是让她回宫尽孝,参与祈福,实则恐怕还是不死心,想借此机会让她重回那个锦绣牢笼。
甚至可能听闻了“灵虎”之事,起了其他心思。
她看了一眼,那文吏手中明黄的绢帛,那是王权的象征。
又看了一眼身后残破却宁静的寺庙,以及身旁忠诚守护的山君。
一边是血脉亲缘、王权父命,一边是道心所向、清净修行。
她知道,平静的日子,恐怕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这道来自尘世的召唤,是她必须面对的另一重考验。
她沉默片刻,目光扫过那群战战兢兢的使者,最终落回那卷手谕之上,声音清越却不容置疑:
“回复父王,妙善心意已决,此生常伴青灯古佛,为众生祈福,
“亦是为王室、为父王、为太后积福。宫中法会,高僧大德云集,不缺妙善一人。恕难从命。”
她顿了顿,继续道:
“至于这些物品,还请带回。此地清苦,无需这些世俗之用。诸位请回吧。”
语气平和,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决绝。
那文吏脸色一变,似乎还想再劝:
“殿下,这……这可是王命啊!抗旨不遵,恐怕……”
他话未说完,山君似乎感应到妙善坚定的意志,猛地向前踏出一步,
发出一声低沉而充满威胁的咆哮,骇得那文吏连同身后众人连连后退,险些跌下石阶。
“我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妙善淡淡道,“山君,送客。”
山君会意,虽未真的扑上去,但那冰冷的注视和散发出的威压,已足以让这群养尊处优的官差魂飞魄散。
那文吏面色惨白,知道今日是无法完成任务了,只得收起手谕,
带着众人狼狈不堪、连滚带爬地向山下逃去,连那些带来的物品都顾不上拿了。
看着他们消失在山道尽头,妙善轻轻叹了口气。
她知道,此事绝不会就此结束。父王不会轻易放弃,更大的风波,或许还在后头。
她转身,看向那尊残破的佛像,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尘缘如风,来时便来,我自心如磐石。”
她低声自语,仿佛是在对佛立誓,又像是在坚定自己的道心。
山君走回她身边,用头轻轻蹭了蹭她,似在安慰,也似在表明它将与她共同面对一切的决心。
耶摩山的天空,依旧湛蓝。
但妙善知道,她面临的,将不仅仅是山中的清修,还有来自山外、来自尘世的纷扰与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