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清晨,药庐的门刚打开,就传来了孩子们的笑声。阿枣和小石头带着几个小伙伴,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小鞭炮,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沈大夫!萧叔叔!新年好!”
“新年好!”我笑着迎上去,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每个孩子,“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要好好学本事,长大了才能帮着药庐做事。”
孩子们接过压岁钱,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小石头还举着钱说:“沈大夫,我要把钱存起来,以后买草药种子,种在药田里!”
萧承嗣也笑着走过来,手里拿着几个红纸包:“这是给你们的‘平安符’,里面装着薄荷和艾草,戴在身上能驱邪避灾,保你们一年平平安安。”
孩子们赶紧接过平安符,小心翼翼地挂在脖子上,还互相攀比着谁的平安符更漂亮。
正热闹着,王婶和老周也来了,王婶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刚做好的年糕和汤圆:“沈大夫,萧大哥,新年好!这是我做的年糕和汤圆,你们尝尝,新年吃年糕,年年高!”
“谢谢您,王婶!”我们接过篮子,热情地让他们进屋坐。
老周笑着说:“今天镇上可热闹了,有舞龙舞狮的,还有卖糖人的,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好啊!”孩子们齐声喊着,拉着我和萧承嗣的手,就要往外走。
我们跟着孩子们来到镇上,果然热闹非凡——舞龙舞狮的队伍在前面走,锣鼓声震天响;路边的小摊上摆满了糖人、风车、糖葫芦,孩子们看得眼睛都直了;乡亲们穿着新衣服,互相拜年,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阿枣拉着我的手,指着一个卖糖人的小摊:“娘,我想要那个小兔子糖人!”
“好,给你买。”我笑着给她买了一个,她高兴地举着糖人,蹦蹦跳跳地跟在队伍后面。
萧承嗣则带着小石头和几个男孩子,去看舞龙舞狮,还时不时给他们讲解舞龙舞狮的技巧,孩子们听得入神,时不时还模仿着舞龙的动作,惹得周围的乡亲们哈哈大笑。
中午的时候,我们回到药庐,王婶已经帮我们做好了午饭,有鱼有肉,还有各种青菜,满满一桌子,看得人直流口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饭,聊着天,很是热闹。
下午,乡亲们都来药庐拜年,有的带来了自家做的年货,有的则是来给我们送祝福。我们热情地招待着大家,给每个人都倒上一杯热茶,送上一句新年祝福。
傍晚的时候,乡亲们都走了,药庐里又恢复了平静。我和萧承嗣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月亮,手里拿着王婶做的年糕,慢慢吃着。
“你说,新的一年,我们药庐要不要做点新事?”我问萧承嗣。
萧承嗣想了想,说:“我觉得可以开个‘学医班’,专门教孩子们学医。现在孩子们都对学医很感兴趣,我们可以系统地教他们认草药、写药方、把脉,等他们长大了,就能成为真正的大夫,帮着我们守护青柳镇。”
“好主意!”我立刻点头,“我也正有这个想法。我们可以把药庐的东厢房收拾出来,作为‘学医班’的教室,每天下午教孩子们学医,上午就让他们去私塾上课,这样既不耽误他们读书,又能让他们学到医术。”
“就这么办!”萧承嗣笑着说,“明天我们就开始收拾东厢房,再做几张桌子和椅子,等过了正月十五,就正式开课。”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都在忙着收拾东厢房——打扫卫生、粉刷墙壁、做桌子椅子。乡亲们听说我们要开“学医班”,都来帮忙,有的带来了木材,有的帮忙做桌子椅子,有的则帮忙粉刷墙壁,没过几天,东厢房就收拾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正月十六那天,“学医班”正式开课了。一大早,孩子们就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药庐,阿枣和小石头还特意穿上了新衣服,看起来很精神。
我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心里满是欣慰。萧承嗣则站在旁边,给孩子们分发课本和笔墨,课本是我和陈默一起编写的,上面有草药的图片和名字,还有一些简单的药方和医理知识。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学医班’就正式开课了。”我走上讲台,笑着说,“我们学医,不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本事,更是为了帮助别人,守护大家的健康。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夫,为青柳镇的乡亲们服务。”
孩子们齐声喊着:“我们会的!”
第一节课,我教孩子们认识草药,从最常见的薄荷、当归、甘草开始,给他们讲解草药的形状、颜色、气味和用途,还让他们亲手触摸草药,感受草药的质感。孩子们学得很认真,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萧承嗣则在旁边帮忙,给孩子们分发草药,解答他们的疑问,还时不时给他们讲一些有趣的医案故事,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下午的课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都意犹未尽,围着我问东问西,问什么时候再上课,问下次要学什么草药。我笑着说:“以后每天下午我们都有课,只要你们认真学,就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回家,我和萧承嗣都笑了。我们知道,这个“学医班”不仅是教孩子们学医,更是在传承一份责任和担当,传承一份医者仁心的精神。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药庐里的“学医班”就像一颗种子,在青柳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未来,它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更多的人遮风挡雨,守护着青柳镇的健康和平安。而我们的“药庐春深”,也会在这份传承中,继续传递着温暖和希望,一年又一年,春深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