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念清升初中的第一个月,就盼来了校园科技节。他从暑假就开始准备,把上一章参与研发的 “太空健康监测仪” 按比例缩小,做了个精致的模型 —— 外壳是 3d 打印的太空舱造型,里面装着迷你传感器,连抗辐射纳米涂层都用银色颜料按比例模拟,底座还贴了他手绘的技术流程图,一眼看去就特别专业。
可刚把模型搬到科技节展厅,班长赵磊就凑了过来,撇着嘴说:“林念清,你这模型看着挺像回事,该不会是你爸公司的人帮你做的吧?就你这刚上初中的水平,能懂什么太空监测技术?”
周围几个跟赵磊玩得好的同学也跟着起哄:“就是,肯定是靠爸爸的资源,不然怎么能做这么复杂的模型?”“赵磊的机器人模型都是自己焊的,这才叫真本事!”
林念清皱着眉:“这是我自己做的,从设计到打印,都是我一个人弄的,不信我给你看我的设计稿。”
“设计稿?谁知道是不是你爸帮你画的。” 赵磊翻了个白眼,故意把声音提高,“反正我觉得,靠家长帮忙的作品,根本没资格参加比赛,赢了也不光彩!”
林念清气得脸都红了,想跟他争辩,可赵磊根本不给机会,转身就去跟其他同学说 “林念清的模型是代做的”,不少同学本来还想过来看看,听了这话都犹豫着没上前。
晚上回家,林念清把这事跟林辰和苏清月说了,眼圈有点红:“爸爸,他们都说我靠你,说我的模型不是自己做的,我不想参加比赛了……”
苏清月赶紧安慰:“别听他们的,你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暑假你每天泡在书房画设计稿,打印失败了十几次都没放弃,这都是你的本事。”
林辰摸了摸他的头:“儿子,别人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知道这是你亲手做的。明天比赛,你就把你的设计稿、打印记录都带上,用实力让他们闭嘴。”
第二天科技节比赛,林念清果然把一沓设计稿和打印失败的零件都带去了,可麻烦还没结束。轮到评委点评时,一个戴眼镜的评委(后来林念清才知道,他是赵磊爸爸公司的技术顾问)突然说:“林念清同学,你的模型虽然外观精致,但技术原理表述得不够清晰,我们怀疑存在家长代做的可能。为了保证比赛公平,麻烦你现场拆解模型,详细讲解里面的技术逻辑,要是讲不清楚,就只能取消你的参赛资格。”
这话一出,全场都安静了。赵磊在台下得意地笑,还跟旁边的同学说:“我就说他不懂吧,等着看他出丑!”
林念清深吸一口气,走上台,拿起模型:“没问题,我现在就拆给大家看。”
他先把太空舱外壳拆开,露出里面的迷你传感器:“这里是模拟的心率传感器,我用的是 Arduino 迷你主板,编程的时候加了数据校准程序,就像真正的监测仪那样,能减少误差;大家看这个银色的涂层,是我用银色颜料混合了细沙,模拟抗辐射纳米涂层,虽然不是真的,但原理是一样的 —— 通过物理阻隔和材料吸收,减少辐射对传感器的干扰。”
接着,他又拿起底座上的流程图:“这是我画的第三版设计稿,第一版我没考虑数据传输的问题,后来查了资料,加了‘数据冗余备份’模块,就像我之前跟爸爸公司的工程师叔叔讨论的那样,要是主数据受干扰,能立刻切换到备用数据,保证监测准确。”
他一边拆一边讲,从主板型号到编程逻辑,从材料选择到原理模拟,说得条理清晰,连评委都忍不住点头。有个老教授评委忍不住问:“你说的‘数据冗余备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这个思路很专业。”
“是我想的,” 林念清点点头,“之前爸爸跟我讲过太空监测仪的研发难题,我就琢磨着,要是数据受干扰了怎么办,后来查了很多资料,才想到这个办法,还跟研发部的叔叔确认过,说这个思路可行。”
老教授笑着说:“很好,不仅有想法,还会主动学习验证,这才是科技比赛该有的样子!”
之前那个刁难的评委,脸都红了,赶紧说:“林同学确实对技术很了解,是我之前误会了,抱歉。”
台下的赵磊,脸一下子白了,再也没了之前的得意。赵磊的爸爸听说这事,特意赶来学校,想找评委 “沟通”,结果被校长堵了个正着:“赵总,您公司的技术顾问在比赛中恶意施压,已经违反了比赛规则,我们决定取消您公司对学校科技节的赞助资格,同时会把这事上报教育局,确保以后比赛的公平性。”
赵磊爸爸气得说不出话,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最终,林念清的模型毫无悬念地获得了 “最佳创新奖”,市科技馆的馆长还特意找到他,说:“你的模型很有科普意义,我们想把它放在科技馆的‘太空健康’展区,让更多小朋友了解太空科技和健康知识,你愿意吗?”
林念清高兴得跳起来:“我愿意!谢谢馆长!”
比赛结束后,之前质疑林念清的同学都过来道歉:“念清,对不起,我们不该听赵磊的话,误会你了。”“你的模型真的太厉害了,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设计啊?”
林念清笑着说:“没事,以后咱们可以一起讨论科技问题,一起学习。”
更意外的是,市教育局的领导也听说了这事,主动联系未来科技,想合作推出 “校园太空健康科普课”:“林念清同学的模型给了我们启发,现在的孩子对太空很感兴趣,我们想把太空健康知识融入中小学科技课程,用有趣的方式教孩子们学科学、懂健康,未来科技在这方面有优势,希望能跟你们合作。”
林辰当场答应:“没问题!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还能让研发部的工程师去学校做讲座,再开发一些简易的科普模型,让孩子们能亲手操作,加深理解。”
接下来的日子,林念清成了学校的 “小名人”,不仅被选为科技社的社长,还经常去其他学校分享自己的模型设计经验。市科技馆的展览开展那天,林辰带着全家去了,林念辰看到哥哥的模型摆在展柜里,兴奋地拉着外国游客介绍:“this is my brothers work! Its a space health monitor!(这是我哥哥的作品!是太空健康监测仪!)”
苏清月笑着跟林辰说:“真没想到,一场科技节比赛,还能促成这么好的合作,咱们的孩子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这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林辰看着不远处跟游客讲解的林念清,心里满是骄傲,“咱们做父母的,就是要给孩子支持,让他们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天赋。”
林念清后来跟林辰说:“爸爸,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别人的质疑不可怕,只要自己有真本事,就能用实力证明自己。以后我还要做更多的科技作品,不仅要拿奖,还要帮助更多人,就像你一样。”
林辰笑着说:“好,爸爸等着看你做出更多厉害的作品,以后咱们说不定还能一起合作,把你的想法变成真正的产品,造福更多人。”
他掏出手机,看着系统面板 ——“校园太空健康科普课” 项目启动,加上林念清获奖带来的品牌效应,系统奖励了
积分,加上之前剩下的
积分,现在有
积分。他琢磨着,下次兑换个【校园科普教具包】,研发更多适合中小学的太空健康科普教具,让科普课更生动有趣,帮助更多孩子爱上科技、了解健康。
在未来科技的研发部,工程师们已经开始设计科普教具了 —— 有能拆装的迷你监测仪模型,有模拟辐射干扰的实验套装,还有图文并茂的技术手册。大家都说:“林念清这么小就有这么好的想法,咱们得把教具做好,不辜负孩子们的期待。”
而在林念清的学校,科技社的活动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关注太空健康领域,有的同学还说 “以后要考航天大学,跟林念清一起研发太空健康设备”。这就是科技的魅力,也是榜样的力量 —— 一个少年的坚持,不仅证明了自己,还点燃了更多人对科技和健康的热爱,让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