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仿佛被小星星悄然拨快了发条,在看似重复的日常底下,涌动着令人惊奇的成长暗流。他的世界不再仅仅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执着地探寻着为什么怎么样,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开始映照出更为复杂多彩的生活光影。
语言成了他最得心应手的探索工具。现在的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词语堆砌,而是能够组织起完整的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妈妈,我想吃那个红色的苹果。他指着果盘,用词准确得让林绵都有些惊讶。更让人惊喜的是,他开始理解并使用一些表达逻辑关系的词语。看到下雨了,他会望着窗外说:因为下雨了,所以我们不能去公园玩了。虽然语气里带着失落,但这种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标志着他思维能力的又一次飞跃。
霍星澜敏锐地抓住了儿子这个特点,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晚饭时,霍星澜会指着桌上的青菜问:星星,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青菜吗?小星星歪着头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因为......好吃?霍星澜笑着摇头:不只是好吃哦。青菜里有很多维生素,能让星星长得更高,更健康。说着还比划了一个长高的动作。小星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至少,维生素这个新词和这个他最在乎的目标,已经在他心里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这种对世界运行规律的好奇,也体现在他与霍父的互动中。现在的他不再满足于看爷爷修理东西,而是会提出各种问题。爷爷,为什么螺丝要往这边转?这个弹簧为什么要放在这里?霍父总是耐心地停下手中的活计,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着其中的原理。有时解释不通,霍父就会带着他做个小实验——比如用橡皮筋和纸盒做个简易的弹射装置,让小星星亲眼看到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每当这时,小星星的眼睛就会亮得像真正的星星,那专注的神情让霍父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霍星澜。
然而,思维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小星星开始表现出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他画太阳一定要画得圆圆的,如果一不小心画歪了,就会气鼓鼓地把整张画纸揉成一团。玩拼图时,如果最后一块怎么都放不进去,他会急得满脸通红,甚至会把已经拼好的部分全都打乱。
最典型的一次,林绵教他系鞋带。那双肉乎乎的小手怎么都不听使唤,总是打不成那个关键的环扣。试了十几次都失败后,小星星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他突然把鞋子一脱,狠狠扔到地上,带着哭腔喊:我不要系了!我永远都学不会!
林绵没有急着去捡鞋子,而是先把委屈的儿子搂进怀里,轻轻拍着他的背:妈妈知道星星很着急,很想马上学会对不对?但是系鞋带确实有点难,妈妈小时候学了好久好久呢。她握着儿子的小手,慢慢地说:你看,我们不要想着一次就成功,今天先学会把这个环扣做出来,好不好?明天我们再学下一步。
她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几个小步骤,让小星星在每一个小进步中获得成就感。果然,当小星星终于独立做出第一个环扣时,脸上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兴奋地举给每个家人看。霍星澜下班回家时,他更是迫不及待地演示了一遍又一遍。
除了追求完美,小星星还表现出对的敏感。家里分水果,他会仔细地盯着每个人的盘子,确保分到的一样多。如果发现谁的看起来比较多,他会认真地指出来:爸爸的草莓多了一个!起初霍母觉得这是孩子气的小心眼,但林绵和霍星澜却从中看到了他对规则的重视。他们开始借此机会教他更复杂的概念——比如爷爷年纪大,可以多分一个;比如今天妈妈特别辛苦,可以多吃一块蛋糕。他们努力让他明白,公平不只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还要考虑到每个人的不同需求。
在社交方面,小星星也展现出令人惊喜的进步。现在的他已经能很自然地和熟悉的小伙伴分享玩具,甚至开始有了固定的玩伴——住在隔壁楼的昊昊。两个小家伙几乎每天都要在小区游乐场碰面,一个拿着工程车,一个拿着奥特曼,能自得其乐地玩上整个下午。
但友谊的小船也难免会遇到风浪。有一次,为了一辆罕见的消防车模型,两个好朋友发生了争执。昊昊紧紧抱着车不放,小星星也抓着车的一头不肯松手。眼看着冲突就要升级,小星星突然松开了手,看着昊昊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这是我的车。但是我们可以一起玩。你玩五分钟,然后给我玩五分钟,好不好?
这个突如其来的提议让昊昊愣住了,也让在不远处观察的林绵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小星星不仅记住了大人们教过的轮流玩的概念,还自己创造性地加上了具体的时间分配方案。虽然五分钟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个模糊的概念,但这种尝试用规则来解决冲突的意识和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这个年龄孩子通常的表现。
最终,在两个妈妈的协助下,他们用手机设定了闹钟,真的实现了这个五分钟轮流制。当闹钟响起,昊昊虽然不舍,还是遵守约定把车交给了小星星。而小星星在玩了五分钟后,也准时把车还了回去。这次成功的经历,让两个小家伙都体验到了遵守规则带来的和谐与快乐。
家庭的日常生活也因小星星的成长而不断调整。他现在已经能熟练地自己吃饭、穿脱简单的衣物,甚至开始学习整理自己的玩具。每次完成这些小任务,他脸上那种我能行的骄傲表情,总是让家人们感动不已。
霍母现在最享受的时光,就是陪孙子玩角色扮演游戏。他们的已经升级成了购物中心,商品种类更加丰富,还增加了收银台购物清单。小星星会推着购物车,像模像样地对照着清单挑选商品,还会在结账时认真地数着玩具钞票。有时他还会主动邀请爷爷奶奶来当,细心地为他们介绍。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他开始把生活中的观察融入到游戏中。有一次,他拿着玩具听诊器要给霍母检查身体,嘴里还念念有词:奶奶咳嗽,要听听肺。检查完后还像模像样地开:要多喝水,吃维生素,不能吃太多糖。这些细节显然都是从平时生病看医生的经历中学来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全家人决定带小星星去郊野公园进行第一次真正的徒步。为此,霍星澜特意给他买了一双专业的儿童登山鞋和一个小巧的背包,里面装着他的水壶和一包饼干。
刚开始的平坦路段,小星星兴奋得像只出笼的小鸟,蹦蹦跳跳地跑在最前面。但随着山路变得陡峭,他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小脸上也开始露出疲惫的神情。在爬一个比较陡的坡时,他脚下一滑,差点摔倒,虽然被霍星澜及时拉住,但显然被吓到了,说什么也不肯再往上走。
爸爸抱,星星走不动了。他带着哭腔撒娇。
霍星澜蹲下身,平视着儿子的眼睛:星星,你看我们已经走了一大半了,现在放弃多可惜啊。爸爸相信你可以的。我们慢慢走,走十步就休息一下,好不好?
林绵也鼓励道:山顶上可能能看到很漂亮的花和小松鼠哦。
小星星看着爸爸妈妈鼓励的眼神,又望了望蜿蜒向上的山路,犹豫了很久,终于轻轻点了点头。于是,霍星澜牵着他的手,以极慢的速度,真的数着一、二、三......往上走。每走十步,他们就停下来休息片刻,喝口水,看看路边的野花和昆虫。
就这样走走停停,当他们终于到达山顶的那一刻,小星星激动得小脸通红。站在观景台上,他看着脚下绵延的群山和远处蜿蜒的河流,兴奋地指着:爸爸看!房子变得好小!
那一刻,征服困难后看到的壮丽景色,以及内心涌起的成就感,想必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记忆里。下山的时候,虽然依旧很累,但他坚持要自己走完全程。回到家时,那双小腿都在发抖,但他脸上的自豪和满足,让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值得。
晚上,霍星澜在霍林纪事上郑重地记下了这一笔:今日,星星完成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登山。途中多次想放弃,但最终坚持到底。在山顶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自己的勇气和毅力。
夜深时分,小星星因为白天的劳累早已进入梦乡。霍星澜和林绵坐在阳台上,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看着他今天在山路上的挣扎和最后的坚持,我突然觉得,我们养育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在见证一个顽强生命的成长。林绵轻声说。
霍星澜点点头: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我们不知道他最终会长成什么树,但能做的就是提供阳光、雨露,还有适时的修剪。剩下的,就要靠他自己努力生长了。
有时候看着他那么努力地克服困难,既心疼又骄傲。林绵靠在丈夫肩上,真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份勇气。
会的。霍星澜握住她的手,因为他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后盾。
晚风轻拂,远处城市的灯火温柔地闪烁着。房间里,小星星在睡梦中翻了个身,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也许正在梦中继续着他的探险。而他的成长故事,正如这无边的夜色,深邃而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