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光宗在部队里能考上军校,顺利从军校毕业,还能立功当上团长,说明他聪明有脑子。
苏国正也上过大学,这个家里,他觉得他跟苏国正的眼光是家里其他人比不了的。
他内心里也觉得徐巧芳跟陈美珍贷款做生意不靠谱,所以才会认可苏国正的话。
“我跟你妈离婚的时候,你也成家立业了,你应该能懂爸的难处吧,你是家里的顶梁柱,再多的我就不说了,你妈现在不信我,干什么事情也不跟我商量,但我不能真放任她不管。你替我劝劝你妈,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啥好处落不着不说,还背一身饥荒!”
苏国正一番推心置腹,让苏光宗更加打定主意好好劝说徐巧芳跟陈美珍。
“爸,我知道了!”
苏瑶瑶默默地凑过来,等苏光宗注意到她的时候仰脸对他甜甜一笑。
“大哥。”
苏光宗对这个妹妹没什么感觉,他比苏瑶瑶大得多,当年他去当兵的时候,苏瑶瑶也才几岁吧,当兵的头几年他几乎都没回家。
常年不相处,兄妹两个感情很淡,苏瑶瑶怕他,也不往他跟前凑,他每次回来,顶多给她几块钱零花钱。
苏光宗按照惯例,从口袋里摸出了两块钱给她。
苏瑶瑶眼神晶亮亮地盯着他的钱包,看到他瘪瘪的钱包后,目露失望。
苏光宗以为她嫌弃他给的钱少,还特意解释了一句:“等明年回来,大哥多给你发点红包。”
苏瑶瑶哦了一声拿着钱跑开了。
屋里,秦春霞听完苏瑶瑶的描述后翻了个白眼。
“你大哥白当了几年兵,也是个穷光蛋!”
不知情的苏光宗从秦春霞家回来,看见上锁的屋门后脑子有点清醒了,苏国正说话徐巧芳不听,他说话徐巧芳也未必会听,他今天不过是说了一句让爸妈放下个人恩怨,以后有点什么事情也好彼此照应就把徐巧芳气的立刻搬走了。
他要是敢在徐巧芳跟前提让她别再折腾着做生意,徐巧芳会不会跟他断绝母子关系?
这么想着,他决定把突破口放在陈美珍身上。
今年过年,陈美珍还没有回娘家走亲戚,他先给陈鹏志打了个电话问了问,得知陈美珍今天就回的消息后,跟陈鹏志说了几句场面话,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陪着陈美珍一起回去,并约定了他明天一大早去医院换完药就去买票,在陈鹏志的关心下挂断了电话。
去大舅哥家不能空着手去,但现在走亲戚都是在年前就采购完走亲戚用的东西,从过完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城里各大商场店铺都不开门。
现在拿着钱也没地方买。
苏光宗去找了王婶子,花钱从王婶子家买点别人送来的礼,再去张大爷家买点亲戚朋友给张大爷的孝敬……各家能收上来的东西凑一凑,明天去大舅哥家也不丢份儿!
徐巧芳还不知道自己的叉烧包大儿子追着陈美珍去了陈鹏志家。
家里就剩下她跟苏耀祖,还有个恩恩,她让苏耀祖看会儿孩子,她把苏光宗带回来的材料仔细地研究了一遍,想看看能不能隔代收养,把恩恩的户口上在她名下。
毕竟她那个叉烧包儿子不能要了,她也不想让恩恩跟苏光宗有任何关系,更不想连累陈美珍,说不定以后陈美珍遇上合适的还能改嫁。
恩恩最大的黑点就是有谭云欣这个妈,但是她养了这么长时间,也养出来感情了,而且部队上出具的材料非常全面,是谭云欣遗弃恩恩在前,以后就算谭云欣想认回恩恩,也得先去坐牢。
没办法,用弹幕上的话说,大号养废了,她现在再练个小号。
【老太太咋这么喜欢养别人家的孩子啊!一次教训还不够,还要再来一次?】
【我就是被我妈捡回家养的,但我比我妈亲生的孩子还要孝顺,当初要是没有我妈好心把我抱回家养,我早就冻死了!】
【当代网友现状,在路边捡到小猫小狗都能心疼地带回家养,捡到小孩子就能放任不管?】
【猫猫狗狗不会背弃主人,捡来的孩子很有可能是白眼狼,老太太之前不就养了一个白眼狼吗?】
【谁说捡来的猫狗不会背弃主人?我去年捡回来的小猫今年长大了,突然发疯抓伤咬伤我好几次,最后没办法,我又把它放回原来捡它的地方,任由它自生自灭算了……】
【孩子跟孩子也是不一样的,有一句话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感觉巧芳同志只是单纯的心疼恩恩,孩子现在还小,看不出来什么,说不定孩子的秉性跟他牺牲的父亲一样呢?】
【花十几二十几年去赌一个概率,6!】
徐巧芳不用看也知道弹幕上说啥,当初收养瑶瑶,是苏国正跟秦春霞联手给她挖了个坑让她跳进去,那时候她工作忙,家里家外一堆事情都等着她干,苏国正又啥也不管,她整天睡眠不足肝火旺盛脾气火爆,再加上工资少不够开销,她整天精打细算……
现在回想起来,她都讨厌那个时候的自己,更何况别人呢。
那种状态下养出来的孩子,性格有偏差也很正常。
现在不一样了,家里饭不用她做,生意上的事情也不用她多操心,她退休了也不用上班,每天就带带孩子,洗洗衣裳,关键是手里还有钱,她一点儿也不焦虑了,她就不信她养不出来好孩子!
【我发现父母那一辈的人都好犟啊,我爸妈就听骗子的话,子女的话当成耳旁风!】
【还真是,我爸妈也那样,巧芳同志有一点好,有时候也挺听劝的!】
“妈,今天中午吃啥饭?”
苏耀祖饿了。
徐巧芳把证件材料收起来。
“我去切个香肠,弄点猪皮冻,再馏俩馍熬个米汤!”
饭都是现成的,很好弄。
“妈,多煮几个蜜枣呗,我想吃!”
以前过年买蜜枣都是数着数买的,吃饭的时候谁碗里舀几个都是有数的,今年不一样了,知道家里孩子爱吃,徐巧芳买了一大兜,今年又不用招待亲戚,自家人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行呀!我这就去做饭!”
徐巧芳在厨房里一通忙活,刚把饭端到桌上,看见一条弹幕从眼前飘了过去。
【巧芳同志,你的叉烧包儿子去美珍娘家找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