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歇工的时候,我想起跟张强说过要去军营给士兵们看头疼的事,便从临时药箱里挑了些常用药材,又写了几张记录病情的纸,跟萧承嗣打了声招呼就往边关军营走。
刚到军营门口,就看见张强在那儿等我,手里还拿着一个粗瓷碗:“沈大夫,您可来了!俺刚给您盛了碗绿豆汤,天热,先解解暑!”
我接过碗,喝了一口,清甜的凉意顺着喉咙往下滑,瞬间驱散了满身的热气:“谢谢张强哥,辛苦你特意等着。”
“不辛苦!”张强挠了挠头,领着我往军营里走,“俺们营里有五个兄弟头疼,都快半个月了,军医开了药也不管用,晚上疼得都睡不着觉,影响第二天训练。”
穿过几排营房,就听见里面传来压抑的咳嗽声。张强掀开帘子,里面躺着三个士兵,还有两个正坐在床边揉太阳穴,脸色都不太好。
“兄弟们,沈大夫来了!”张强喊了一声,那几个士兵立刻坐直了身子,眼里满是期待。
我走过去,先给最左边那个叫李二的士兵诊脉。他的脉搏跳得又快又弱,我又让他张开嘴看了看舌苔,发现舌苔又黄又厚。“你除了头疼,是不是还总觉得口干,晚上容易出汗?”
李二愣了一下,赶紧点头:“是啊沈大夫!您怎么知道?俺晚上汗出得能把枕头浸湿,口干得能喝一瓢水,可还是不管用。”
我又给另外四个士兵诊了脉,发现他们的症状大同小异,都是头疼、口干、盗汗,只是轻重程度不一样。“你们最近是不是总喝从河里挑来的水?训练完了是不是喜欢对着风口吹?”
其中一个叫王虎的士兵挠了挠头:“是啊,天这么热,训练完了一身汗,对着风口吹才凉快。水也是从河里挑的,咋了沈大夫,是水有问题?”
“水没问题,是你们的习惯有问题。”我拿出纸和笔,一边写一边说,“现在天热,你们训练完了浑身是汗,毛孔都张开了,这时候对着风口吹,风寒邪气就容易钻进身体里。时间长了,邪气在身体里积着,就会导致头疼、盗汗。至于口干,是因为风寒转化成了内热,耗损了身体里的津液。”
张强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沈大夫,您说的这些俺听不懂,俺就想知道,这病好治不?”
“好治!”我笑着点头,“我给你们开个方子,用荆芥、防风、柴胡这些药材疏风散寒,再加点知母、生地清热生津,喝上三副药就能好。另外,你们以后训练完了,可不能再对着风口吹了,也别喝太凉的水,最好喝温热水。”
我把写好的方子递给张强:“你拿着这个方子去军营的药库抓药,让伙房的人用砂锅煎,早晚各喝一次。对了,煎药的时候要注意,荆芥和防风要后放,不然药效就散了。”
张强接过方子,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俺记住了!沈大夫,真是太谢谢您了!要是您不来,俺们这些兄弟还不知道要疼到啥时候呢!”
正说着,营房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是边关节度使李将军。他穿着一身铠甲,手里拿着一把佩剑,看见我就笑着说:“沈大夫,听说你来了,我特意过来看看。怎么样,士兵们的病好治吗?”
“好治,李将军。”我站起身,“就是小风寒转化成了内热,喝几副药就能好。主要还是得改改训练后的习惯,不然以后还容易犯。”
李将军点点头,叹了口气:“这些小子,就是年轻气盛,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沈大夫,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对了,济世堂重修得怎么样了?要是缺什么东西,尽管跟我说。”
“谢谢您李将军,什么都不缺。”我笑着说,“张强他们几个干活特别麻利,镇民们也都来帮忙,估计再过十天就能完工了。到时候,我一定请您去喝庆功酒。”
“好!”李将军哈哈大笑,“我肯定去!对了,沈大夫,我还有个事想请你帮忙。我夫人最近总觉得心慌,晚上也睡不好,军医说没什么大毛病,可她就是不舒服。你要是有空,能不能去我家给她看看?”
“当然能!”我立刻答应,“我现在就有空,咱们这就去吧?”
李将军高兴地点点头,领着我往军营外的将军府走。将军府不算大,但收拾得很干净,院子里种着几棵梧桐树,叶子绿油油的,特别凉快。
进了正屋,就看见一位穿着蓝色衣裙的妇人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把团扇,脸色有些苍白。她看见李将军,就站起来笑着说:“将军,你回来了?这位就是沈大夫吧?”
“是啊夫人。”李将军走过去,扶着她坐下,“沈大夫医术高明,特意请她来给你看看。”
我走过去,给李夫人诊脉。她的脉搏跳得又细又弱,我又问了问她的症状:“夫人,您是不是除了心慌和睡不着觉,还总觉得浑身没力气,吃饭也没胃口?”
李夫人愣了一下,赶紧点头:“是啊沈大夫!你怎么知道?我这毛病都快一个月了,吃了不少药也不管用。有时候心慌起来,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特别难受。”
我心里有了数,又让她张开嘴看了看舌苔,发现舌苔又白又薄。“夫人,您这是气血不足导致的。估计是平时操持家务太劳累,又没好好补补,所以才会心慌、睡不着觉。”
“气血不足?”李夫人皱着眉,“那该怎么办啊沈大夫?我也吃了不少红枣和桂圆,可还是不管用。”
“红枣和桂圆是好东西,但光吃这个不够。”我拿出纸和笔,开始写方子,“我给您开个八珍汤的加减方,用当归、熟地、白芍补血,党参、黄芪补气,再加点酸枣仁和远志安神助眠。您喝上五副药,就能感觉好点了。另外,平时除了吃红枣和桂圆,还可以多吃点黑芝麻和核桃,对身体也有好处。”
我把方子递给李夫人:“夫人,这个方子要温服,最好在饭前喝,这样药效吸收得好。还有,平时别太劳累,晚上早点睡,别熬夜。”
李夫人接过方子,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抽屉里:“谢谢您沈大夫!我这就让人去抓药。要是早知道您医术这么高明,我早就请您来了。”
“夫人客气了。”我笑着说,“能为您看病,是我的荣幸。”
从将军府出来,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李将军派了个士兵送我回青柳镇,路上,士兵跟我说:“沈大夫,您真是个好人。不仅给我们士兵看病,还帮将军夫人看病,我们整个军营的人都特别感激您。”
我心里暖暖的,笑着说:“我就是个大夫,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只要能帮到大家,我就高兴。”
回到青柳镇的时候,萧承嗣正在临时棚子前等我。他看见我,就走过来接过我手里的药箱:“怎么样,士兵们的病好治吗?怎么去了这么久?”
“好治,就是小风寒。”我跟他说了去将军府给李夫人看病的事,“李夫人就是气血不足,喝几副药就能好。对了,济世堂今天有进展吗?”
“有,地基已经打好了。”萧承嗣笑着说,“张强他们说明天开始砌墙,赵老三也帮了不少忙,还说要给咱们的药庐盖个小阁楼,用来放医书和药材。”
我高兴地点点头:“太好了!等药庐修好了,咱们就把太医院送的那些医书整理好,放在阁楼上。以后小石头他们学医,也有地方看书了。”
晚风拂过,带来阵阵草药的清香。我和萧承嗣并肩走在青柳镇的小路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心里满是期待。我知道,用不了多久,济世堂就会重新站起来,而我们的生活,也会像这夕阳一样,温暖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