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管家走后,我每天都惦记着京城那位赵夫人的病情,时不时让陈默写封信,托往来的商队捎去,问问方子的效果。大约过了半个月,这天中午,药庐里突然来了个熟悉的身影——是赵管家!他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手里提着不少礼盒。
“沈大夫!萧先生!可算找到你们了!”赵管家一进门就激动地拱手,脸上满是笑意,“您开的方子太管用了!我家夫人喝了半个月,食欲好了不少,也不头晕了,脸色都红润了!”
我松了口气,笑着说:“管用就好,看来夫人的病确实是脾胃虚弱,后续再调调方子,巩固一下就差不多了。”
“可不是嘛!”赵管家笑着说,“我家大人听说夫人的病有好转,特意让我来谢谢您,这些是一点心意,还请您收下。”他指了指随从手里的礼盒,里面装着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还有一些京城的点心。
“赵管家太客气了,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这些礼物我不能收。”我推辞道。
萧承嗣也笑着说:“赵管家,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礼物真的不用了。您要是真想谢我们,不如多给我们带些京城的医书,我们药庐正好缺些典籍。”
赵管家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萧先生说得是!医书好办!我回去就跟大人说,给您找些太医院的珍藏医书,下次一并带来!对了,我这次来,还有一件事想跟您商量。”
“您说。”我示意他坐下,阿枣端来一杯热茶递过去。
“我家大人想请您去京城一趟。”赵管家喝了口茶,认真地说,“一是想让您给夫人再诊诊脉,调调方子;二是……我家大人有个老朋友,最近也得了一种怪病,太医院的太医都没办法,想请您去看看。”
我皱起眉,又要去京城?上次在京城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实在不想再卷入京城的是非。萧承嗣看出了我的犹豫,开口道:“赵管家,不是我们不愿去,只是药庐里实在离不开人——你看,孩子们还等着清和教他们学医,镇上的乡亲们也常来抓药,她一走,药庐就乱了。”
“这我知道!”赵管家赶紧说,“我家大人也考虑到了,他说要是沈大夫实在走不开,可以把夫人和那位老朋友接到青柳镇来!镇上空气好,环境也安静,正好养病,您也方便诊治。”
我和萧承嗣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把病人接到青柳镇,既能避开京城的是非,又能治病,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不太麻烦你们了吗?”我问。
“不麻烦!不麻烦!”赵管家笑着说,“只要能治好病,这点麻烦不算什么!我家大人已经安排好了马车,过几天就把夫人和那位老朋友送过来,到时候还请沈大夫多多费心。”
“既然如此,那我就答应了。”我点了点头,“你让他们来吧,我会好好诊治的。”
赵管家高兴地站起身,再三道谢,又叮嘱了几句关于病人的注意事项,才带着随从离开。
孩子们围过来,好奇地问:“沈大夫,又有人要来我们青柳镇看病吗?”
“是啊,是一位夫人和她的朋友,他们会来青柳镇养病。”我笑着说,“到时候你们可以跟着我一起学习,看看怎么给病人诊脉、调方子。”
“好啊!”孩子们齐声欢呼,一个个都很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开始收拾药庐的西厢房,准备给赵夫人和她的朋友住。西厢房之前一直空着,我们打扫干净,换上新的被褥,又摆上桌椅,看起来很温馨。王婶和春桃也来帮忙,给房间里摆上了几盆绿植,还做了些新的枕套,说是“让病人住着舒服些”。
这天傍晚,赵管家带着马车来了,一共三辆马车,前面两辆坐着病人和随从,后面一辆装着行李。赵夫人从马车上下来,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好了不少,她穿着一身素雅的长裙,看起来很温柔。她身后跟着一个中年男人,看起来很憔悴,时不时咳嗽几声,应该就是赵管家说的“老朋友”。
“沈大夫,麻烦您了。”赵夫人走上前,微微福了福身,声音很轻柔。
“夫人客气了,快请进。”我笑着说,把他们领进西厢房,“这是给你们准备的房间,你们看看还满意吗?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我说。”
“满意!太满意了!”赵夫人笑着说,“这里比京城安静多了,空气也清新,住着肯定舒服。”
我给赵夫人和那位中年男人诊了脉,赵夫人的脉象已经平稳了不少,只是还有些虚弱,我给她调了调方子,加了些滋补的药材;那位中年男人则是肺虚,咳嗽得厉害,我给开了个润肺止咳的方子,让陈默赶紧去抓药。
晚上,王婶给他们做了清淡的饭菜,赵夫人和中年男人吃得都很香,说“好久没吃到这么家常的味道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给他们诊脉、调方,萧承嗣则带着他们在青柳镇四处转转,看看药田,逛逛集市,让他们放松心情。赵夫人和中年男人渐渐喜欢上了青柳镇的生活,每天早上都会去镇外的河边散步,下午则坐在药庐的院子里,看着孩子们学医,有时候还会跟孩子们一起认草药,听得很入神。
这天下午,中年男人突然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沈大夫,您的药太管用了!我这咳嗽好多了,晚上也能睡个好觉了!您真是神医啊!”
“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笑着说,“您只要继续按时吃药,保持心情舒畅,过不了多久就能痊愈了。”
赵夫人也笑着说:“沈大夫,真的谢谢您!在青柳镇住了这几天,我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连胃口都好了很多。等我病好了,一定要好好谢谢您和萧先生。”
“不用谢,你们能康复,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我说。
看着他们渐渐康复的笑容,我心里满是欣慰。青柳镇虽然不大,没有京城的繁华,但这里有清新的空气,有淳朴的乡亲,有温暖的药香,还有孩子们的笑声,这些都是治愈人心的良药。而我们的“药庐春深”,也会继续用这份温暖和善意,迎接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生命的希望。
风一吹,药田里的草药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份温暖而歌唱。我知道,只要药庐还在,这份春深暖意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一年又一年,守护着青柳镇,守护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