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计乔峰赠送的《擒龙功》和他自己无意间拾得的《魔隐诀》,他真正掌握的上乘武学,其实只有区区十门!
想到少林引以为傲的七十二绝技,还有整整六十二本自己未曾涉猎,虚明心中便泛起一阵遗憾与不甘。
“罢了,先将这十二门武学彻底消化吧。”他在心中暗自鼓励自己。
倘若旁人知晓,有人会因为掌握十二门上乘武学还嫌少,恐怕会震惊得合不拢嘴。
“先专注修炼。”
他盘腿坐下,从怀中取出萧恪赠予的丹药。
之前他将一些通脉丹分给了同住的师兄们,如今手中还剩十一颗:一颗破境丹、五颗清心丹,再加上五颗通脉丹。
对虚明而言,这些丹药最大的用处便是化为纯粹的元气,供他调用修炼。
至于其本身的功效,反倒没那么重要。
他依次将丹药吞下,顿时体内涌动起滚滚元气,迅速渗透四肢百骸。
稍作调息,他澄净心神,专注意念于丹田,引导着真气运转全身。
一条条经脉中,真气如积云般缓缓流动,看似静止,实则悄然运转,持续壮大。
心神一动,体内的真气便如同雷鸣般涌动,经络震颤,窍穴逐一开辟,真气随之入驻。
“十二正经已通其八,不出三个月,我应能打通剩下的四条。”虚明心中暗想,同时隐约察觉到,他已经具备冲击奇经八脉的潜力。
“也许,并不是所有高手都必须先打通十二正经,或许也有人是先通奇经八脉,再回头完成正经的?”他刚生出这个念头,又摇了摇头。
现在的他还年轻,不急于突破,只想把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固。
待药力彻底吸收后,他开始继续琢磨自己的“积云真气”。
这是他早先观瀑布与乌云所悟,又融合了一些关于电荷运动的物理知识,虽尚未臻至完美,但就连前几天刚踏入绝世之境的乔峰,也未能识破他的伪装。
正当虚明全神贯注于经脉中的真气流动时,一只温暖而有力的手掌,忽然落在了他的肩上。
他猛地睁开眼,心头一震。
“继续修炼。”玄痴的声音低沉而平静。
紧接着,他感受到一股精纯无比的真气注入丹田,一时间心神激荡。
“服用了这么多上品丹药,哪怕是一头笨猪,也能打通一脉。”玄痴缓缓开口,“我先为你理顺气息。”
虚明只觉那股精纯的真气在丹田略作停留,随即直奔“手太阳小肠经”,似乎是想助他突破这条经脉。
“调动你的真气,跟紧我的气流,不要顾及其他经络。”玄痴继续叮嘱。
虚明依言而行,引导真气随玄痴的真气自络心穴缓缓流转于手太阳小肠经之中。
然而,他经脉中如积云般的真气却依旧凝滞不动,仿佛未曾受到任何影响,完全将玄痴的真气隔绝在外。
“奇怪,经络怎会如此堵塞?”片刻后,玄痴眉头微蹙。
虚明心中松了口气,知道自己的秘密依旧安然无恙。
“最近一年,你都吃了些什么?”玄痴接着问。
虚明一怔,略一思索,答道:“应该跟大家一样,就是寺里的素斋吧?”
玄痴在他身旁坐下,伸手为他搭脉。
“诸脉皆塞,怎会如此?”他喃喃道,“莫非是旧毒复发?”
“毒?”虚明心头一跳,急问,“师叔祖此话何意?”
玄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当年你中的‘青冥毒’,是我替你解的。”
虚明瞪大了眼睛,“这么说……您早就知道我的身份?”
“不然你以为,为何我当初会在萧恪找你时出面?”玄痴冷哼一声。
“嘶……”虚明倒抽一口冷气,“那我这次被调往药王院,也是您的安排?”
“正是。”玄痴语气平静,“萧恪来意不明,你若与他相见,不仅你自己会陷入险境,整个少林寺恐怕也会风波再起。”
过了许久,虚明才渐渐接受了这一切,心头复杂,五味杂陈。
想来也对,他身中剧毒被送到少林寺,醒来后却已毒清体净,定是有人出手为他化解。
而在整个少林寺中,有谁的医术能胜过眼前的玄痴师叔祖?
“这么说,我在寺里也算有靠山了?”虚明望向玄痴,眼神中闪着光。
“难道是我当时解毒时出了岔子?”玄痴皱眉,一脸困惑,百思不得其解。
“要不,再给我吃几颗补气的丹药?”虚明满怀期待地提议。
按照乔帮主所说,自己是修炼过快,年纪又小,根基不稳。
“奇怪,你刚才明明服下了十一颗,怎么体内毫无反应?”玄痴盯着他,满是不解。
虚明略显尴尬地笑了笑,道:“我觉得内力好像有点变强了。”
玄痴摇了摇头,道:“也许这就是命吧,刚好你玄叶师叔对你也有些看法。”
虚明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随即问道:“师叔祖,除了您之外,还有谁知道我的来历?”
“一个都没有!”玄痴语气坚定,“另外,三个月内,不许踏出药王院半步。”
“哦。”虚明点点头,接着又问,“那我在药王院该做些什么?”
玄痴稍作沉吟,道:“若你愿意,可以随我研习一些医理。”
“弟子愿意。”虚明笑着应下,心中隐约觉得,这位师叔祖对自己的态度,似乎藏着一丝默许和包容。
“当个药童,好像也没那么糟糕。”他心里暗想。
接下来的几天,虚明并未见到玄痴,而是跟着药王院中玄字辈的弟子们学习基础医理:辨识药材,了解其性味与功效。
对记忆过人的虚明来说,这些不过是小菜一碟。
半月之后,玄痴亲自对他进行了一番考查。
“还行,基本都掌握了。”玄痴语气平淡,内心却泛起波澜。
虚明微微一笑,略带羞涩,其实他三天前就已熟记药王院所有的草药种类,这种得意只适合藏在心里慢慢回味。
“把这碗汤药喝了吧。”玄痴将桌上的药碗递给他。
“这是……”虚明接过瓷碗,疑惑地望向玄痴。
“通脉散,我亲自调配的。”玄痴解释。
“哦。”虚明应了一声,仰头一口饮尽。
药力迅猛,片刻之后便化作一股热流,在他体内奔腾乱窜。
未等玄痴出声提醒,虚明便盘膝而坐,引导药力在经脉中运行。
玄痴静静观察,片刻后眉头一动——那原本汹涌的药力竟莫名消失了。
他立即伸出手搭在虚明肩头,注入一道精纯真气探查。
“怎么会这样?”玄痴震惊不已。
“师叔祖,怎么了?”虚明低声问道,神色有些闪躲。
玄痴沉默片刻,不甘心地又用真气试探了一下虚明的手太阳小肠经。
噗!
虚明配合地吐出一口鲜血。
“师叔祖,疼!”他委屈地叫出声。
玄痴收回手,脸色阴沉。
“这才多会儿,药力怎会凭空消失?”他盯着虚明,满脸疑惑。
虚明小心翼翼地猜测:“是不是药材不地道?”
玄痴默然片刻,敲了敲桌面,最终叹了口气:“再试试吧。”
虚明试探性地问:“这药喝起来挺舒服的,要不要再来个疗程?”
“疗程?”玄痴嘴角一抽,那碗汤药是他半个月的心血,用了不知多少珍贵药材!
想到要教他医术,玄痴缓缓开口:“少林医术,侧重疗伤、解毒、配药,与寻常大夫略有不同,但归根结底殊途同归。
若真想学,望闻问切也得打基础……”
他顿了顿,又瞥了眼白白净净的虚明,补充道:“先从背诵医书开始吧。”
虚明有些不解:“背医书就能学会望闻问切?”
玄痴神情平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哦。”虚明虽对医道所知不深,但既然是寺中首屈一指的神医所言,想必没错。
“从明日开始,你去医经阁,从《黄帝内经》开始背起,随后依次熟记《华佗内昭图》、《王叔和经脉》、《千金翼》、《王焘外台秘要》……”
玄痴接连背诵了一大段医典后,又说道:“这些内容必须熟记于心,倒背如流,半月后我来考校。”
“又要背书啊。”虚明轻叹一声。
第二天一大早,虚明来到药王院的医经阁,习惯性地拿起边上的扫帚和灰斗,扫了一阵才反应过来,忍不住扶额仰天,有些无奈。
找到《黄帝内经》后,他坐在角落,光明正大地开始默记内容。
中午时分,他脚边已经摆了六本医书。
“还真是没难度。”虚明伸了个懒腰,心中略带无聊地想着。
相比在杂役院的日子,如今在药王院的生活轻松许多,他整个人也变得懒散了些。
最让他期待的,是每过半月便能喝到师叔祖玄痴为他特制的补药。
那一碗汤药,炼化下来,功效堪比半个月的苦修。
又过了半月,虚明服用了玄痴熬制的汤药后,一脸无辜地问道:“师叔祖,是不是我修炼的资质太差了?”
玄痴一时语塞。
岂止是差,简直是差到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