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念清上小学五年级的第一个月,就遇上了烦心事。周五下午放学,他背着书包磨磨蹭蹭地回家,书包里装着老师发的奥数竞赛报名表和英语演讲比赛通知,可他手里还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他画的 “儿童健康数据统计表格”,小脸拉得老长,进门就往沙发上一坐,半天不说话。
苏清月端着水果走过来,看出他不对劲:“念清,怎么了?是不是在学校受委屈了?”
林念清瘪着嘴,把报名表往桌上一扔:“老师说,五年级要准备升学,让大家都报奥数和英语竞赛,说这对以后上重点中学有用。可我不想报,我想把时间用来做儿童健康数据统计,老师就说我‘不务正业’……”
正说着,林辰下班回来了,刚进门就听到 “不务正业” 四个字,皱了皱眉:“谁跟你说的?你做健康数据统计怎么就不务正业了?”
林念清抬头看他,眼睛红红的:“是班主任王老师,她说‘别的同学都在拼竞赛,就你搞这些没用的,以后会跟不上’。还有班里的同学,说我‘想当医生想疯了,小学还没毕业就搞统计’……”
苏清月叹了口气:“下午王老师还给我打电话,说让咱们劝劝念清,把心思放在竞赛上,还说‘林总家条件好,更该让孩子多拿竞赛奖项,以后才有出息’。”
林辰把林念清拉到身边,拿起他手里的统计表格,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着班里同学的身高、体重、运动时间,还有生病次数,虽然画得有点歪歪扭扭,但逻辑很清楚。
“儿子,你跟爸爸说,你为什么喜欢做健康数据统计?” 林辰摸着他的头问。
“因为我想知道,为什么有的同学总生病,有的同学身体特别好,” 林念清眼睛亮了点,“我发现,每天运动超过一小时的同学,很少感冒;每天喝少于五杯水的同学,容易嗓子疼。我想把这些统计出来,告诉大家怎么更健康,就像爸爸的健康平台一样!”
林辰心里一暖,转头对苏清月说:“这怎么是不务正业?孩子有自己的兴趣,还能结合实际做研究,这比死记硬背奥数题强多了!竞赛可以报,但不能让他放弃兴趣,咱们得支持他。”
第二天,林辰特意去了学校,找到王老师。王老师一见面就开始劝:“林总,您可得好好说说念清,现在五年级是关键期,奥数和英语竞赛的奖项,重点中学都认。他搞那健康统计,又不能加分,还耽误学习时间,不值当啊!”
“王老师,我觉得值当,” 林辰笑着说,“我儿子能主动观察身边的健康问题,还能用数据来分析,这是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体现,比单纯拿个竞赛奖项更有意义。竞赛我们可以报,但他做健康统计的时间,得留出来,您看行不行?”
王老师还想劝,可林辰态度很坚决,她只能点点头:“那行,我尊重您的决定,但要是影响了成绩,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您。”
可麻烦还没结束。周一上学,班里的李明就拿着奥数题过来,故意大声说:“念清,你怎么不报奥数竞赛啊?是不是不会做啊?我妈说,不考奥数的都是学习差的!”
周围的同学都跟着笑,林念清的脸一下子红了,想反驳却不知道说什么,只能低着头回到座位。放学回家,他跟林辰说:“爸爸,我还是不报统计了吧,同学们都笑我……”
“别人笑你,是因为他们不懂,” 林辰蹲下来,认真地看着他,“爸爸帮你建一个真正的儿童健康数据小平台,把你统计的数据放上去,再加上更多功能,让大家看看你的研究有多厉害,好不好?”
林念清眼睛一亮:“真的吗?我也能有自己的平台?”
“当然能!” 林辰立刻联系研发部,让他们帮忙搭建一个简易的平台,还教林念清怎么把数据输进去,怎么制作图表。每天晚上,父子俩都坐在电脑前,林念清报数据,林辰帮他调整平台功能,苏清月在旁边帮忙查资料,林念辰也凑过来,用自己的小画笔给平台画卡通图标,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一个月后,林念清的 “儿童健康数据小平台” 终于做好了。平台上不仅有班里同学的健康数据,还有他写的分析报告,比如 “每天吃蔬菜的同学,维生素 c 含量更高”“周末睡够 10 小时的同学,周一上课更精神”,甚至还有个小模块,能根据输入的身高体重,推荐合适的运动方式。
正好赶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林辰鼓励林念清报名参赛。比赛当天,林念清抱着笔记本电脑,站在台上,自信地介绍自己的平台:“大家看,这个平台能记录我们的健康数据,还能告诉我们怎么变得更健康。比如我的同学小明,之前总生病,我让他每天喝八杯水,多运动,现在他已经两个月没感冒了!”
评委老师们都被打动了,有个专家说:“这个平台虽然简单,但很实用,能看出孩子的用心,而且关注儿童健康,很有意义!”
最终,林念清获得了全国一等奖。颁奖那天,林辰带着全家去了现场,王老师也来了,看到林念清拿着奖杯,不好意思地说:“念清,老师之前错了,你做得很好,以后老师支持你搞健康研究!”
李明的爸爸也过来,笑着说:“念清,你太厉害了!能不能也帮我们家李明做个健康统计啊?我家这孩子总挑食,我正愁没办法呢!”
林念清骄傲地说:“可以啊,你们去我的平台上输数据就行,我会给你们推荐食谱的!”
比赛结束后,未来科技的研发部找到林辰,说:“林先生,念清的平台思路特别好,我们想把它完善一下,研发成‘青少年健康数据监测系统’,接入全球健康平台,肯定能帮助更多青少年!”
林辰立刻答应:“好啊,让念清也参与进来,给你们提建议。”
接下来的日子,林念清成了研发部的 “小顾问”,每周都会去公司,跟工程师们讨论系统功能。学校也为他开设了 “健康科技兴趣班”,让他当 “小导师”,教其他同学做健康统计,之前笑他的同学,现在都围着他问问题,李明还成了他的小助手,帮他收集数据。
有一次,电视台来学校采访,记者问林念清:“你为什么喜欢做健康数据研究啊?”
林念清笑着说:“因为我爸爸说,健康是最重要的,我想让更多小朋友都健健康康的,以后我还要跟爸爸一起,做更大的健康平台!”
晚上回家,林辰看着林念清写的系统优化建议,心里满是欣慰。他掏出手机,看着系统面板 ——“青少年健康数据监测系统” 研发启动,加上林念清获奖,系统奖励了
积分,加上之前剩下的
积分,现在有
积分。他琢磨着,下次兑换个【青少年健康知识库】,给系统加更多专业的健康知识,让更多孩子受益。
苏清月走过来,靠在他身边:“真没想到,念清能这么厉害,还能帮到公司的事业。”
“这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 林辰笑着说,“咱们做父母的,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给他们支持,让他们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比什么都重要。”
林念清听到他们的话,跑过来说:“爸爸,妈妈,我以后要当健康科学家,研究更多让小朋友健康的方法,还要把我的系统推广到全世界,就像爸爸的 2030 计划一样!”
林辰摸了摸他的头:“好,爸爸等着那一天,到时候咱们父子俩一起,为全球儿童的健康努力!”
而在未来科技的研发部,工程师们正忙着完善 “青少年健康数据监测系统”,他们看着林念清画的功能草图,心里满是感慨 —— 一个小学生都能有这么好的想法,他们更要努力,把系统做好,不辜负孩子的期待,也不辜负林辰的信任。
这个时候,没人再觉得林念清 “不务正业” 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喜欢研究健康数据的小男孩,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兴趣的力量,也让更多人明白,真正的成长,不是跟风拼竞赛,而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并坚持做下去,这样才能发光发热,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