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比柳落临想象的混乱很多。
刚开始还是规规矩矩地走流程,当女子继承权这件事被提出来以后,真正的战争才拉开帷幕。
“自古以来便是男主外女主内,你这是要违背祖训!”
柳落临:“自古以来,便是对的吗?”
“女子多愚钝,让她们掌家就是自取灭亡之道。”
柳落临:“不才在下堂妹就是柳家掌家人,至今两年,柳家的产业已然翻了三倍。敢问大人可有本事用两年将自己家的产业翻一倍啊?若是不行,岂不是说您比愚钝的女子还愚钝?哇,这种脑子也能上朝?那家妹也可以了。”
……以下省略一个小时的对骂。
一整场下来,柳落临贯彻的核心思想就是没理都要辩三分,更何况他有历史的确认和三年的实验数据。
最后处于三皇子阵营的吏部侍郎使用拖字决:“柳少丞给出的数字自然是相当惊人,历史上从未有人达到过如此之高的程度。此法如此有效,为何从前从未有人发现过?”
怎么会有人问出这么离谱又没脑子的问题?
虽然知道他是在质疑自己的数据造假,但柳落临还是很不理解地吐槽:“那敢问第一个知道人可以穿衣服的人之前,为什么没人知道人可以穿衣服?仓颉造字之前,为何没人造出字来?您这种东西出生以前,为什么你没有出生?”
吏部侍郎也知道自己说了蠢话,赶紧闭麦退下,让他的队友顶上,可惜他的队友战斗力不太够。
所以正直的御史大夫站了出来,半点没有拐弯,直言不讳:“吏部侍郎的话虽然说错了,但有一点微臣是认同的。柳少丞给出仅仅三年的数字就如此惊人,是否存在作假欺君,这一点非常值得怀疑。微臣提议,此事暂缓,待查清证据是否真实,再做定论。”
柳落临一拱手说:“臣也认同,大家不放心,便让人去查。只是人选可得仔细甄选,万一有人给臣来个毁尸灭迹查无此证,可就要怀疑一番此人是否是外邦派来的卧底了。”
三皇子以及他阵营的人:?
沉默了一早上的吉祥物皇帝总算是开口说了点话:“既然如此,柳爱卿认为派谁前去更加适合?”
全场的目光集中在朝堂正中心的柳落临身上,只看他揣手垂眼,没什么表情,似乎在仔细斟酌。
其实他只是在想这些人都是谁,叫什么名字。孩子头一回上朝,也没个人带他认认脸。
柳落临在心里喊外援:【云想,查一下百科全书,古代担任监察审核这种职位的都是谁?】
【搜索完毕,分别有御史台,锦衣卫,大理寺,门下省各部,以及各州刺史。】
“御史台和锦衣卫的各位大人为人正直,忠君不二,不如就交由他们?”
皇帝当场下令:“正巧,此事也是于卿提出来的。你不是觉得所言有假吗?那就让你亲自去查一查。朕派一队锦衣卫护你前往冀州。”
于大人跪地领旨,下朝以后直接走到柳落临身边放狠话:“本官一定会仔细勘察,绝不让你有一丝造假的可能。”
经过刚才皇帝的话,柳落临可算是知道一个人的职位是什么了,非常有礼貌地问候对方:“那真是太感谢于大人的不信任了,于大人一把年纪还如此有活力,为朝廷散发着自己的夕阳之光,真是让落临深感敬佩。”
“你!哼!”于大人一甩袖子,走了。
“走什么啊?”
*
虽说大理寺才是做这件事最好的选择,但谁让柳落临就是大理寺丞,得避嫌。托他的福,大理寺的各级官员用几天时间在整理完文书卷宗以后,直接放了一个小长假。
“哎呀,不用上班就是舒服。”真不是他想摆烂,而是这个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
不过没关系,假期能做的事情很多的,比如他的第一个义诊医馆终于可以开业迎客了。
“落临,第一天给人看病,紧不紧张?”
问诊台设在门边,旁边放了一张躺椅,木制的可以摇摇晃晃的那种,是云娇娇送的开业礼物。神医躺在上面摇蒲扇,靠谱老中医的形象扑面而来,让前来看诊的客人觉得十分安心。
“不紧张,毕竟我有师父在呢。”柳落临坐得板正,笑得乖巧。
经过小年在街上嚎的两嗓子,不过小半天,这条街上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有人义诊了,一传十十传百,小小的问诊台前面很快排起长龙。
柳落临义诊练手(刷功德)是主要目的没错,可医馆也不能一点钱都不挣。经过柳落临提议、柳如烟策划,趁着义诊的人流量,柳家医馆在旁边打起广告。广告内容大致是告诉大家我们家的药材新鲜、真材实料、还便宜,如果想买卖药材都请找柳家医馆。
“您这是劳作太多,涂点药油能缓解,但重点还是休息……必需扛重物?那我推荐您去城西宋木匠那里打一个手持推车,很便宜的就三十文。”
这个宋木匠其实也是柳家产业的子商家,资金和材料由柳家提供,设计图由云娇娇提供,双方“合资控股”,工匠挣个手工费,偶尔造些小创意拿奖金。
其实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没什么大毛病,全是小事小病堆在一起,都是生活艰难、一个穷字闹的。柳落临的提议大多不是推荐药材,而是给出解决源头的方法。
“您这是没吃肉才这样的,可以去城北的肉铺,那儿每天都卖些剩下的带些肉的大骨头,用来煲汤也能补点肉味。”
“您得少晒太阳,可以在对面那家看看竹帽……啊,不用也可以,您自己平时记得带个帽子就行。”
“您这是……”
柳落临坐堂一天,医馆里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医馆的收益如何暂且不提,柳家其他产业的销售量绝对增加了不止一点。
而且自从柳落临回京上任,柳如烟也相应地调整销售结构。对有钱人就卖看起来高级一点贵一点的商品;对平民就上架比旁人都便宜的物品,主打一个突出口碑,薄利多销。
这种分割式营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让人发现这些截然不同的商家背后的东家是他们。一旦被发现“脚踩两只船”,他们可能遭受有钱人和贵族的双重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